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唐朝做官有多窮?刺史韋應物退休沒錢回家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7-3-11 01:0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歷史崔

  

  文/歷史崔

  浪子在字典里有四種解釋,沒有正經工作整天吃喝玩樂的青年;流浪的人;長的帥為人豪爽,女人見了會忍不住多看兩眼的男人;風流子弟,整天為了胯下的那根東西而活著的人。

  所謂的浪子回頭,就是擁有浪子品質的人因為那樣的性格而對自己的生活產生了重大的影響,或是老婆死了兒子沒了或者家產敗光了,總之浪子忽然發現生活不能像從前那樣隨心所欲的時候,產生了改變的念頭。

  余華有部小說叫《活著》裡面的主人公就是浪子回頭,他叫富貴,因為喜歡賭博把幾代人積攢起來的家產給輸光了,他的父親卻沒有怪自己的兒子,而是替他還了債全家人搬進了茅草屋,富貴覺得對不起家人開始戒掉賭博安心的做一個農民。

  浪子是應該被原諒的,富貴的老婆臨終時說的最後一句話是:下輩子,還做你的女人。

  聊下面的話題前,先熟悉下前面的章節:

  1、賣炭翁:永貞革新究竟革了誰的命

  2、劉晏,安史之亂后的經濟危機是怎麼解決的

  公元776年唐代宗大曆十一年有一個女人一個妻子到了生命的最後一刻,在病床上女人睜著眼睛看著面前的那個男人,沒有說什麼下輩子之類的話,只是面帶著笑容悄無聲息的去世了。

  這個女人叫元蘋,她的男人是與劉禹錫白居易齊名的大詩人,而這個大詩人卻是半路出家。

  

  元蘋的丈夫叫韋應物,是韋氏家族的一位公子,京兆韋氏在長安城內也是有頭有臉的大家族,父親叫韋鑾在皇宮裡當差,工作是畫畫,擅長山水花鳥,剛好對了唐玄宗的脾胃被皇帝帶在身邊,所以韋鑾一家在當時的朝廷里地位很高。

  討好了老闆,韋鑾給兒子在朝廷里找個工作就簡單了,韋應物十三歲就成了候補的千牛衛,這是皇家御用的帶刀侍衛,身份高收入高,因為年紀小也不用上班領工錢就行。

  過了一年等韋應物十四歲的時候,韋鑾就安排兒子進入了太學,也就是古代公立大學最高學府,除了和一堆富家公子吃喝玩樂,每天的工作就是待在皇帝身邊,陪唐玄宗玩耍並保護天子的人身安全,韋應物是有一點拳腳功夫的。

  在古代能和皇帝沾上邊這個人就會成為潛力股,可以看得見美好的未來,於是在韋應物的身邊漸漸的形成了一個圈子,以他為老大伺候韋大人吃喝玩樂為主要任務。

  那些人想的也很清楚,這就是投資,等韋大人發達了還不照顧下曾經的這些兄弟。

  十幾歲的韋應物哪懂這些,他覺得自己很牛逼至少比他父親強,年紀不大卻能讓比他更強壯的成年人叫他大哥,無數人來等著奉承他,無數人拍他馬屁,韋應物飄飄然了。

  拍男人馬屁無論他的年紀有多大,一個最保險的方案就是女人,韋應物還沒滿二十歲,但是發育的早,古代男人十五六歲就結婚了,他這個年紀找幾個女人很正常,只是得到的太容易就有點過了。

  剛開始女人都是送上門的,玩久了覺得煙花氣太重,女人不矜持對男人的吸引力就下降了,主動的不要那就玩不主動的。

  搶女人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都屬於違法,難道沒人管嗎,事實上有抓過但沒幾天就放了,韋應物的父母只有這麼一個兒子把他當成了寶,寶貝疙瘩進了監獄當父母的怎麼可能坐視不管,還是會托關係把人救出來。

  

  進了幾次監獄之後韋應物開始收斂了,父母肯定很高興,兒子終於懂事了,實際上呢,韋應物迷戀了另一項活動,結交江湖人物。

  監獄里都是大哥,韋應物崇拜這些大佬,自己也想試試當大哥的感覺,把江湖大哥請回了家。

  你不是牛嗎,我比你更牛,你不是敢殺人嗎,我能把你救出來。

  能繼續享受人生大哥開心,能得到大哥們的崇拜韋應物也開心,但是這樣開心的日子沒有太久。

  公元756年安祿山攻陷潼關,唐玄宗在沒有通知任何人的情況下偷跑出了長安,發現皇帝不見了的那一刻百官富豪拖家帶口緊急撤離都城,韋應物和家人也是連夜啟程趕路。

  一路上聽到的是安祿山軍隊殺人放火甚至吃人肉的傳聞,韋氏家族完全慌不擇路,除了恐懼更可怕的是糧食沒有了,當初跑的太匆忙身邊帶的只有值錢的金貨銀貨,糧食誰也不會儲備的太多。

  食色性也,人餓的時候會殺人,會幹一切當初認為絕對不可能做的事,電影1942里富家小姐為了有口飯吃甘願去賣身,當餓得百抓撓心韋應物才發現曾經自認為很牛的自己,在絕境面前什麼都做不了。

  幾個月後韋應物在陝西老家結婚了,媳婦就是上面講到的元蘋,也算門當戶對,姓元再推幾代就是拓跋家族進入中原后改的姓氏,只是這場婚禮不可能有多奢華,簡簡單單沒有香檳沒有蠟燭。

  這一年韋應物19歲,元蘋16歲。

  婚後的韋應物在深山的小村莊里度過了平淡清貧的三年時光,在這三年裡韋應物迎來了三個兒子,可惜只有老三幸運的活了下來,因為長期的營養不良加上醫療條件落後,韋應物沒有留住兒子,媳婦也落下了病根。

  現實是殘酷的,溺愛自己的父親母親一個個的去世,加上兒子的遭遇,使韋應物終於有了變化,世上還有一個女人和孩子等著他來養活。

  公元759年郭子儀打敗安慶緒奪回了長安,同一年韋應物從山裡出來請求進入太學重新學習,這一年韋應物22歲。

  成名要乘早,韋應物有過輝煌的過去,皇帝的信任百姓的崇拜,調戲過婦女登過大牢,也有過悲慘的往事,逃難親人去世,22歲的年紀卻經歷了別人一生都沒有的經歷,正因為這些,韋應物有了強烈地表達的衝動,文字成了他抒發情感的工具。

  

  會寫詩就是文化人了,但還是要吃飯,所以韋應物需要去考公務員。

  離開父母的支撐,韋應物當的第一個官還不錯是洛陽丞。

  當一個人痛改前非也就意味著希望告別過去,喜歡獨處的韋應物在官場上沒有朋友,洛陽丞沒做滿一年被貶去做了兵曹,在軍營韋應物碰到了曾經認識的江湖人物,再次因為與他們的不和被罷官,回長安等待新工作。

  在長安與洛陽之間兩地跑,韋應物憑藉自己的力量養活了老婆和孩子,但是公元776年韋應物的媳婦元蘋因為老毛病發作還是去世了。

  唐肅宗之後的官場,官員調動頻繁,韋應物的每個任職都不滿兩年,任期結束回到長安掛單等待新工作。

  從776年到789年這13年的時光,韋應物去過安徽去過江西,在中原待過也去過南方,當過刺史做過縣令也在中央上過班,從七品升到了三品。

  韋應物的職業生涯在妻子死後,進入唐德宗的年代,在經歷了涇原兵變、奉天之難后,對於朝廷官員唐德宗是不信任的,韋應物也常常覺得懷才不遇,而且因為戰爭的原因,文職人員的薪水少的可憐,堂堂蘇州刺史連回長安的路費也出不起。

  在公元790年擔任蘇州刺史退休后想回長安繼續掛單,摸摸口袋發現沒錢了回不了長安,從刺史府搬出來沒錢住酒店只能在蘇州城外的永定寺待了幾個晚上,第二年詩人韋應物原蘇州刺史韋應物被發現死在了蘇州城內。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13:1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