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孩子磨蹭拖拉,真是因為「沒有時間觀念」嗎?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7-3-2 22:4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說起孩子的時間觀念,
不少父母都滿腹牢騷:
每天早起都要不停催促,
否則就磨磨蹭蹭的;
做兩道數學題拖拖拉拉,
但玩起來卻總是沒完沒了……
父母都希望從小就能培養出
孩子良好的時間觀念,
但當你在一味催促他
「快點快點!」的時候,
有沒有想過:
他真的了解什麼是時間嗎?

實際上,
不同的人對時間的感覺是不同的,
除了客觀存在的「物理時間」之外,
我們每個人心裡,
還住著一台自己專屬的小鬧鐘,
它被稱為「生理時鐘」,
這兩個時間往往不在一個點兒上。

如果這樣說不好理解,
你可以回想一下:
為什麼七天長假,
會讓你感覺如此短暫,
好像「還沒開始過呢就結束了」?
玩蹦極或者過山車時,
為什麼你感覺有「一個世紀」那麼長?
為何所有人都對
「時間去哪兒了」頗有共鳴?

行為學家阿倫·薩基特研究發現,
如果一個人對某件事沒有興趣,
感覺特別無聊,
生理時鐘的平均速度會提高一倍。
也就是說,
你的生理時鐘飛速跑了1個小時,
其實物理時間只過去了半小時。
如果這時候你還不停地去看錶
盤算著怎麼還不到時間,
那麼,生理時鐘還會跑得更快,
與物理時間產生更大的反差。
所以,
我們在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時,
總感覺時間過得特別慢,
而且越是盯著手錶,
時間越是不走了。

現在你知道了,
忽快忽慢的「生理時鐘」
不僅非常影響我們的心情,
更會影響我們的做事效率,
所以,
與其一板一眼地教孩子
如何管理時間,
不如先了解孩子的「生理時鐘」。
父母平時為孩子進行時間規劃時,
不應只考慮物理時間,
而是儘可能通過外部環境的改變,
來滿足孩子「生理時鐘」的需求。

例如,許多孩子
玩遊戲時感覺時間過得太快,
而寫作業時卻感覺時間過得太慢。
在這一點上,
父母就需要反思甚至向遊戲學習。
為什麼遊戲可以調動
孩子如此高的積極性?
如果孩子不喜歡做數學作業,
做幾分鐘就開小差,
可能並不是因為他
時間管理能力不行,
而是題目本身沒有吸引力,
這種焦慮和不滿本身
會加快他的生理時鐘。

那麼,父母可以換一個思路,
想辦法去給孩子創造
一個生理時鐘走得相對慢的環境,
比如,
你可以與孩子一起分析
這些題目是否有
重複和無聊的地方,
有沒有必要全做?
室內的溫度是否過高?
周圍有沒有會給他添堵的時鐘?
能不能在做作業前
放一些他喜歡聽的輕音樂?
這些細節上的改變,
都可以調節他的生理時鐘,
從而讓他更加舒服和安心地完成
自己原本不那麼樂意做的事。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31 21:1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