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用鍵盤滑鼠撕碎朝鮮鐵幕的宅男|大象公會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7-2-27 22:4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智煜 大象公會

  一個寫畢業論文都發愁不已的宅男網友,怎樣憑藉一己之力,戰勝籠罩著整個國家的信息鐵幕?

  文|智煜

  2009 年 5 月至 8 月間,BBC、英國電訊報、獨立報乃至人民網英文版等諸多外文媒體,先後轉載了一張衛星照片,內容是一棟設施奢華的巨型豪宅,位於朝鮮首都平壤市的東北方向,距市中心的金日成廣場大約 12 公里。

  根據金正日前保鏢李英國等數名高層脫北者的描述,這棟豪宅應該就是朝鮮最高領導人的世襲官邸,人稱「龍城官邸」或「55 號官邸」。在這張照片出現之前,外界從未有機會一窺它的真面目。

  如此珍貴的信息並非來自朝鮮內部,也不是出自各國情報機構之手,而是一位普通美國網民的個人研究成果。在此人的朝鮮地圖測繪工程里,金家豪宅也只是一碟博人眼球的小菜,真正的盛宴,是他以一己之力開創的朝鮮全境地理信息庫,至今已不間斷更新十年之久。

  

  ▍梅爾文標記的照片中,可看到一棟設施奢華的巨型豪宅,位於北緯 39°06』59.0」,東經 125°48』20.9」,主體是圖中的 Y 字型區域,下方深綠色的是人工湖,藍色屋頂的建築有的是宴會廳,有的可能是劇院。賽車道約四百米長,和田徑場分置左右。最引人注目的是右上角被特地放大了的游泳池,寬約 15 米,長 50 米,旁邊還有一個水上滑道。此外,在官邸及其鄰近總共約 12 平方公里的區域里,除了密布著大型賽馬場、射擊場、高爾夫球場、花園、安全檢查站、外圍電網、雷區,另外還修築了複雜的地下設施,包括領袖進出專用的地下火車站和專線,可以通往其他官邸,以及為防備核戰爭而修建的地下戰時指揮部,牆壁覆鉛。

  一個人的朝鮮揭秘計劃

  美國人柯蒂斯·梅爾文是美國喬治·梅森大學的博士生,長期對極權社會和落後地區感興趣。1996 年,他偶然看到一本介紹東北亞的《孤獨星球》,便迷上了朝鮮,這個連地圖都極少出版、且不對外發行的神秘國度。

  但梅爾文當時並沒有機會前往朝鮮,因為該國並不歡迎他這樣有強烈好奇心的外國人,除非涉及外交或其他公務,或者出於種種原因,在境外直接綁架。

  直到 2000 年,西班牙民間組織「朝鮮友好協會」成立,隨後獲得朝鮮官方許可,作為重要的外聯「統戰」機構,開始組織「同情乃至喜歡社會主義朝鮮」的外國人赴朝參觀旅遊。梅爾文抓住機會,在 2004 年圓了去朝鮮的夢。

  

  ▍正中男子就是第一次去朝鮮的梅爾文,時年 28 歲

  然而友好協會並不完全友好。這次總計 12 天的旅行最終拍成了紀錄片《金家之友》,片中能看到協會會長闖進美國記者的房間,偷走了他的攝影機。

  而最吊梅爾文胃口的,則是旅行團配發給遊客的平壤地圖——這幅 1997 年繪製的首都地圖上,大量地標付之闕如。

  

  ▍1997 年的英文版平壤地圖。像勞動黨總部所在地這樣的地標,也就是這裡紅色圈出的區域,圖上沒有任何標記。

  一直到 2012 年,朝鮮才更新了官方地圖上的部分街道和區塊信息。

  行程結束后,他開始了自己的「朝鮮揭秘計劃」(North Korea Uncovered),準備以一己之力,揭開這個國家的神秘面紗。

  梅爾文開始邊學韓語,邊搜集朝鮮的官方出版物和影像資料、地圖冊等,力圖繪出一幅巨細靡遺的朝鮮地圖,並且實時更新,做成一生的事業。

  在當時,他的計劃接近天方夜譚。朝鮮戰爭結束后,西方一直缺少有關朝鮮的可靠地理信息,公開且詳細的地圖則只有由中情局繪製的一份朝韓非軍事區(以下簡稱 DMZ)地圖,梅爾文對這裡又沒有什麼興趣。在母語世界里,他沒有多少可用的現成資料。

  

  ▍1969 年,中情局繪製的朝韓非軍事區地圖

  就在梅爾文苦學韓文,奔走往返於美國國會圖書館和韓國國家圖書館、各種檔案館之際,2005 年 6 月,谷歌地球上線,衛星圖像的大規模民用、商用隨即鋪開。梅爾文得以省去搜集整理地形信息的浩大工程,接下來只要「寫圖注」就可以了。

  他的第一步工作,就是從他自己兩次朝鮮行拍下的照片和視頻開始,把所有到過的地點標註出來,然後從多年關注並且去過朝鮮的朋友圈子逐漸向外圍拓展,力圖窮盡所有能找到的相關遊記,所有能提供新地點的人,將其中的地理信息注到圖上。

  2006 年 1 月 23 日,梅爾文開辦了名為 North Korean Economy Watch 的博客(以下簡稱 NKeconWatch),利用自己的經濟學背景,撰寫研究朝鮮經濟各行各業的評論文章,從朝鮮人聽什麼廣播,用什麼手機,抹什麼化妝品,有什麼體育項目,到工、商、農以及銀行業,無所不談,至今保持著相當穩定的更新頻率。

  此外,梅爾文也藉助其博客的影響力,吸引了大量以各種渠道去過朝鮮或在朝鮮境內有相關利益的讀者,他們紛紛自發幫助他完成「朝鮮揭秘計劃」,提供旅行照片、文字記錄,還有人積極幫他校正。

  比如下圖中的兩張金正日視察 586 部隊的視頻截圖:

  

  586 部隊是朝鮮人民軍重要的偵查力量,行動主要針對韓國。看到視頻后,梅爾文在網上徵集,是否有人能通過視頻里建築物、紀念碑等背景的相對位置,幫他在地圖上找出這支部隊當時的駐紮地。在有人給出下方那張衛星照片和經緯度后,他又委託朝鮮境內的朋友去這個地址實地觀察,確認了這條信息。

  早期版本的梅爾文朝鮮地圖以標註建築物為主,餐館、學校、醫院、公路、鐵路、電網、集市、勞改營等等越詳細越好;但每天看朝鮮報紙,同時關注日韓對朝鮮的大量新聞報道、紀錄片,不僅使梅爾文熟練掌握了韓語,也讓他意識到,除了建築,新聞中時而變動的行政區劃圖,也是有價值的地圖信息。他的長期目標,是要爭取在全國範圍內精確到邑(大概相當於中國的鎮或鄉)一級的劃界。

  

  ▍朝鮮江原道平康郡的行政區劃圖,梅爾文在朝鮮中央電視台播報金正日視察此地的新聞里找出了這個畫面,進而證偽了之前聲稱這一區劃已經改動的消息。大量行政區劃方面的信息都需要他如此辛苦查證一番。

  梅爾文首先從官方出版物入手,為他的地圖積累朝鮮行政區劃的信息,但這樣得出的區劃圖一般只能精確到市或者郡一級,而且更新並不及時,比如維基百科上的資料還停留在 2002 年。

  要想做到更精確及時,應該每天收看朝鮮的電視節目,在有關領導人視察地方的報道中,就可能找到信息。求學期間,梅爾文並不能經常做到,但也儘力為之。可想而知,熱愛出遊巡查、攝影照相的金正日,也不知不覺地為梅爾文提供了大量影像素材。

  

  ▍梅爾文列出的繪圖常用信源,包括朝韓媒體、情報機構的解密文件、脫北者訪談、各種可以長期生活在朝鮮且行動自由的人。在標記地圖時,梅爾文往往需要在多種信源之間做交叉確認,凡是不夠準確的信息都不收進他的正式地圖中。多年來,他保存的無法確信的信息數量巨大,已單獨構成一個「待核實標記信息庫」。

  經過兩年多的整理和標註,2007 年 4 月 4 日,「朝鮮揭秘計劃」第一版問世,以谷歌地球的 DMZ 格式,在 NKeconWatch 里正式開放下載。

  隨著知曉並參與項目提供信息的人越來越多,之後快速更新的版本里,曾經低調存在著的城市設施、教育機構、大使館、勞改營,甚至隱秘的軍事基地、導彈發射場、領導人宅邸、90 年代朝鮮大飢荒的大型餓殍墓地等,都逐一被標註,附上介紹。

  截至 2009 年 6 月 25 日,這個地圖文件上線不到 27 個月,更新了 18 版,影響迅速擴大,從小眾喜愛的網路珍品,快速迭代成為「全球除情報機構外最全面的朝鮮地圖信息庫」,一時也把梅爾文送進了韓國、歐美主流媒體的視線,乃至《中國新聞周刊》都對他做了採訪。

  梅爾文曾自豪地說,「平壤一共有 47 家餐館,都在我的地圖裡了。」而這時他的身份,依然是一個朝鮮情報的業餘愛好者,大學研究生院里為博士論文發愁的學生,大眾眼中的極客怪咖。

  

  ▍2009 年 8 月,梅爾文在博客上貼出這張照片,判斷圖中標記的房屋就是韓國著名新興宗教統一教的創始人文鮮明出生和幼年生活的地方,他親自與統一教會取得聯繫,說服對方接受了這個觀點

  而他自己的情報挖掘能力,此時恐怕也已經不遜於專業的分析員。2009 年,緬甸的一個軍事代表團秘密訪朝,在參觀平壤的某軍事機構時,一名代表團成員(此人後來很可能遇害)偷拍了下圖左側這張大樓的照片發給梅爾文,後者憑著多年日復一日俯瞰平壤的積累,在衛星照片里定位了這幢建築,並委託平壤的朋友開車到這個地址觀察,最終確認。

  

  一生的事業

  「朝鮮揭秘計劃」受到媒體的追捧,雖然從 2009 年年中開始只持續了大約兩三個月,但已讓梅爾文聲名鵲起。他放棄了在喬治·梅森大學的博士學業,進入霍普金斯大學的美韓研究所,一直全職從事朝鮮研究,成功把愛好變成了事業。

  近些年來,朝鮮一直是國際社會的熱點話題,他也逐漸成為諸多國際主流媒體爭相邀請的權威「專家評論員」之一。

  第 18 版之後,「朝鮮揭秘計劃」的 DMZ 文件不再更新,他與專門報道朝鮮的著名網站「北緯 38 度線」(38north.org,也是美韓研究所的項目)合作,在 2012 年推出「朝鮮數字地圖集」(DPRK Digital Atlas,網址為38northdigitalatlas.org),包括了第 18 版至今的所有更新和校正,並加入按地名或經緯度搜索的功能。

  作為專業研究人員,梅爾文能接觸到的信源也多起來,終於實現了天天起床就能看朝鮮電視的「夢想」,但「地圖集」的大部分工作依然是梅爾文親力親為,付出的時間和精力不比過去少,據說至今手下幫忙的只有幾個實習生。

  而且,早在計劃剛開始時,獵奇感和窺視欲還能夠支撐梅爾文的工作,但隨著標記的逐步深入,職業責任感就變得必不可少。系統性的大工程,如全國電網圖、鐵路網圖、集市和商販聚集地、乃至某個縣的精確行政區劃界等,全部是他一點一點確認下來,日拱一卒地加到圖集里。

  

  ▍截止 2013 年 4 月,梅爾文繪製的朝鮮電網圖。由於工作量實在太大,目前也只是部分地區。朝鮮的電力短缺臭名昭著,電網建設優先保障領導人官邸、高官住所、大使館等

  

  ▍截止 2015 年 12 月,梅爾文繪製的朝鮮全國鐵路網圖

  除了不降反增的工作量,還有一個問題也是至今無法根本解決的:脫北者或目擊者回憶的價值。

  與能夠牢牢佔據新聞頭條的高級別脫北者不同,絕大多數脫北者都是北入中國或者南入韓國的貧民,在國內幾乎沒有行動或遷徙自由,文化程度低下,地理知識多半限於自己居住的邑這一級行政區,很多衛星照片里的建築即使有印象,也不知道是什麼功能,再加上朝韓之間的語言差異,讓從普通脫北者口中獲取有效的地理信息實際上相當困難。

  除此之外,很多脫北者在講述時添油加醋甚至向壁虛構,細節經不起推敲和追問,這樣的無用功也總是難免。

  即便如此,整整十年後,梅爾文仍然熱情高漲。2016 年 6 月,他受邀在美國國會圖書館做講座,提到自己目前的主要精力放在行政區劃圖的繪製上,可能 2017 年會對「地圖集」再進行一次大的升級更新,改進搜索功能。

  畫出朝鮮,是梅爾文一生的事業,他至今仍在通往成功的路上。

  

  ▍2016 年的柯蒂斯·梅爾文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7 18:5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