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超全!寶寶2歲前,這樣餵養就對了!你都做對了嗎?

[複製鏈接]

639

主題

990

帖子

2135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13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陽光蓓蕾 發表於 2017-2-17 11:1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孩子怎麼養?個人認為,既不能完全照書養,也不能只憑經驗養,兩者結合起來才最貼合實際。
  在和寶媽們的接觸中,很多相同的問題總是一次次被問到,比如「寶寶什麼時候加輔食」「母乳應該喂到什麼時候」「寶寶多大可以喝純牛奶」等等。
  其實,關於這些餵養類的問題國家早已有了很系統的指導性文件,比如中國營養學會去年發布的《6月齡內嬰兒母乳餵養指南》和《7-24月齡嬰幼兒餵養指南》,這兩個文件算是國內最權威機構發布的嬰幼兒餵養指南了。因為原內容比較長,俏媽乾脆把最精華的內容一一整理出來,另外也會相應再做些補充。
  0-6月齡內嬰兒母乳餵養指南(中國營養學會2015年8月1日發布)
       一、產後儘早開奶,堅持新生兒第一口食物是母乳。
  ●分娩后儘早開始讓嬰兒反覆吸吮乳頭。
  ●嬰兒出生后的第一口食物應該是母乳。
  ●生后體重下降只要不超過出生體重的7%就應堅持純母乳餵養。
  ●嬰兒吸吮前不需過分擦拭或消毒乳頭。
  ●溫馨環境、愉悅心情、精神鼓勵、乳腺按摩等輔助因素,有助於順利成功開奶。
        補充:關於第一口奶應該喝母乳,不少媽媽擔心的是自己遲遲沒有開奶,難道就讓寶寶這樣餓著嗎?實際上,越早讓寶寶吸吮才能越早下奶,而且新生寶寶體內的能量儲備至少可以滿足三天的代謝需求,真不用擔心孩子會餓壞了。
  二、堅持6月齡內純母乳餵養。
  ●純母乳餵養能滿足嬰兒6月齡以內所需要的全部液體、能量和營養素,應堅持純母乳餵養6個月。
  ●按需餵奶,兩側乳房交替餵養;每天餵奶6~8次或更多。
        ●堅持讓嬰兒直接吸吮母乳,儘可能不使用奶瓶間接喂哺人工擠出的母乳。
  ●特殊情況需要在滿6月齡前添加輔食的,應諮詢醫生或其他專業人員后謹慎作出決定。
  俏媽補充:世界衛生組織、美國兒科學會等權威組織機構以及很多兒科專家們都一致鼓勵女性儘可能延長母乳餵養的時間,也就是說只要媽媽和寶寶都願意,1歲后最好繼續母乳餵養至2歲或2歲以上。
  三、順應餵養,建立良好的生活規律。
  ●母乳餵養應從按需餵養模式到規律餵養模式遞進。
  ●飢餓引起哭鬧時應及時喂哺,不要強求餵奶次數和時間,但一般每天餵奶的次數可能在8次以上,最初會在10次以上。
  ●隨著嬰兒月齡增加,逐漸減少餵奶次數,建立規律哺喂的良好飲食習慣。
        ●嬰兒異常哭鬧時,應考慮非飢餓原因,應積極就醫。
  補充:寶寶出生后的頭幾周,一般每隔3-4小時就需要餵奶一次,如果寶寶睡著的話需要叫醒餵奶,一直持續到他的體重比出生體重增加一倍的時候。其餘階段的寶寶一般都不建議叫醒餵奶。
  四、生后數日開始補充維生素D,不需補鈣。
  ●嬰兒生后數日開始每日補充維生素D3 10μg (400 IU)。
  ●純母乳餵養的嬰兒不需要補鈣。
  ●新生兒出生后應肌內注射維生素K1 1mg。
  補充:不用擔心6個月內的寶寶會缺鈣,因為母乳或配方奶中所含的鈣完全可以滿足孩子身體所需。如果孩子出現缺鈣癥狀,更多的可能是缺乏維生素D,需要及時補充維生素D。
        五、嬰兒配方奶是不能純母乳餵養時的無奈選擇。
  ●任何嬰兒配方奶都不能與母乳相媲美,只能作為母乳餵養失敗后的無奈選擇,或母乳不足時對母乳的補充。
  ●以下情況,建議選用適合於6月齡內嬰兒的配方奶餵養:
  (1)嬰兒患有半乳糖血症、苯丙酮尿症、嚴重母乳性高膽紅素血症。
  (2)母親患有HIV和人類T淋巴細胞病毒感染、結核病、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單純皰疹病毒、巨細胞病毒、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期間,以及濫用藥物、大量飲用酒精飲料和吸煙、使用某些藥物、癌症治療和密切接觸放射性物質。
  (3)經過專業人員指導和各種努力后,乳汁分泌仍不足。
  ●不宜直接用普通液態奶、成人奶粉、蛋白粉、豆奶粉等餵養6月齡內嬰兒。
  補充:不要給1歲內的寶寶喝純牛奶,但是寶寶6個月後只要不過敏就可以喝酸奶和乳酪了,可以作為輔食的一種或摻入到其他輔食中餵給寶寶吃。
  六、監測體格指標,保持健康生長。
  ●身長和體重是反映嬰兒餵養和營養狀況的直觀指標。
  ●6個月齡前嬰兒每半月測量一次身長和體重,病後恢復期可增加測量次數。
  ●選用世界衛生組織的《兒童生長曲線》判斷生長狀況。
  ●出生體重正常嬰兒的最佳生長模式是基本維持其出生時在群體中的分佈水平。
  ●嬰兒生長有自身規律,不宜追求參考值上限。
  補充:不要總糾結孩子的胖瘦問題,胖並不等同於健康,瘦寶寶吃的不少卻仍舊不長肉或許和爸爸媽媽的偏瘦體型有直接關係。
       7-24月齡嬰幼兒餵養指南(中國營養學會2015年12月12日發布)
  一、繼續母乳餵養,滿6月齡起添加輔食
  ●嬰兒滿6月齡后仍需繼續母乳餵養,並逐漸引入各種食物。
  ●輔食是指除母乳和/或配方奶以外的其他各種性狀的食物。
  ●有特殊需要時須在醫生的指導下調整輔食添加時間。
  ●不能母乳餵養或母乳不足的嬰幼兒,應選擇配方奶作為母乳的補充。
  補充:孩子1歲后,除了母乳之外,配方奶、純牛奶、酸奶、乳酪等奶製品都可以吃了,不要總糾結哪種奶更好,奶製品多樣化、輪換著吃比長期只攝入一種奶製品要好很多。
  二、從富鐵泥糊狀食物開始逐步添加達到食物多樣
  ●隨母乳量減少,逐漸增加輔食量。
        ●首先添加強化鐵的嬰兒米粉、肉泥等富鐵的泥糊狀食物。
  ●每次只引入一種新的食物,逐步達到食物多樣化。
  ●輔食應適量添加植物油。
  補充:之前我們的認識是,孩子1歲前不能吃蛋白只能吃蛋黃,因為擔心過敏問題。而最新的研究動態和建議是:寶寶滿6個月開始添加輔食,不需要刻意推遲添加易過敏的食物,添加輔食沒有特定順序,但應從含鐵豐富的輔食開始添加。
  三、提倡順應餵養,鼓勵但不強迫進食
  ●耐心餵養,鼓勵進食,但決不強迫餵養。
  ●鼓勵並協助嬰幼兒自己進食,培養進餐興趣。
  ●進餐時不看電視、玩玩具,每次進餐時間不超過20分鐘。
        ●進餐時餵養者與嬰幼兒應有充分的交流,不以食物作為獎勵或懲罰。
  ●父母應保持自身良好的進食習慣,成為嬰幼兒的榜樣。
  俏媽補充:建議寶寶坐立得很好的時候就應該逐步培養他坐在兒童餐椅里吃東西的習慣,不要追著孩子喂東西,也不要強迫孩子一次吃太多的食物,經常這樣很容易讓孩子對吃飯失去興趣。
  四、輔食不加調味品,盡量減少糖和鹽的攝入
  ●嬰幼兒輔食應單獨製作。
  ●保持食物原味,不需要額外加糖、鹽及各種調味品。
  ●1歲以後逐漸嘗試淡口味的家庭膳食。
  補充:日常食物中本身就含有一定量的鈉,這些完全能夠滿足孩子身體對鈉的需求,如果輔食再加鹽反而會增加腎臟負擔。
  五、注重飲食衛生和進食安全
  ●選擇安全、優質、新鮮的食材。
  ●製作過程始終保持清潔衛生,生熟分開。
  ●不吃剩飯,妥善保存和處理剩餘食物。
  ●飯前洗手,進食時應有成人看護,並注意進食環境安全。
  補充:如果條件允許,個人建議家長們都盡量給寶寶製作新鮮的輔食,做好的輔食在常溫下放置不宜超過2小時,如果吃不完可以在吃之前事先將部分輔食密封分裝冷藏或冷凍。
       六、定期監測體格指標,追求健康生長
  ●體重、身長是反映嬰幼兒營養狀況的直觀指標。
  ●每3個月一次,定期測量身長、體重、頭圍等體格生長指標。
  ●平穩生長是最佳的生長模式。
  補充:推薦大家使用世界衛生組織頒布的兒童生長曲線,包括體重、身長、頭圍等指標,家長可以直接在網路上下載該表格圖,然後堅持連續監測。總之,孩子是否生長正常,不要總和別人家的孩子比,而應該和自己比。
 
  個人的建議是,大家不妨照著這兩份指南里的內容,把握住科學餵養寶寶的大方向,但千萬別過分糾結某些細節,這樣只會讓你在帶娃時更累更不知所措。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2 13:0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