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金融巨鱷」肖建華或涉朱令案!揭秘他與朱令姐姐的隱秘聯繫……

[複製鏈接]

223

主題

1233

帖子

2645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6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胡言亂語 發表於 2017-2-11 00:3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今日,隱形富豪肖建華在香港「神秘消失」,引發很多猜測。今天,就說說這位巨鱷跟清華女生朱令的千絲萬縷的聯繫。
朱令的姐姐叫吳今,曾是肖建華的暗戀對象。吳今香消玉殞后,肖創立的明天集團就是以「吳今」(意同「明天」)命名,更令人細思恐極的是,肖建華集團內,長期雇傭那位涉嫌給朱令投毒的兇手「一毛大師」並令其擔任要職。這中間有什麼故事?且聽筆者一一道來。
一、朱令舊案
朱令案是一個陳年舊案,與白銀系列殺人案、南大碎屍案等並稱天下奇案。要命的是,受害人朱令目前仍然處於飽受病痛折磨,生不如死,其父母二十多年承受的痛苦更是常人難以想象,令人唏噓。
根據百度百科:朱令,北京人,1992年考入清華大學。朱令於1994年、1995年遭人兩次蓄意用致命化學物鉈下毒,出現全身癱瘓、腦神經受損等癥狀,並造成終身傷害。朱令的室友孫某有重大嫌疑,警方也曾鎖定兇手就在朱令的身邊,但最終此案不了了之。1998年8月,公安機關解除了對孫某的嫌疑,並取消之前對她的出國限制。
朱令案發生的年代,正處於中國網際網路的萌芽階段,朱令高中同學,北大力學系學生,後來成為某系核心骨幹,當時還是北大力學系學生、後來成為著名網際網路達人的「一毛大師」在國際網際網路上發起求救,經國際醫學界診斷為鉈中毒。此事成為當時轟動一時的新聞,南方周末當時做過報道,可以說朱令案從一開始就與國際網際網路在中國的發展息息相關。
1995年網際網路遠遠沒有普及,學校只有有限的網際網路接入。從一毛不拔求救信發送的私人郵箱來看,他使用的應該是北京電信註冊的賬號,那個年代應該很少人擁有這樣的賬號,但仍然有。
二、三波炒作
朱令案發生后,長期得不到破案,而受害者一直悲慘地存活著,牽動著社會的神經,因此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在網上掀起一波關注浪潮,已經成為了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的一個縮影。
總體來說,大體經歷了三波炒作:
第一波是在2002年,當時網際網路方興未艾。最早討論該案案情的是由方舟子主辦的海外網站新語絲,在2002年刊登過幾篇關於朱令案的來稿,其中有一篇《朱令案件的一些情況》是一毛不拔大師實名寫的。正是在那篇文中,一毛不拔大師首次公開該案的唯一嫌疑人是孫某。網民對此案的判斷,比如堅信孫維是被當局包庇的兇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受這篇文章的影響。
第二波是在2005年,當時網際網路進入論壇時代。2005年11月30日,在天涯社區,一名網友發表了《天妒紅顏:十年前的清華女生被毒事件》重提此案,在社區內引起了關注。此後一個多月時間,各大主流媒體大篇幅跟進報道此案,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
第三波是在2013年,當時網際網路已經進入了微博時代。復旦大學學生投毒案的討論觸發了社會對這起舊案的再度關注。這波討論,各路大V赤膊上陣,最早發布一毛不拔大師文章的新語絲網站創始人方舟子連續發表多篇文章質疑一毛大師,一毛大師未予理會。但方舟子的質疑有頭無尾,曾經威脅說在某個時限內如若一毛不出來澄清,將會發布更多的證據,但最後沒有下文。
在第三波討論中,北京警方出面聲明由於年代久遠,原始證據滅失,朱令案已無法偵破。
三、三路大俠
在網際網路的各種八卦之中,基本可以澄清的是此案涉及的清華北大的幾個學生朱令、孫維和一毛,家境都相當不凡,因此在三波討論中將案情刻意引向孫維家背景很深,向領導人求情,在某最高領導干預下釋放孫維這個方向,非常值得警惕。
三人中,誰的家境最牛?是一毛。
首輔身邊的所有戰友,一毛他們家都應該很熟,這些人在改開后基本屬於當權派,事實上一毛的父母的職位也相當不凡,一毛母親任職外交部。朱令家次之,朱令外公屬於一二九運動活躍分子,與許多老革命同屬燕京校友,應該熟識。本案在1997年得到了兩位副總理級領導的批示,也就不足為奇了。孫維家家境相比之下要弱得多,民主黨派屬於黨團結對象,孫維爺爺算得上社會名流,但不算當權派。
按孫維聲明的內容,她在1997年4月接受了警方唯一一次訊問,而她爺爺在1995年底就去世了,要說她爺爺向領導求情警方才釋放她,很難站得住腳。如果孫維在這一點上是誠實的,那麼,更有可能的解釋是:警方一直沒有充足的證據將孫維列為嫌疑人,隨後在高層壓力下將孫列為嫌疑人進行問訊。
四、一毛疑點
現在問題來了,天涯ID「孫維聲明」的陳述,或者更具體地說,上述這項陳述可信嗎?我傾向於相信孫維聲明的這項陳述大體可信。
問題在於2005年那場討論中,現身的幾乎所有孫維朱令的同班同學幾乎都支持孫維。試想一下,如果有一個人,睜著眼睛說瞎話,明明很長時間被警方控制著,失去聯繫已久,還能找到如此多的同學為自己背書?尤其是同宿舍同學,為什麼要替她撒謊?除非是同謀。
輿論都被導向一個結論:朱令的室友,孫維和其他幾位女生,合謀給朱令下毒。但只要稍微理性思考一下,基本可以知道這個假設或者結論很荒誕。20歲上下的學生,沒有任何社會經驗,如果真的合謀做壞事,能扛得住警方的分頭問訊?你不會真的懷疑京城警方連這個本事都沒有吧?尤其是對於一個發生在名校的轟動一時的刑事案。
合謀論的起因是2005年在孫維聲明現身期間,所謂黑客爆出孫維與同學之間溝通郵件的曝光。在這些曝光郵件中,孫維和她的同學討論了怎樣引導輿論,為孫維洗清冤屈。打個比方,剛剛散場的雷案,其家屬和同學為了擴大影響,肯定有策劃,而且在網際網路上的傳播發酵,也肯定有傳播學痕迹。但是,並不能因此推斷雷案是這些人編造的,相反雷案後面事態發展證明,該案廣為傳播的核心內容基本屬實,哪怕細節認定上存在分歧。
同樣道理,孫維與同班同學的這些討論郵件,恰恰說明曾經與孫維朝夕相處的、更了解案情的同學,在畢業多年之後,仍然相信孫維是被誣陷的。
在2013年的討論中,很多人揪住一毛在朱令案的歷次發言和歷次報道中陳述上的差異,指出一毛的很多疑點,有些疑點有一定道理,有些則沒有道理。
最大的疑點在於一毛在案件發生之後,過去二十幾年的表現。如前所述,在沒有任何證據的情況下,一毛十幾年如一日地指控孫為兇手,令人覺得不可思議。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一毛從一開始就聲稱因為孫家的後台硬,所以孫才被釋放。
要知道,孫的後台在普通人眼裡確實很牛逼,但是一毛自己在帝都,自己的家庭背景遠比孫的深厚,也不可能拎不清輕重,衡量不出其實朱令家的家庭背景也要強於孫家。在這種情況下,不惜編造謊言,構陷與自己素昧平生的孫維。
五、作案條件
根據一毛的文章,朱令和他是中學同學,分別讀了清華和北大,學校就在對面,他見過朱令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而鉈的獲取,也並不是像一毛後來在文章中一再強調的那樣只有孫才能接觸到鉈。
事實是當時高校實驗室對於鉈的管理,並不嚴謹。就在朱令案發生后的第二年,1996年,一毛所在的北大,也發生了一起鉈中毒事件,案件後來偵破,屬於同性三角戀之間爭風吃醋的下毒。案發之後,恰恰是下毒的人最先引導醫生做出鉈中毒的診斷,因為下毒者並不想對方不治而死。
實驗室之外,鉈在當時甚至之後很長一段時間,乃至現在,都是一種老鼠藥的主要成分,因為誤食老鼠藥而鉈中毒的案件時有發生。
在明明知道這些之後,一毛繼續以孫某是唯一能接觸到鉈為理由,指稱孫是案件唯一嫌疑人,讓人很難相信他在本案中徹底置身事外。
後面幾波討論,網際網路上對於孫某及其同學鋪天蓋地的,有些完全沒有邏輯的指控,部分應該是被裹挾欺騙的群眾,但也有一部分屬於水軍和發帖機器製造:一波是一毛的雇傭軍,對一毛忠心護主不容任何質疑;另一波則屬於海外某某功,意圖將這個樣一個刑事案,延燒到所謂干預案件的某任天朝大統領身上。雖然如前所述,這個實在太牽強了,但某某功的造謠功夫,很多都是這個層次。
一毛作為網際網路達人,恰恰具有這方面的實操經驗。前面說到的第一代網紅木子美,就是一毛的朋友。你問問度娘就可以發現木子美和一毛的關係不是一般地熟,木子美就是一毛等人一手造星造出來的第一代網紅。另外,一毛展示出的少年老成,可以從他自述的閱讀興趣大概可以猜到,他從小閱讀過英國人哈耶克所著《通向奴役之路》。以他的顯赫身世,有其母親外交部職員的背景,他小時候獲得該書還是很有可能的。此外,他以前還聲稱自己最愛閱讀偵探小說,比如白馬酒店等等。2013年那場輿論風暴中,有人將此列作他的疑點之一,隨後,神奇的是,他的那篇博文立刻刪除掉了。
如果這個案子是一毛做的,一毛的少年老成,恰恰能夠解釋案件為什麼最終無解。
六、朱令姐姐
這兩天你已經領教到了肖建華及其團伙對於輿論的控制能力。這個能力,其實是在一波又一波的朱令案的輿論風暴中,錘鍊出來的。因為,肖建華長期僱用了一毛。
當年北大清華都是五年制,1992級的一毛理論上應該在1997年畢業。但是朱令案之後,一毛很快輟學,也有人說是被學校開除,但均無法考證。反正,一毛離開北大之後,加入了肖建華的團隊,成長為其核心骨幹。其實朱令家的悲慘,除了朱令令人唏噓之外,還有她的姐姐,她的姐姐吳今1987年入讀北大生物系,1989年春天,吳今和同學周末去野山坡春遊失蹤,三天後在一個懸崖下找到了她的屍體。警方排除了他殺可能,也沒有自殺的理由,事情被定性為意外。 
吳今的死亡雖被定性為意外,但網上也有自稱她當年的同學稱她的死很蹊蹺,她當時沒有跟隨同學走,而是說自己有事,應該是跟別人有約,後面就出事了。不管怎樣,事實已經無法還原了。巧合的是吳今的簡歷,和肖建華的簡歷,還有一點點重合。國際主義戰士是1986年入讀北大法律系,1989年成為北大學生會主席,這個也許純屬巧合。
    說回一毛身後的黑暗帝國,能否熬到朱令舊案再次掀起輿論風暴,很難預料。難預料的其實不是肖建華覆滅的命運,而是可能導致朱令案再次受關注的事件隨時有可能突發。
就在朱令案2013年那波輿論風暴的幾乎同一時期,第一財經曾經對肖建華的帝國進行了扒皮和起底。
根據一財那篇文章的報道,一毛所在的號稱與聰明人同行的帝國,每年在名校主要是清華北大錄用新人,將新人安排到各大媒體做實習記者,同時在各大媒體編輯團隊中安插自己人,利用刪帖、置換帖子、排名后移等方式付,保證帝國在網路中不被關注。
接著南方系的21世紀經濟報道針對一財的扒皮文章進行了洗地,對肖建華進行了一個專訪。
在起底和洗地兩篇文章發出之後,肖建華就只能在境外飄,直到這次大年三十據說回來了中國老家過年。
上述兩篇文章現在仍然殘存於網際網路上,但是已經被微信公眾號平台禁止推送了。
即使朱令案成為死案,是否意味著罪犯一定能逃脫?絕對不是,我相信,天網恢恢疏而不漏。這句話的意思,其實不是說所有的案子一定都能破,其真正的意思是:如果有一個人犯下了大罪,卻僥倖逃脫法律的制裁,那麼他一定會覺得自己很聰明,在其他事情上必然故技重施,最後一定會陰溝裡翻船。
一毛及其背後的帝國,在過去很多年時間裡,已經在天朝股市裡割過無數人的韭菜,這個黑暗帝國的覆滅,是必然命運。
七、油盡燈枯
北大和南方系,在天朝,恰好都屬於自由主義的堡壘。北大學生會主席出身的肖建華,早年開公司倒賣電腦算是做實業完成了原始積累,但後來基本上靠在金融市場上遊走於法律與規則的邊緣,積累了大量的財富,其中幾乎必然存在一些違法犯罪事實。
在國家主義重新成為新的歷史階段的主流價值取向的背景下,肖建華名下的黑暗帝國的覆滅,已經成為宿命,與此類似地,靠販賣全盤西方思想生存的南方系,其衰落也是必然,當然還很不幸地外加了紙媒體沒落的疊加效應。
讓我們回到肖建華與朱令姐姐的故事起點:
1986年,一位出身於高考大省山東的小夥子,以泰安市狀元的成績考入北大法律系。
如同每個衣衫襤褸的北漂逆襲故事,三年後,年少得志的山東小伙順利擔任了北大校學生會主席。這是一個非常穩妥和可期待的體制內跳板,堪稱人中龍鳳之位。
學業和仕途當然不是大學生活的全部,山東小伙入學的第二年,北京姑娘吳今以罕見的高分考取了北大生物系。與想當官愛讀毛選的山東小伙不同的是,吳今不僅成績好,還會彈鋼琴,更愛好芭蕾舞,是北大校舞蹈隊的主要成員。
一個地方來的草根,一個京城的書香門第大家閨秀。山東小伙成為了漂亮的小師妹吳今眾多的追求者之一。
然而命運弄人,就在風暴前夜的1989年4月1日,才藝雙全的吳今與同學前往遠郊春遊,卻於第二天失蹤,遺體在三天後被發現,確認為意外死亡。
那個時刻,女神香消玉殉、英年早逝,山東小伙的內心,藏著什麼樣的秘密,沒有人知道。
只是,多年以後,當年那個山東小伙,建立起了一個龐大的帝國,帝國的名字恰恰就是來源於那個已經香消玉殉的女神的名字,吳今,無今,沒有今天,但是,人總是要向前看。
那個春夏交接的季節,山雨欲來風滿樓。一個月不到,暴風雨終於爆發了。
雖然有過糾結和彷徨,在上街還是呆圖書館之間,山東小伙最終選擇了呆在圖書館,繼續埋頭苦讀。他一直愛讀書,尤其愛讀馬列著作和毛選,在當年自由主義泛濫的北大,特立獨行。
其實山東小伙最該感謝的,是如兄如長的校團委書記,正是領導的諄諄教誨,讓山東小伙站在了正確的隊伍上。
正是那個多事的夏天,痛失吳今的山東少年,在圖書館苦讀的時候,選擇了同是86級圖書情報系小師妹與自己相伴,收穫了愛情。後來,這位小師妹,成為了他的正房太太周虹文。
正房太太的同班同學,後來出國了,再懷揣著美帝的大筆投資回國,創業成就了中文網際網路世界最大的搜索引擎。而山東小伙創立的吳今帝國,後來成為了天朝最隱蔽的巨鱷,正房太太的同班同學幫助這個帝國在網際網路藏身,當然功不可沒。正房太太其實很旺夫,家世應該比較好,山東小伙的第一桶金就來自內蒙。
八、那場意外
那場意外,真的是意外嗎?據網上的傳聞,吳今當年生物系的同學,大部分在國外。據說當年的郊遊,回城的時候分兩撥人,陰差陽錯,吳今沒有跟著任何一幫人回城。
也有同學懷疑吳今應該跟他人有約,只是約吳今的人,讓她不要告訴別人。吳今下落的懸崖是由一個大約10幾米到20米的緩坡,然後是20幾米的直壁構成,但是現場(在緩坡處)和吳今的身上沒有她曾經掙扎著止住下滑的痕迹,比如手上沒有抓住什麼小樹枝,泥土什麼的傷痕,手指甲也沒有見到泥土什麼的。失足時候如果意識清醒,人都會下意識地抓住什麼,哪怕是扒住地表不放手,所以手上很容易有傷痕的。 
當時說是意外,吳今父母接受了這個結論,所以很難弄清楚更多的細節,這已經不是一個案件了。
正是因為讀北大的姐姐當年意外遇難,朱令選擇了清華物化專業,而不是北大作為自己的高考志願。她的中學同學,後來在她遭遇投毒之際,扮演英雄救美的一毛大師,則報讀了北大力學系。
後來,朱令遭兩次投毒兩次中毒,一當時直沒有找出病因。一毛大師隨後利用網際網路向全球發起求救,最終確診屬於鉈中毒。
朱令案后,一毛大師在1995年從北大輟學,加入了山東小伙創立的吳今帝國,成為了核心骨幹。當然,憑藉在朱令診斷案的一炮而紅,一毛成為了網際網路達人,是中國網推和水軍的祖師爺。
一毛大師從2002年開始,不斷地在網上發起輿論,指名道姓地指責朱令的同學孫維就是投毒兇手,其中的很多指控後來被證偽。直至2013年方舟子質疑之後,一毛大師再也沒有公開談論過朱令案。
很多人質疑,一毛大師其實是賊喊抓賊。值得思考的是,肖建華為何收留了他?這與吳今、朱令的兩場「意外」有何關係?
九、那些巧合
歷史風雲際會,兩姐妹分別遭遇不測。生命中曾經有過糾結的兩個男人,湊在一起成就了帝國的偉業。
如今,當肖建華基本確認從香港四季酒店被陪同回到祖國過年的時候,人們想起了這些巧合。
這些巧合,真的只是巧合嗎?如果這些巧合,不只是巧合,那麼朱令案還有可能最終水落石出嗎?
我們不知道,只是感嘆,歲月是把殺豬刀。曾經的追風少年,不管是淳樸的草根,還是激情飛揚的官二代,現在,看起來都已傷痕纍纍歷盡滄桑。曾經的一對姐妹,多才多藝,如今姐姐早已命喪黃泉,妹妹生不如死。
青春夢想、激蕩歲月、商戰殺伐,多巴胺和荷爾蒙,往事如煙,隨風飄去。
只是面對著病床上的朱令,面對著她白髮蒼蒼的父母,社會的良知在追問:朱令案真的沒有破獲的希望嗎?黑暗帝國的覆滅,能不能給朱令案帶來新的希望?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4 01:5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