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朱令案又現新端倪,肖建華或有嫌疑2

[複製鏈接]

312

主題

1309

帖子

3786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78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布信易 發表於 2017-2-10 23:4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續接  朱令案又現新端倪,肖建華或有嫌疑1
五、作案條件
根據一毛的文章,朱令和他是中學同學,分別讀了清華和北大,學校就在對面,他見過朱令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而鉈的獲取,也並不是像一毛後來在文章中一再強調的那樣只有孫才能接觸到鉈。
事實是當時高校實驗室對於鉈的管理,並不嚴謹。就在朱令案發生后的第二年,1996年,一毛所在的北大,也發生了一起鉈中毒事件,案件後來偵破,屬於同性三角戀之間爭風吃醋的下毒。案發之後,恰恰是下毒的人最先引導醫生做出鉈中毒的診斷,因為下毒者並不想對方不治而死。
實驗室之外,鉈在當時甚至之後很長一段時間,乃至現在,都是一種老鼠藥的主要成分,因為誤食老鼠藥而鉈中毒的案件時有發生。
在明明知道這些之後,一毛繼續以孫某是唯一能接觸到鉈為理由,指稱孫是案件唯一嫌疑人,讓人很難相信他在本案中徹底置身事外。
後面幾波討論,網際網路上對於孫某及其同學鋪天蓋地的,有些完全沒有邏輯的指控,部分應該是被裹挾欺騙的群眾,但也有一部分屬於水軍和發帖機器製造:一波是一毛的雇傭軍,對一毛忠心護主不容任何質疑;另一波則屬於海外某某功,意圖將這個樣一個刑事案,延燒到所謂干預案件的某任天朝大統領身上。雖然如前所述,這個實在太牽強了,但某某功的造謠功夫,很多都是這個層次。
一毛作為網際網路達人,恰恰具有這方面的實操經驗。前面說到的第一代網紅木子美,就是一毛的朋友。你問問度娘就可以發現木子美和一毛的關係不是一般地熟,木子美就是一毛等人一手造星造出來的第一代網紅。另外,一毛展示出的少年老成,可以從他自述的閱讀興趣大概可以猜到,他從小閱讀過英國人哈耶克所著《通向奴役之路》。以他的顯赫身世,有其母親外交部職員的背景,他小時候獲得該書還是很有可能的。此外,他以前還聲稱自己最愛閱讀偵探小說,比如白馬酒店等等。2013年那場輿論風暴中,有人將此列作他的疑點之一,隨後,神奇的是,他的那篇博文立刻刪除掉了。
如果這個案子是一毛做的,一毛的少年老成,恰恰能夠解釋案件為什麼最終無解。
六、朱令姐姐
這兩天你已經領教到了肖建華及其團伙對於輿論的控制能力。這個能力,其實是在一波又一波的朱令案的輿論風暴中,錘鍊出來的。因為,肖建華長期僱用了一毛。
當年北大清華都是五年制,1992級的一毛理論上應該在1997年畢業。但是朱令案之後,一毛很快輟學,也有人說是被學校開除,但均無法考證。反正,一毛離開北大之後,加入了肖建華的團隊,成長為其核心骨幹。肖建華團隊,其人才策略:具備名校背景,偏愛學生幹部,與聰明人同行。
其實朱令家的悲慘,除了朱令令人唏噓之外,還有她的姐姐,她的姐姐吳今1987年入讀北大生物系,1989年春天,吳今和同學周末去野山坡春遊失蹤,三天後在一個懸崖下找到了她的屍體。警方排除了他殺可能,也沒有自殺的理由,事情被定性為意外。
吳今的死亡雖被定性為意外,但網上也有自稱她當年的同學稱她的死很蹊蹺,她當時沒有跟隨同學走,而是說自己有事,應該是跟別人有約,後面就出事了。不管怎樣,事實已經無法還原了。巧合的是吳今的簡歷,和肖建華的簡歷,還有一點點重合。國際主義戰士是1986年入讀北大法律系,1989年成為北大學生會主席,這個也許純屬巧合。
    說回一毛身後的黑暗帝國,能否熬到朱令舊案再次掀起輿論風暴,很難預料。難預料的其實不是肖建華覆滅的命運,而是可能導致朱令案再次受關注的事件隨時有可能突發。
就在朱令案2013年那波輿論風暴的幾乎同一時期,第一財經曾經對肖建華的帝國進行了扒皮和起底。
根據一財那篇文章的報道,一毛所在的號稱與聰明人同行的帝國,每年在名校主要是清華北大錄用新人,將新人安排到各大媒體做實習記者,同時在各大媒體編輯團隊中安插自己人,利用刪帖、置換帖子、排名后移等方式付,保證帝國在網路中不被關注。
接著南方系的21世紀經濟報道針對一財的扒皮文章進行了洗地,對肖建華進行了一個專訪。
在起底和洗地兩篇文章發出之後,肖建華就只能在境外飄,直到這次大年三十據說回來了中國老家過年。
上述兩篇文章現在仍然殘存於網際網路上,但是已經被微信公眾號平台禁止推送了。
即使朱令案成為死案,是否意味著罪犯一定能逃脫?絕對不是,我相信,天網恢恢疏而不漏。這句話的意思,其實不是說所有的案子一定都能破,其真正的意思是:如果有一個人犯下了大罪,卻僥倖逃脫法律的制裁,那麼他一定會覺得自己很聰明,在其他事情上必然故技重施,最後一定會陰溝裡翻船。
一毛及其背後的帝國,在過去很多年時間裡,已經在天朝股市裡割過無數人的韭菜,這個黑暗帝國的覆滅,是必然命運。
七、油盡燈枯
北大和南方系,在天朝,恰好都屬於自由主義的堡壘。北大學生會主席出身的肖建華,早年開公司倒賣電腦算是做實業完成了原始積累,但後來基本上靠在金融市場上遊走於法律與規則的邊緣,積累了大量的財富,其中幾乎必然存在一些違法犯罪事實。
在國家主義重新成為新的歷史階段的主流價值取向的背景下,肖建華名下的黑暗帝國的覆滅,已經成為宿命,與此類似地,靠販賣全盤西方思想生存的南方系,其衰落也是必然,當然還很不幸地外加了紙媒體沒落的疊加效應。
讓我們回到肖建華與朱令姐姐的故事起點:
1986年,一位出身於高考大省山東的小夥子,以泰安市狀元的成績考入北大法律系。
如同每個衣衫襤褸的北漂逆襲故事,三年後,年少得志的山東小伙順利擔任了北大校學生會主席。這是一個非常穩妥和可期待的體制內跳板,堪稱人中龍鳳之位。
學業和仕途當然不是大學生活的全部,山東小伙入學的第二年,北京姑娘吳今以罕見的高分考取了北大生物系。與想當官愛讀毛選的山東小伙不同的是,吳今不僅成績好,還會彈鋼琴,更愛好芭蕾舞,是北大校舞蹈隊的主要成員。
一個地方來的草根,一個京城的書香門第大家閨秀。山東小伙成為了漂亮的小師妹吳今眾多的追求者之一。
然而命運弄人,就在風暴前夜的1989年4月1日,才藝雙全的吳今與同學前往遠郊春遊,卻於第二天失蹤,遺體在三天後被發現,確認為意外死亡。
那個時刻,女神香消玉殉、英年早逝,山東小伙的內心,藏著什麼樣的秘密,沒有人知道。
只是,多年以後,當年那個山東小伙,建立起了一個龐大的帝國,帝國的名字恰恰就是來源於那個已經香消玉殉的女神的名字,吳今,無今,沒有今天,但是,人總是要向前看。
那個春夏交接的季節,山雨欲來風滿樓。一個月不到,暴風雨終於爆發了。
雖然有過糾結和彷徨,在上街還是呆圖書館之間,山東小伙最終選擇了呆在圖書館,繼續埋頭苦讀。他一直愛讀書,尤其愛讀馬列著作和毛選,在當年自由主義泛濫的北大,特立獨行。
其實山東小伙最該感謝的,是如兄如長的校團委書記,正是領導的諄諄教誨,讓山東小伙站在了正確的隊伍上。
正是那個多事的夏天,痛失吳今的山東少年,在圖書館苦讀的時候,選擇了同是86級圖書情報系小師妹與自己相伴,收穫了愛情。後來,這位小師妹,成為了他的正房太太周虹文。
正房太太的同班同學,後來出國了,再懷揣著美帝的大筆投資回國,創業成就了中文網際網路世界最大的搜索引擎。而山東小伙創立的吳今帝國,後來成為了天朝最隱蔽的巨鱷,正房太太的同班同學幫助這個帝國在網際網路藏身,當然功不可沒。正房太太其實很旺夫,家世應該比較好,山東小伙的第一桶金就來自內蒙。
八、那場意外
那場意外,真的是意外嗎?據網上的傳聞,吳今當年生物系的同學,大部分在國外。據說當年的郊遊,回城的時候分兩撥人,陰差陽錯,吳今沒有跟著任何一幫人回城。
也有同學懷疑吳今應該跟他人有約,只是約吳今的人,讓她不要告訴別人。吳今下落的懸崖是由一個大約10幾米到20米的緩坡,然後是20幾米的直壁構成,但是現場(在緩坡處)和吳今的身上沒有她曾經掙扎著止住下滑的痕迹,比如手上沒有抓住什麼小樹枝,泥土什麼的傷痕,手指甲也沒有見到泥土什麼的。失足時候如果意識清醒,人都會下意識地抓住什麼,哪怕是扒住地表不放手,所以手上很容易有傷痕的。
當時說是意外,吳今父母接受了這個結論,所以很難弄清楚更多的細節,這已經不是一個案件了。
當年的山東小伙肖建華,現在已經成為了加拿大籍國際友人,妻妾成群,身邊還有一群漂亮的女保鏢。體弱怕風,色彩鮮艷的運動裝穿得嚴嚴實實,在脂粉堆的簇擁之中,運籌帷幄。
只是,夜深人靜的時候,在左擁右抱觥籌交錯之中,他還能想起當年魂牽夢繞的那個女神嗎?還會想起野山坡的那場意外嗎?
正是因為讀北大的姐姐當年意外遇難,朱令選擇了清華物化專業,而不是北大作為自己的高考志願。她的中學同學,後來在她遭遇投毒之際,扮演英雄救美的一毛大師,則報讀了北大力學系。
後來,朱令遭兩次投毒兩次中毒,一當時直沒有找出病因。一毛大師隨後利用網際網路向全球發起求救,最終確診屬於鉈中毒。
朱令案后,一毛大師在1995年從北大輟學,加入了山東小伙創立的吳今帝國,成為了核心骨幹。當然,憑藉在朱令診斷案的一炮而紅,一毛成為了網際網路達人,是中國網推和水軍的祖師爺。
一毛大師從2002年開始,不斷地在網上發起輿論,指名道姓地指責朱令的同學孫維就是投毒兇手,其中的很多指控後來被證偽。直至2013年方舟子質疑之後,一毛大師再也沒有公開談論過朱令案。
很多人質疑,一毛大師其實是賊喊抓賊。值得思考的是,肖建華為何收留了他?這與吳今、朱令的兩場「意外」有何關係?
九、那些巧合
歷史風雲際會,兩姐妹分別遭遇不測。生命中曾經有過糾結的兩個男人,湊在一起成就了帝國的偉業。
如今,當肖建華基本確認從香港四季酒店被陪同回到祖國過年的時候,人們想起了這些巧合。
這些巧合,真的只是巧合嗎?如果這些巧合,不只是巧合,那麼朱令案還有可能最終水落石出嗎?
我們不知道,只是感嘆,歲月是把殺豬刀。曾經的追風少年,不管是淳樸的草根,還是激情飛揚的官二代,現在,看起來都已傷痕纍纍歷盡滄桑。曾經的一對姐妹,多才多藝,如今姐姐早已命喪黃泉,妹妹生不如死。
青春夢想、激蕩歲月、商戰殺伐,多巴胺和荷爾蒙,往事如煙,隨風飄去。
只是面對著病床上的朱令,面對著她白髮蒼蒼的父母,社會的良知在追問:朱令案真的沒有破獲的希望嗎?黑暗帝國的覆滅,能不能給朱令案帶來新的希望?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6 05:0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