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文史知識】傳奇:李光耀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7-2-10 00:0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文史天地

  2015年3月23日,新加坡建國總理李光耀逝世。李光耀將彈丸島國新加坡打造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其政治生涯可謂波瀾壯闊。今天,我們來看看他的傳奇。  

  少年遇戰亂

  少年時李光耀家還算優渥,但1920年代末由於世界經濟危機的影響而家道中落。但祖父李雲龍從未放鬆過對他的教育。李光耀也很爭氣,成績十分優異,16歲時從萊佛士學院畢業,並通過了英國劍橋大學的入學考試。但此時二戰爆發了,他只得在家等待戰火平息。1942年2月15日,日本佔領了新加坡,日軍橫行霸道,屢屢虐待平民。一次,李光耀路過一個街心崗亭時,因忘記向日軍鞠躬行禮遭到日兵毒打,後來,日軍做手勢要求他沿來時的路回去,李光耀只好從命,才逃過劫數。

  1942年2月21日,日本開始在新加坡肅清抗日分子,並且把清查重點放在華人身上,李光耀也出現在了日軍的黑名單上。日軍到李家抓捕李光耀時,曾把他打得眼冒金星,鼻孔出血。儘管李母一再求情,但日軍還是將李光耀帶走了。在被押往集中營的路上,李光耀靈機一動,悄悄向一名日兵遞上香煙,並用日語喊了句「閣下」,令此日兵頗為滿意,於是李光耀藉機稱自己忘帶衣服,需要回家拿,然後日兵竟然放他走了。因為不敢回家,李光耀逃到了大山溝里,在那裡,他親眼目睹了日本人用機槍掃射無辜平民的畫面。當李光耀平安回家后,他開始認真研究日本歷史,想弄懂為何日本人如此殘暴。

  戰後再求學

  後來,由於生活所迫,李光耀憑藉自己流利的日語和英語,成為了日本官方新聞社讀賣新聞社的日文翻譯員。這事一舉三得,他既能賺錢養家,又能保證自己的安全,還可以第一時間了解整個世界的戰局。後來日軍在戰場上節節失利,眼看就要投降,新聞社裡的許多華人都跑了,李光耀隨後也逃到了親戚家避風頭。1945年9月2日日軍在投降書上簽字,李光耀立即返回家中。

  日本投降后,李光耀為報考劍橋大學再次回到母校萊佛士學院。這次,他遇到了一位志同道合的女同學即他未來的夫人柯玉芝,當時兩人一拍即合,決定先前往英國,到那裡再想辦法上劍橋。但由於通往英國的航道還有水雷,開往倫敦的船運服務遲遲未開。1946年9月初,英國一艘軍艦停靠在新加坡港口,李光耀的母親恰好被請到軍艦上當廚師,她做的美味佳肴受到士兵的一致好評。幾天後,當軍艦即將返回倫敦,李母請求艦長將兒子帶往倫敦並獲得同意,於是李光耀就這樣匆匆地來到了倫敦。

  李光耀先是報考了倫敦大學,但僅一個學期便憑藉優異的成績轉學到夢寐以求的劍橋大學修讀法律。不久后,柯玉芝也來到劍橋攻讀法律,兩人很快便確立了戀愛關係。 1947年的聖誕節,兩人在沒有通知雙方家長的情況下在英國註冊結婚。1950年9月,畢業后的二人回新加坡舉行了婚禮。

  

  婚禮上的李光耀和柯玉芝

  被迫獨立路

  在劍橋求學時,李光耀已常常參加社會調查和政治活動。1950年,李光耀夫婦畢業,他們回新加坡開了一家律師所。李光耀積極參與反殖民運動,逐步進入政壇。1954年10月,李光耀參與組建人民行動黨。1956年6月5日,年僅35歲的李光耀宣誓就任新加坡第一屆自治政府的內閣總理。1963年9月16日,新加坡與馬來西亞合併成為馬來西亞聯邦。合併后,新加坡在馬來西亞聯邦內有一定的獨立性,李光耀仍然是新加坡總理。

  新加坡原以為在加入馬來西亞后能獲得更大的經濟利益。但印度尼西亞並不滿意身旁突然出現一個強大的鄰居。在馬來西亞成立后,印尼便斷絕了和馬來西亞的外交關係,禁止馬來西亞的商人到印尼做生意,很多新加坡商人因此破產。合併也沒有理順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政黨關係及緊張的種族關係。新加坡兩次爆發華人和馬來人之間的種族騷亂,使馬來西亞政府和新加坡政府關係日趨緊張。為緩和矛盾,1965年8月初,雙方達成分家協議。8月9日,新加坡宣告脫離馬來西亞成立獨立的共和國。

  這種獨立對於李光耀來說並非榮光,當宣布此事時,李光耀淚流滿面。新加坡只是彈丸之地,連淡水供應都依賴馬來西亞,獨立之後前途渺茫。1996年和2007年,李光耀曾兩次提出新加坡重新加入馬來西亞。據說李光耀一生只哭過兩次,一次是母親去世時,另外就是新馬分家之時。

  

  1964年,大規模的種族暴動后,李光耀對人群發表演講

  鐵腕護廉潔(上)

  被迫獨立之後,李光耀和新加坡人民披荊斬棘、奮發圖強,最終把名不見經傳的孤僻漁村建設成了一個發達國家。其中新加坡的廉政建設尤其值得稱道。新加坡對腐敗輕罪重判,重刑治貪。反貪污法規定,對小到收受一盒香煙或一盒咖啡的公務員,也可視其為非法所得而予以指控。並賦予反貪部門較大的權力。反貪污法規定,貪污調查局局長或任何特別調查官員,可以在沒有逮捕證的情況下,扣押涉嫌貪污之人。公共檢察官認為有必要,可以發布命令,授權貪污調查局局長或特別調查官調查任何銀行賬戶、股票賬戶、費用賬戶或其他賬戶,以及銀行保險箱,可以調查懷疑對象的妻子、子女,或者檢察官確信的該人的信託人、代理人相關的銀行賬目。在新加坡職位越高,處罰越重,要求越嚴。國家發展部部長鄭章遠是開國元老,與李光耀有著很深的私交。他被查出貪污受賄50萬元,向李光耀求情,但李光耀不徇私情。鄭章遠最終自殺。

  鐵腕護廉潔(下)

  此外,新加坡制定了極為詳細的公務員法,對公務員實施全面約束。並實行雙重檢查制度,確保一個官員的決定,必須由另外一個官員審查或監督。新加坡還建立了部長、法官、高級公務員和政府部門的專業人士的薪金與私人企業界的所報稅額相掛鉤,自動進行調整的制度。並建立中央公積金制度。公務人員只要有貪污行為就會被開除,公積金就會被沒收,他的養老就成問題了。新加坡還要求公務人員記錄道德日記。公務人員必須隨時攜帶日記本,並將自己的活動記錄下來。每周一上午上班時,交主管官員檢查。如果發現所記內容有問題,立即送交貪污調查局調查核實。

  鞭刑惹爭議

  治理新加坡,嚴刑峻法無疑是李光耀最重要的經驗之一,也是他最受爭議的部分。說起新加坡的刑罰,鞭刑無疑令人印象深刻。新加坡的鞭刑源自英國和英屬印度,刑鞭長1.2米,粗1.3厘米。在行刑前,刑鞭會在清水中浸泡一夜,使之充分吸水,增強柔韌性,一鞭子打下去就讓人皮開肉綻。

  儘管許多國際組織要求新加坡政府廢除鞭刑,但新加坡政府堅決支持鞭刑,並且適用罪名不斷增加。1966年前,新加坡鞭刑僅限於刑法中造成人民身心重大傷害的罪嫌,包括:重傷害、搶劫、強暴及猥褻等罪。然而,李光耀在1966年公布《破壞法》,甚至連街頭塗鴉都被納入鞭刑罪名。據報道,如今新加坡每年都有上千餘名男性罪犯被判鞭刑。

  李光耀的嚴刑峻法思想從何而來?在回憶錄《風雨獨立路》中,李光耀說得很清楚:「日治時期的三年零六個月,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階段,它讓我有機會把人的行為、人類社會以及人的動機和衝動看得一清二楚。」「日本軍管政府的統治方式,是讓你不寒而慄而不必借文明行為來偽裝。嚴懲不貸使犯罪活動幾乎絕跡……有人主張對待和懲罰罪犯應該從寬,認為刑罰減少不了犯罪,我從不相信這一套,這不符合我在戰前、日治時期和戰後的經驗。」

  外交求平衡

  李光耀的新加坡外交滲透著「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國家利益」這一現實主義理念。這一理念要求新加坡一切從國家的實際利益出發。為了在一個不安全的地區環境中生存下去,李光耀支持各大國介入東南亞地區事務並維持競爭關係,以此維護新加坡周邊的均勢局面,小國求存。

  以新加坡與中國的關係為例:一方面,從毛澤東到習近平,李光耀曾會見過五代中國領導人,這在國際關係史中非常罕見。他是中新關係的締造者和奠基人。據統計,李光耀自1976年首次訪華至今,在37年間共訪華逾30次,被稱為「中國人民的老朋友」。他在促成兩岸歷史性「汪辜會談」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李光耀在公開場合也毫不保留對中國改革開放成果的讚美和對鄧小平這位「心中政治英雄」的崇拜。不過,在與中國打交道的過程中,李光耀仍然是奉行他的左右逢源,兩面周旋之術。他警惕中國崛起之後對亞洲效果的「強勢」,呼籲其他大國介入到東南亞與中國抗衡。在處理兩岸關係中,李光耀與民進黨高層的接觸並沒有中斷過,並自2004年起派「星光部隊」與台灣進行軍演,他害怕台海兩岸過快統一,打破均勢局面。

  

  1988年,李光耀與鄧小平舉行會談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8 02:2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