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項羽為什麼要殺義帝?項羽的殺人動機是什麼?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7-2-9 05:0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楚義帝熊心(?-公元前206年),羋姓,熊氏,名心。楚懷王熊槐之孫,楚頃襄王熊橫堂侄。秦末諸侯王之一。

  熊心本是楚國貴族,在楚國滅亡后,隱匿民間為人牧羊。后被項羽弒殺。

  項羽為什麼要殺義帝呢?

  首先,義帝一開始就是作為傀儡被抬上寶座的。義帝名叫羋心,據史書說是真正的楚懷王羋槐的孫子,秦滅六國后,羋心從高貴的「王孫」位置上跌了下來,窮困潦倒成貧僱農了,流落在民間牧羊為生。如果不是項梁項羽叔侄抬舉,怕是一輩子也翻不過身了。秦末天下大亂,自陳勝吳廣肇始,天下群雄蜂起。秦二世元年九月,原楚國大將之子項梁與其侄兒項羽在會籍起事,為增強號召力凝聚人心,項梁接受范增妙計,找到了流落民間的羋心,把「楚懷王」這個原本屬於爺爺的名頭安在了羋心頭上。一方面「楚懷王」的招牌比較響亮,老招牌對舊臣子還是很有些號召力的。二來透露出羋心也是借用的意思,你不是真的「楚懷王」,「項梁自號為武信君」就是一個重要佐證,你羋心雖被尊為楚懷王,但俺這個武信君卻不要你來封。項羽殺掉宋義后將領們有一句話「首立楚者,將軍家也」(《史記·項羽本紀》),便露出了端倪。待到項羽殺秦降王子嬰、火燒阿房宮后,便公然宣稱「天下初發難時,假立諸侯後以伐秦」,更是把一切說了個明明白白。《漢書·陳勝項籍傳》有同樣的記載,說得也更直白。「懷王者,吾家武信君所立耳,非有功伐,何以得顓主約?」項羽同將領們溝通思想,說這三年來,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衝鋒陷陣滅了秦帝國的是咱哥兒們,羋心一點功勞也沒有,咱大夥兒把他名義上的地盤分了,都嘗嘗做王爺的滋味。「然身披堅執銳首事,暴露於野三年,滅秦定天下者,皆將相諸君與籍力也。懷王亡功,固當分其地王之」。「諸將皆曰:『善』」,這一片叫好聲充分說明了大夥兒根本沒把羋心當回事。所以,義帝也就是楚懷王的傀儡身份是很明確的,毋庸置疑的。順著道學家的理兒說,殺傀儡和「弒君」應當是完全不同的事情。

  其次,義帝不願作傀儡並開始反傀儡行動。羋心這個人也不簡單,蘇東坡認為懷王是賢主,他是不願做傀儡的,而且很會利用機會。項梁活著的時候,羋心心有所懼,一直裝孫子作幌子,待到項梁戰敗身亡,他便馬上開始反傀儡行動了。一是趁機搶奪軍權。項梁在東阿、濮陽東、雝丘等一系列對秦戰役勝利后,開始驕傲輕敵,最終在定陶兵敗身亡。這時候懷王羋心既害怕秦軍殺將過來,又高興壓在頭上的一塊石頭搬掉了。也是老天幫忙,秦軍以為楚國被打趴下了,轉而去攻趙國。「章邯已破項梁軍,則以為楚地兵不足憂,乃渡河擊趙,大破之」(《史記·項羽本紀》,下同)。懷王羋心馬上行動起來,趁著項家軍失去主心骨的當口兒,剝奪了項羽的軍權,「並項羽、呂臣軍自將之」。二是培植自己的力量。掌握軍權后,羋心馬上開始發帽子。先是任命同樣被奪了統兵權的呂臣擔任國防部長,呂臣的老爹為宰相,「以呂臣為司徒,以其父呂青為令尹」。再保留一直在項家軍陰影籠罩下的劉邦的軍隊,作為制肘項羽的一支力量,「以沛公為碭郡長,封為武安侯,將碭郡兵」。最後把原本在軍隊中沒有根基的宋義擺上了統兵高位,「置義為上將軍」,「諸別將皆屬宋義」。而戰功赫赫的項羽只得到了一頂「魯公」的榮譽待遇,並被安排在宋義手下當差,「項羽為魯公,為次將」,將項羽排斥在權力中心之外。三是處心積慮壓制項羽以防東山再起。舉一個小例子,《資治通鑒》記載,在把項羽壓在宋義手下當次將前,楚懷王與大家商量攻打秦王國根基----關中,約定「先入定關中者王之」。為項梁報仇心切的項羽自告奮勇領兵前往,羋心怎能放虎歸山?人事整頓后楚懷王身邊的老將們心領神會,紛紛發表反對意見,項羽這個人太殘暴,過去攻下襄城時把城中的人都坑殺精光了,不如派一位老成持重的將領,把楚國的仁義理念向西播撒,秦王國那些受苦的老百姓一定會望風而歸。所以,千萬不能派項羽,只有讓劉邦那樣的寬厚長者去(老臉夠厚,愣是把與項羽一起做殺人放火勾當的劉邦描繪成救世主了),「懷王諸老將皆曰:『項羽為人,慓悍猾賊,嘗攻襄城,襄城無遺類,皆坑之,諸所過無不殘滅。且楚數進取,前陳王、項梁皆敗,不如更遣長者,扶義而西,告諭秦父兄。秦父兄苦其主久矣,今誠得長者往,無侵暴,宜可下。項羽不可遣,獨沛公素寬大長者,可遣』」。羋心自然順水推舟,不同意項羽攻打關中,派劉邦去掙這份天大的功勞。「懷王乃不許項羽,而遣沛公西略地,收陳王、項梁散卒以伐秦」。

  其三,既然傀儡成了威脅項羽自然要殺掉義帝。面對楚懷王羋心咄咄逼人的奪權行徑,血氣方剛的項羽當然不甘心被自個家捧起來的傀儡摘了「桃子」。先是在安陽智殺宋義奪回軍權(見拙作《從巨鹿戰役前奪取兵權看項羽之智》),懷王在無可奈何之下只好把「上將軍」的名頭給了項羽。接著演出了以少勝多威震諸侯的「巨鹿大捷」,充分證明了自己的能力。再統四十萬主力軍團進軍關中,老奸巨猾的劉邦忍著肚子痛拱手讓出了勝利果實。走完這「三部曲」,項羽手中兵強馬壯,當然不甘心再被羋心擺弄,派人告訴懷王自己已經佔領關中了,言下之義當然是該由我項羽來當這個「關中王」。可惜,羋心先生至此仍看不清形勢,還敢嘴硬要按照先前的約定封先入關的劉邦為王,感情就是找死。「項王使人致命懷王。懷王曰:『如約』」(《史記·項羽本紀》)。於是,項羽在說出那段「假立諸侯後以伐秦」的「大逆不道」的大實話之後,給了羋心一個空頭的「帝位」,「乃尊懷王為義帝」。又用「古之帝者地方千里,必居上游」的借口把懷王趕到南方。而把羋心做懷王時大夥打下的地盤分了,讓各路諸侯和將軍都來過過作「王」的癮兒,「乃分天下,立諸將為侯王」,並最終命人殺掉了義帝。

  人說春秋無義戰,秦末何嘗不是如此!在那個天下大亂、軍閥混戰的年代,大家爭得都是個「位子」,並無所謂「義」字。爭位子當然靠實力,要看誰的拳頭硬。這種情形下,項羽要麼殺掉義帝,要麼會被義帝除掉,這就叫做「別無選擇」。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4 23:5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