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文化 | 你知道日本有多受宋朝文化的影響嗎?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7-2-8 03:2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經公眾號「中信美術館」(微信ID:citic-art-museum)授權轉載。

  說起日本吸收的中國文化,我們首先會想到唐朝。確實,當時日本派遣唐使,學習唐朝法律、學問、藝術、宗教等制度。現在,奈良和京都還有很多唐韻的建築,日本女子的傳統服飾,也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唐朝女子的髮髻和蛾眉。

  

  奈良招提寺由中國唐代鑒真大師主持修建,具有中國唐代的建築風格

  

  唐 佚名 《宮中圖》局部

  其實,日本受宋朝時期中國文化的影響也很深遠。南宋時,也就是日本的鎌倉時代,日僧明庵榮西來中國學習禪法,領得法衣、祖印等歸國,將當時中國盛行的禪宗傳入日本。

  

  我們熟悉的「聰明的一休」就是臨濟禪僧一休宗純(1394-1481年)

  從此,禪宗與日本歷史、日本文化結下了不解之緣,禪宗對日本文化幾乎所有的領域都產生過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力             彑

  茶 道

  夂                 小

  榮西不僅是日本禪門之始祖,還將中國的茶文化引進日本,成為後來日本茶道的開端。茶道與禪宗,殊途同歸而又相輔相成,「禪茶一味」被視為日本茶道的最高境界。

  

  建窯黑釉因宋朝鬥茶的風俗而興盛,其中的珍品曜變天目的燒制技法在中國已失傳,目前僅在日本存有四隻宋代天目茶碗,並將其列為國寶級文物。配圖為大阪騰田美術館收藏的南宋建窯曜變天目茶碗

  力             彑

  劍 道

  夂                 小

  劍道尤其推崇禪宗的化境,因此,劍道的許多流派和一些著名劍師大多與禪宗有相當密切的往來。

  開創「新陰流」的上泉信綱(1508-1577年) 依據禪宗「殺人刀、活人劍」的公案,首創「無刀取」之意念,被譽為日本劍道的最高境界。在日本劍道界有「劍聖」之稱的宮本武藏(1584- 1645年),常常參禪悟道,其禪功亦相當精進。

  力             彑

  武士道

  夂                 小

  武士道在漫長的形成發展過程中,大量吸收和借鑒禪宗的主張。剋制忍受、摒棄慾望這些武士的個人修養及行為規範,來自禪宗的「本心清靜」。而武士道崇尚武勇,視死如歸這一點受禪宗影響最深。這是禪宗大力提倡「古來一句,無生無死,萬里雲盡,長江水清」的「施無畏」精神,對武士精神的砥礪。

  

  浮世繪里的武士形象

  力             彑

  園 林

  夂                 小

  日本園林藝術堪稱一絕的置景理念「枯山水」,正是在禪宗「空寂」的思想下激發形成的,以砂代水,以石代山,具有象徵性的微縮庭院模式。不見流動的、易逝的事物,只有亘古不變的頑石和沙礫留下來。超越無常,追求恆常。

  

  造於室町時代末期的京都龍安寺方丈南庭,是現存最經典的枯山水園林,地面白沙被耙子耙繪出水面的各種形狀,白沙間安置著形狀各異的石頭,寓意浮出海面的島嶼。這一景緻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力             彑

  水墨畫

  夂                 小

  鎌倉時代之前的日本繪畫主要是以「佛畫」、「繪卷物」為代表的色彩絢麗的大和繪畫。水墨畫隨禪宗傳入日本后,這種僅用墨色就能抓住「造化之真」的繪畫形式,和禪的意境自然契合,大受日本人歡迎。

  日本僅室町時代編撰的《御物御畫目錄》有名可考的唐、宋、元名家名畫達290餘幅。有梁楷、馬遠、夏圭、宋徽宗等人,但出現次數最多的,是牧溪。

  力             彑

  牧 溪

  夂                 小

  牧溪是宋末蜀地出身的禪僧,因為得罪了當時的奸相賈似道,為躲避追捕藏於武林六通寺中。武林六通寺就在靈隱寺的附近,可能那時候牧溪跟無准禪師開始往來。

  牧溪和當時日本派來中國學佛法的圓爾辨圓同為無准禪師的法嗣。1241年, 圓爾辨圓歸國時,除了帶回麵條等食品製作方法,還將牧溪的《松猿》、《竹鶴》、《觀音》三幅作品帶回日本,至今珍藏在東京大德寺,被稱為「國寶」。

  牧溪其他作品,諸如《煙寺晚鐘圖》、《漁村夕照圖》、《六柿圖》、《芙蓉圖》等也是日本的國寶或珍貴的文化財。

  

  《觀音猿鶴圖》藏於京都大德寺

  

  《漁村夕照圖》被稱為「國寶」,藏於東京青山的根津美術館

  

  《遠浦歸帆圖》是日本的「重要文化資產」,藏於京都國立博物院

  

  《六柿圖》 藏於京都龍光院

  牧溪的水墨畫帶動了日本「水墨畫」的發展。那時日本早期水墨畫家崇拜並大量模仿牧溪的作品,因此這類繪畫風格被稱為「和尚樣」或「牧溪樣」。牧溪至今在日本也享有極高的聲望。

  

  日本沒有長臂猿這個物種,日本畫家就模仿牧溪畫的猿,把長臂猿稱呼為「牧溪猿」。圖為室町時代長谷川等伯畫的《枯木猿猴圖》

  然而這位「日本畫道的大恩人」,在中國本土並未受到重視。當時掌握話語權的士大夫階層,繪畫風格屬於「業餘」畫家的文人畫,強調用筆之法度,嚴守既定之模式。而牧溪、梁楷等禪僧所作的禪僧畫,以禪意為旨歸,從根本上悖離這些程序,崇尚粗放的用筆和空靈的表現形式。

  

  牧溪 《水墨寫生圖》 局部

  牧溪是公認的最傑出的禪畫家。然而,他的作品還是因為題材粗野,筆墨無法度而受到冷遇,入不了中國主流收藏之殿堂。關於他的早期記載都是負面的:「粗惡無古法,誠非雅玩」,輕慢地把他當作果蔬及其他平淡無奇題材的畫家。

  不過藝術可愛就可愛在這裡,不是數學公式,只有一個標準答案。後世畫家們顯然又接受了牧溪的風格並開始學習,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金農、八大山人。

  

  牧溪 《水墨寫生圖》 局部

  

  八大山人 《荷塘雙鳧》 局部

  力             彑

  水墨寫生圖

  夂                 小

  目前,現存的牧溪大部分作品都保存在日本。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一卷《水墨寫生圖》,畫的正是文人畫家所輕視的日常事物: 花木、蔬果、禽鳥與魚蝦。宋代重寫生,山水,珍禽有許多寫生名作,但把尋常蔬菜花果繪入書畫長卷,可能牧溪是第一人。

  

  《水墨寫生圖》 紙本水墨,縱47.5cm,橫814cm  

  我們再對比一下宋徽宗的工筆花鳥畫,能更好理解牧溪畫中的禪味。

  

  宋徽宗 《五色鸚鵡圖》 工筆花鳥

  

  牧溪 《水墨寫生圖》 寫意花鳥

  禪宗主張「萬物皆有佛心」、「平常心是道」,牧溪的禪畫,放棄對奇花異鳥等珍稀事物的描繪,轉而畫平常之物。

  

  

  禪宗擺脫了教義化的經典制約,否定繁文縟節、精準的儀式、完美的規矩,講求通過頓悟達到個人的自由自在。牧溪的禪畫是放下細緻寫實的工筆技法,轉用粗獷寫意的遊戲筆墨。

  

  

  

  寫意對比工筆,平凡對比珍稀,隨機塗畫對比精雕細琢。這是禪宗「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對比「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這是頓悟對漸悟的升級迭代,這是放下對執著的消解,這是調皮對嚴肅的玩笑。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5 10:4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