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毛岸英之死與毛澤東屢屢告誡防空的電報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7-1-27 02:0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張雄文 中國國家歷史

  

  本文摘自《眼底吳鉤——說不盡的粟裕》,作者:張雄文,東方出版社授權推送。

  人生最悲痛之事莫過於白髮人送黑髮人,尋常百姓如此,一代偉人毛澤東亦然。

  1950年11月25日,隨中國人民志願軍總部入朝參戰僅34天的毛岸英,遭到美國空軍凝固汽油彈的轟炸不幸殉職,毛澤東聞聽噩耗后,悲痛自然無可名狀。他反覆念叨著北周詩人庾信的《枯樹賦》:「昔年種柳,依依漢南;今看搖落,凄愴江潭。樹猶如此,人何以堪!」

  

  毛岸英

  「風雲帳下奇兒在」,毛澤東的舐犢之情是顯而易見的。1946年毛岸英從蘇聯回國后,毛澤東對他進行了異乎常人的全方面培養歷練,讓他搞過土改,做過宣傳,當過秘書,後來又進入工廠擔任黨總支副書記。

  朝鮮戰爭爆發后,他又毅然將毛岸英當面交予即將出征朝鮮與美軍作戰的志願軍司令員彭德懷,使其成為數十萬志願軍將士中的普通一員,準備讓他接受血與火的戰爭砥礪。彭德懷也的確儘可能地照顧了子侄輩的毛岸英,但最終「託付不效」,毛岸英竟然血染疆場,葬身異域。

  毛岸英最後的不幸,雖不至於「文革」中彭德懷專案組「欲加之罪」的誣衊——「毛岸英不是美國飛機炸死的,而是彭德懷有意害死」的情形,但他的確負有防空經驗不夠的一定責任。

  對於志願軍總部的防空問題,毛澤東曾多次告誡彭德懷等人注意。

  

  毛澤東與毛岸英在香山雙清別墅

  1950年10月21日,也就是彭德懷剛剛踏上朝鮮土地的第二天,毛澤東於凌晨4時致電彭德懷,提醒說:「敵人測向頗准,請加註意」,「熙川或其他適當地點應速築可靠的防空洞,保障你們司令部的安全」。

  10月27日,毛澤東又致電彭德懷:「你們指揮所應移至安全地點現在的位置不好。」

  10月28日,他繼續叮囑彭德懷:「你們指揮所應速建堅固的防空洞,立即修建,萬勿疏忽。」

  11月24日,就在毛岸英犧牲的前一天,毛澤東還在電囑彭德懷:「請你們充分注意領導機關的安全,千萬不可大意。」

  毛澤東之所以諄諄告誡注意防空,從公的方面說,是為了保證總部安全,進而對志願軍數十萬將士和中國人民負責;從私的方面說,也是為了「盡量地減少那些不必要的犧牲」(毛澤東語),保證與彭德懷等三人一個黨小組的毛岸英的安全。

  但他這些指令均被彭德懷忽視了。如果不是志願軍副司令員洪學智的急中生智,彭德懷本人也早已和毛岸英一樣血染疆場了。

  毛岸英殉職后,有人將他的手錶交給彭德懷。睹物思人,彭德懷大聲哭喊起來,不斷重複著:「毛主席把毛岸英交給了我,我太大意了……」

  

  1951年2月21日,彭德懷回到國內向毛澤東彙報工作時,內疚地說:「你讓岸英隨我到前線后,他工作很積極。可我對你和恩來幾次督促志司注意防空的指示不重視,致岸英和高參謀不幸犧牲,我應承擔責任。」

  他的內疚是真誠的,但已無濟於事。

  彭德懷對防空的不夠重視,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在國內戰爭中偏處西北次要戰場,與蔣介石的偏師弱旅作戰,造成防空經驗不足,其次對近代化戰爭缺乏全面深刻的了解。

  如果毛澤東首先考慮過的粟裕或者林彪不因病重而順利出任志願軍司令員,他們長期面對蔣介石美械裝備嫡系主力作戰,戰役規模與強度都接近近現代化戰爭,有過諸多前車之鑒,或許便不存在這方面的問題了。

  1948年11月12日,指揮華東野戰軍42萬人馬參加淮海戰役的粟裕,將華野司令部設在過滿山,離被包圍的黃百韜兵團駐地碾庄不到5公里,準備就近指揮攻打黃百韜,毛澤東當即發來電報,指出華野指揮位置太靠前,要他們後撤5公里。

  遵照毛澤東的指令,粟裕第二天便將司令部駐地轉移到土山鎮。

  這當然並非粟裕貪生怕死,而是他深知,不能因小失大,以匹夫之勇貽害整個戰局。

  對於近現代化戰爭,粟裕在抗日戰爭時期的1940年所撰寫的《關於組織戰鬥》中就有不凡的見解。而防空的重要性,也在他統率華東野戰軍和蔣介石的嫡系主力作戰過程中有了深刻的認識。

  1950年2月,也就是抗美援朝8個月之前,為對付當時國民黨空軍對上海及其他沿海城市的襲擊,毛澤東決定成立上海防空司令部,組建上海防空軍,由陳毅擔任司令員,但實際由駐紮在南京的粟裕暫時放下攻打台灣的準備工作,到上海指揮防空作戰。

  粟裕奉命趕到上海后,針對當時一些人產生了和平麻痹思想,認為在上海搞緊急防空是大驚小怪,大搞防空建設會製造緊張局勢,影響和平建設等等錯誤觀點,召開了一次專門會議,對部下們作了批評教育。他談到了幾個要點:

  第一,新的情況,採取新的對策,不能無的放矢,張冠李戴。過去我們打的是游擊戰、運動戰、陣地戰,總的說來是打了幾十年的地面戰爭。現在情況則不同,敵人要從空中投彈轟炸上海,是轟炸與反轟炸的軍事鬥爭,必須使用新的防空手段。如果是依靠地面戰爭的經驗,是阻止不了敵人的空中進攻的。

  第二,新的思想。新陳代謝是事物發展的規律。我們必須改變墨守成規的老皇曆,糾正保守思想,具備新的現代化作戰的思想,才能適應新的情況,走向現代化。

  第三,新的武器。上海防空軍使用的是世界上城市防空的最新設備,如米格一15噴氣式超音速的戰鬥機、炮瞄雷達的高射炮群、自動瞄準跟蹤的探照燈、遠程和近程的指揮雷達等。為此,必須提高科學知識,努力學習,熟練掌握,才能發揮它的有效功能。

  第四,新的作戰方法和新的技術。飛機、高炮、雷達、探照燈諸兵種合同對空作戰,不僅要有作戰命令、作戰計劃,還要有十幾個附件。其中每一個協同動作都須經過戰術設計、準確計算。因而這就要求研究、學習新的作戰方法、新的合同戰術。

  第五,在新的地點—上海,打一場新的防空戰爭。上海不同於野外戰場,沒有掌握制空權的大上海,要是遭到敵人的空襲,是不能生存的。因此我們要同美蔣空軍爭奪制空權,必須打贏這場新的戰爭,一切和平麻痹思想都是錯誤的。

  粟裕組織的三個多月上海防空作戰中,三野官兵共擊落P-38,B-24等美製的國民黨軍殲擊機、轟炸機和重轟炸機16架,奪得了部分制空權。

  他還奉毛澤東和中央軍委之令負責組建華東軍區空軍,計劃第一批建五個空軍師,第二批建四個空軍師。他還頗為遠見地要求上海防空指揮所和訓練大隊培養三套指揮人員,為日後空軍發展作準備。

  時為上海防空參謀長的蔣天然對粟裕欽服不已,後來回憶說:「粟司令華東空軍建設十分熱忱,處理每一個問題都認真負責,體貼下情,他的指示執行起來往往很方便」,「他辦事要求甚嚴,工作方法程序化,件件都能按時落到實處」。

  他還說,粟裕「深謀遠慮,如同一位高超的棋手,每下一步棋的同時,已看準了下幾步棋的走法。他常常預見到問題的發生,同時也預見到事情的結果」。

  可以想見,如果毛澤東當初首選粟裕擔任志願軍統帥的設想能夠實現,以粟裕的作戰經歷和對總部安全的重視,毛澤東告誡志願軍總部注意防空的電報就不會落空,或者甚至是多餘的,而毛岸英犧牲的概率也將降到最低。

0

主題

1

帖子

80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80
沙發
wml2017 發表於 2017-1-29 02:08 | 只看該作者
天佑中華,否則就是個大號的北朝鮮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1 15:3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