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貓眼評論 挺虎派和挺人派都沒挺對,老虎吃人新解

[複製鏈接]

134

主題

135

帖子

1079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07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蕭十一狼 發表於 2017-2-1 21:0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社會無序付出血的代價
  評論員 梁浩明
  早前(1月29日),寧波雅戈爾動物園發生一宗老虎咬死人事件,造成1人死亡,事發時園方為救人而開槍射殺1隻老虎。新聞指兩名男人未有買票,還無視警告標語,攀過兩道3米高防護牆,企圖逃票偷入。其中張某跳入老虎區,遇襲死亡,另一人未有進入虎穴。
  事件引起網民激辯,形成「挺人派」和「挺虎派」。
  「挺虎派」有人可憐老虎無辜慘死,批評死者自作孽不可活,害人害虎。
  「挺人派」網民認為死者已矣,遺下妻女已夠可憐,無謂傷口上灑鹽。對於死者違規逃票在先,同情者認為園方定價過高,誘使遊客鋌而走險,對抗資本家「剝削」,死者一家是徹頭徹尾的受害人。據知,雖然未有明言理據所在,死者家屬已聲言園方要負責任,給予賠償。民間積怨似乎遠不止於此,有論者抨擊網民喪失人情,嘲弄死人卻哀悼老虎,無視一位中年爸爸為著省錢而冒險喪命,事屬可笑亦屬可悲,反映內地社會貧苦懸殊,小民日常要精打細算,一點點搜刮蠅頭小利才能生活下去
  不過,隨著輿論話題演變,老虎噬人慘劇可說是淪為次要,媒體和網民都轉入「更深層次討論」,借題講到國民素養低下,規矩形同虛文,導致當有人違規慘死,論者都只針對「違規」行為開罵,失去對「慘死」悲劇的同情。
  這宗老虎噬人慘劇事屬奇聞,一經媒體爭相轉載,網民正反激辯和話題引伸,幾乎要上升到民族榮辱層次。或者,此事既透露內地社會狀況的一鱗半爪,同時亦體現當下新聞傳播生態,一則奇聞在輿論場中如何流轉和蛻變,提供素材予社會大眾,除了用來作茶餘飯後話題,也有意無意間展開公共辯論。
       筆者認為,受害人,動物園方,老虎三者均屬受害方。
  按照新聞所述,動物園的安全保護措施沒有問題,一是有二道三米高的圍牆,二是有警告字眼。受害者固然值得同情,但其家屬指動物園存在管理漏洞是難以成立的,且不說受害者是否看懂警告,就是那三米高的圍牆,還是二道防護,常人要攀爬過去是很難的,受害者本應知難而進,翻牆實屬咎由自取。筆者打個比方,若有盜竊者進入有電網保護的區域行盜而被電死,是盜竊者的責任,還是電網的責任?再打個比方,若有人無視軍事禁區的警告,闖進禁區遇到生命危險,是誰的責任?現在發生了不愉快事件,動物園高價買入的老虎被擊斃,公園也因此關門數日(春節假期損失慘重),大家說動物園是不是受害者?
       老虎身處動物園,本質還是畜生,且有生物闖入自己的領地,撕咬是本能反應,何錯之有?當然,人命無價,那種情況下擊斃老虎也合情理。但歸根到底老虎也是受害者。
  感情上,這次這個受害者是一個生命,理應得到尊重,但諷刺的是,受害者自己並沒有尊重社會的規章制度。可以說,他是被自己的無知和魯莽給害了,不能說給動物園和老虎給害了。因為老虎會吃人,這是常識,那個年紀應該懂。可以說,受害者給下一代和社會做了一個很壞的示範。
  缺乏公共道德是目前中國社會存在的痼疾,爬動物園逃票,隨地吐痰扔垃圾,排隊打尖爭先恐後,還有旅遊人士在國外鬧起的不尊重當地風俗的舉止等等,都是國民缺乏公德心,自私自利的體現。這跟改革開放后,視中國傳統文化為糟粕,沒有在學校設置國學教育,還膜拜水土不服的西方文化有關,其實,就筆者走南闖北的經歷而言,中國已經很難談得上禮儀之邦,就算西方人虛偽,但表面上也有君子風度,禮讓有加。解決之道,就是中國的教育,從速從快增加國學教程,並成為高考科目,提高其學習地位,真正恢復國人的道德價值觀。
  動物園老虎吃人事件,體現的是社會的無序。無規矩不成方圓,社會風氣的井然有序,也是實現中國夢的內核之一。 整頓社會秩序,或許要付出一些大家都本著善良的人性所不想付的代價,按照目前的社會風氣,不受到血的教訓或許秩序就永遠整頓不了,血的代價之後,若能喚醒社會對秩序的尊重,那麼死者可說重於泰山。
  筆者認為,無論挺虎派,抑或挺人派,都沒有因應事件對社會產生何種意義進行反思,大多逞口舌之快。事實上,要挺,就要挺秩序,這才是問題所在。人的生命要尊重,虎的生命也需要盡人道,而只要秩序存在,這些生命都能得到最大的保障。
       至於有說門票貴因而翻牆合理,此說是不成立的,比如到高檔酒樓吃飯,能否因為菜貴就逃單走人呢?若到4S店買車,能否因為車貴就把車偷走呢?
  寧波動物園老虎吃人事件該如何收尾?
  一是動物園管理部門對受害者提起法律訴訟,指其擅自闖入動物園,並導致動物園利益受損(購入的老虎死亡,因事件導致動物園關門損失),要求受害人家庭賠償1元。讓事件進入法律程序,這樣可以還老虎一個公道,也給事件一個定性,以儆效尤,體現對社會秩序的維護。也提升社會的法律意識。
  二是動物園的擁有者雖然不須負法律責任,但出於人道考慮,建議給受害者家庭一定的撫恤金,這樣可以體現社會對人的生命的尊重,體現企業以人為本的道德價值觀。弘揚中華文化扶助弱勢社群的傳統美德。
  三是地方政府對動物園和受害者分別發放慰問金,安撫社會。提升政府行政形象。
  筆者認為,以上三點處理,方能使動物園老虎吃人事件轉變為有意義的事件。讓負面新聞軟著陸,避免給域外勢力借題發揮,也是政府考慮的重點。同時要求公園特別是動物園購買旅遊人身保險。社會問題很多時候是錢的問題,由保險公司出險是國際通常做法。
  (2017.2.1貓眼社評 逢周一,周三,周五在《熊貓時報》見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06:1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