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四川的喇叭河,美到讓人不敢驚擾!

[複製鏈接]

781

主題

1119

帖子

5174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17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紅遍大地 發表於 2017-1-25 23:5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內容來源:華夏地理原創

  網站編輯:xiaoran

  發布時間:2017.01.25

  

  我是循著雪的方向,從成都駕車沿318國道一路向西來到二郎山喇叭河的。那是十二月底的一個風雪交加的夜晚,這在溫潤的南方真不多見。雪花從暗夜的天空飄落,落在遠處黑黢黢的邛崍山脈,落入身旁靜靜流淌的雅江。

  撰文、攝影:李燁

  

  飛雪、山脈、河道在車窗外飛速向後掠去,山路蜿蜒,將會把我帶到哪裡呢?在拐過老虎嘴隧道時,接我的朋友告訴我,我的運氣真不錯,他已經很久沒有見過這麼大的雪了,明天山裡的景緻一定不錯。

  

  落雪沒有聲音,靜靜的,遠道而來。只是一夜之間,對面的叢林和山谷便幻化成童話的模樣,像被施了魔法。

  

  天地茫茫,白雪皚皚,靜謐山川之間籠著一層盈盈的銀光,空氣里浮動著初雪的新鮮,清冽乾爽。

  

  從地理位置上看,二郎山喇叭河位於四川雅安地區天全縣西部,二郎山東麓,邛崍山脈南緣,北與甘孜州的康定縣、寶興縣接壤,西以冷水河、黑懸溝、野牛溝谷底為界。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呈南北狹長,條形分佈。喇叭河就在這山谷的風霜霧氣間百轉千回,最終匯入青衣江。

  

  我們從一處叫核桃坪的地方上山。從車窗向外望去,車窗兩側,森林蔚然,高聳的樹冠筆直地插入灰藍的天空,積雪壓彎了雲杉的枝頭,沉甸甸的。

  

  這裡的植被主要由冷杉、鐵杉、天師栗、油樟、雲杉等常綠樹種組成,它綿延幾十公里,從海拔1000多米,一直延展到將近4800多米。這裡的森林覆蓋率達百分之九十以上,是一座巨型的天然氧吧。

  

  沿盤山公路曲折而行,至半山腰處,有條分岔的小徑通向鹿池。在湖邊,你能發現許多深深淺淺的蹄印,從山谷深處蜿蜒至湖邊,那是水鹿夜間下山飲水時留下的痕迹,鹿池因此得名。由於鹿池的水富含鹽份,有利於水鹿消化,因此它們會在晚上成群結隊在此飲水逗留。據說,它們因為吸吮了這清澈的湖水而生有晶瑩明亮的眼睛。遺憾的是我未能和它們打個照面。

  

  飛雪在空中恣意飛舞,纖細閃亮。湖面尚未結冰,雪花飛入這面湖水之中,再也找尋不見了。

  

  次日,天空放晴,我們一大清早就駕車進山了。天地皚皚,四下無聲,時間如同靜止了一般,沒有月亮,繁星正像眾神般隱入夜空,此時天光未開,大地萬物卻纖毫畢現,莽莽林海,肅穆山嶺。

  

  山路兩側,是泛著銀光的叢林,整個世界呈現出白的質地,閃著神秘誘人的光芒。

  

  細看上去,灰褐色的枝幹被近乎幽藍的冰雪包裹,說不出的精緻、雕琢。

  

  樹榦上翻卷的樹皮,被傾瀉過來的陽光鑲上金邊,在風中輕輕擺動。

  

  清晨時分,藏藍漸漸淡去,一抹若隱若現的晨霧纏繞在林間。

  

  那霧氣由淺淺的的胭脂粉,轉而幻化為半透明的橘紅,最後定格成夢幻恬淡的潔白,懸停於遠方的樹梢,好似仕女輕盈的面紗。

  

  遠處的山脊一寸一寸地亮起來,天空與山體的交界處浮現一道柔和的銀線,那是掛滿積雪的林梢。

  

  接著光線緩緩向下鋪展,原本悄寂幽暗的叢林熠熠生輝。明亮的銀色波光流溢,像泉水一般滲入山色陰蔽的暗藍。

  

  層巒起伏高低不同,加深了山巒皺襞不同層次的影子。山風林籟里,飛鳥從林中驚起,嘩啦啦地抖落滿枝的白雪。

  

  站在半山腰,從高處俯瞰,陽光無限,森林延綿。雪后的叢林銀裝素裹,坦闊浩蕩,整個世界寒冷、靜謐,彷彿是透明的。

  

  腳下的山谷,河水平緩地從雪蘑菇之間淌過。水鹿逐漸離開了林間空地,回到了樹葉隱蔽的叢林深處。

  當光線以某種角度漫過來,整個樹林都變得熠熠生輝,每一條伸向天空的枝椏都被鍍上一層銀光,地面上齊膝的荒草密集地簇擁在樹木周圍,頂著鬆脆的積雪,猶如一大簇盛開的花朵。

  

  植物是不會撒謊的。它們對空氣的敏銳判斷要遠遠高於人類。以冷杉、鐵杉、雲杉為主的針闊混交林在雪地里閃閃發光,或高大,或蒼勁,但無一例外的是,它們的枝頭都懸掛著柔美的松蘿,如同瀑布一般畫著優美的曲線垂落下來,在陽光里近乎透明。

  

  我曾在雲南的香格里拉和西藏的魯朗也見過類似的場景。松蘿的生長與海拔高度以及負氧離子是密不可分的,只有空氣極度純凈的地方,才可以看見它們的身影。

  

  進得山谷,越往裡,越覺得時間的流逝愈發緩慢。雪光晶瑩清脆,空氣澄清純凈,鬆軟的雪地上,一竄細小的爪印生動地通向密林深處。鳥聲嘀咕,若有若無。更遠的地方,可以看到雪中的連香樹,姿態優美,蒼勁有力。這種主要生長在溫帶的古老的木本植物已瀕臨滅絕。它是印製紙幣的必備材料。

  

  在叢林深處,有成片的高山杜鵑。銹棕色的枝幹披覆著新雪,枝頭翠綠的細葉悄悄收起呈傘狀,緊實的花苞輕輕托起一捧潔白。春天來的時候,這裡一定美極了。

  

  紅色的野果精巧地懸掛在枝頭,這鮮艷的色彩在雪地里多麼醒目啊。

  

  我曾在吉林的松花江畔和黑龍江的伊春見過玉樹瓊枝般的霧凇,卻沒想到在四川的深山裡面,再次見到如此夢幻的場景,那種再次相見的驚喜真是令人難以言喻。

  

  喇叭河的地形起伏很大,氣候跨度從亞熱帶直到亞寒帶,獨特的地形導致其具有明顯的垂直差異。同時,這裡也是華西雨屏中心,雨水充沛。

  

  晴天時,你可以清晰地看到谷底的地氣縹縹緲緲地升起,漫過叢林和群山。

  

  當大量的的霧氣遭遇到極寒的冷空氣,便形成了宛若童話世界般的霧凇奇觀。

  

  這裡的清晨就像一場夢。遠山霧氣繚繞,青坡上的樹林掛滿霧凇,那些細長柔美的枝幹好似被施了魔法一般,在晴空里流光閃爍、悠然靜立,充滿自然的神性。

  

  陽光灑滿整個叢林時,整個場景有一種廣闊無邊的夢幻,華貴的陽光,潔白的叢林,那近乎透明的藍色陰影里,閃耀著歡欣的瑩光。

  

  枝椏掛滿了霧凇,如同琉璃一般燦爛。

  

  我們小心翼翼的挪動著腳步,無人言語,生怕最細碎的聲響,也會震碎這透明的世界。  

  

  新雪初晴,萬籟無聲,偶爾,會聽見融雪從枝頭簌簌滑落,像指間的流沙一般。氂牛在雪地里謙和的站立,享受著這和煦的陽光。拍這張片子時,我站在齊膝的雪地里,一仰頭,就看到枝椏繁盛,潔白的新雪映著燦爛的冬陽,閃的人睜不開眼睛。

  

  清晨入山去,初日照高林。不經意間,古詩中的意境就顯現在眼前,有如神啟。那光有著清冽的美,卻如夢一般迅疾而逝。

  

  在山間,我看見小熊貓踩著厚厚的積雪,拖著長長的尾巴,搖搖擺擺地消失在叢林深處。這裡的物種種類豐富,起源古老,種群數量大。在深深的山谷里,也有大熊貓、金絲猴、雲豹和林麝出沒。

  

  在半山腰處,有條岔路可以步行至河谷中的紅石灘。這一片鮮紅如血的石頭,並非石頭自身的色彩,而是來自表面附著的一種氣生絲狀藻類:喬利橘色藻。橘色藻因外層富含蝦青素而呈現出鮮紅色。它對空氣、海拔、濕度、溫度都非常敏感。

  

  溪中多石,周圍叢林幽秘,這雪中的一片紅石卻明亮溫暖,與周遭廣闊的暗綠色對比鮮明。為了不破壞石頭表面這些珍貴的植被,我們小心翼翼地趟過河道,走到它們身邊。細看上去,那紅色像一襲華美的絲絨,錦光燦燦地披在青石之上,充滿著迷人的生機與光華,潺潺溪水從它們身邊匯入谷間。

  

  這裡溫潤的溪水為橘色藻提供了充足的養分,獨特的潮濕滋潤的氣候又為它提供了特有的生存環境,當然,極度純凈的空氣也是必備的。在貢嘎山下的雅家埂地區,也有同樣的地表藻類出現。

  

  目前,對橘色藻只生長在海拔2100米以上特定地區的原因,以及繁衍規律,還是一個待解的謎團,科學界也尚未有定論。究竟它們從何而來,是自遠古優勝劣汰存活下來的品種,還是普通的綠藻因為某些特殊自然事件發生了基因變異,我們無從得知,只能等待進一步的科學探索。

  

  從紅石灘出來,繼續沿山路向上,經過兩個多小時的徒步,可以抵達焦山。漫長的辛苦在抵達山頂時一掃而空,當我們看到遠處的風景,就知道所有的執著是值得的。這是喇叭河的主峰,海拔3700多米。當遠方群山的峰頂和自己的視線平齊時,極目遠眺,群山逶迤,秀峰林立,茫茫雲海中,那遠山的山尖好似一葉扁舟,靜靜地飄浮在浩渺的煙波里。天氣晴好的時候,從這裡可以看見貢嘎神山。

  

  冬日入山林,其實不需要太多的理由,乾爽純凈的空氣就足以吸引我了。更何況,這裡的冬天,有晴雪、碧湖、雲海和霧凇,還有比這更奇妙的組合嗎?

  

  大衛·芬奇執導的電影《本傑明·巴頓奇事》中有句經典台詞:我希望你有時候能駐足於這個令你感到驚嘆的世界,體會你從未有過的感覺。這裡,就是令你感到驚嘆的地方。走吧,選個好天氣,近水而居,望寒山晴雪,明月高懸,豈不悠哉?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11 04:4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