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史上最讓人沒有安全感的總統就任了,就像是一隻蝴蝶扇起了它的翅膀

[複製鏈接]

1410

主題

2126

帖子

7388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38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春到人間 發表於 2017-1-22 10:4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7-01-20 20:36

  

  極客公園微信號:geekpark

  特朗普

  

  

  北京時間 1 月 21 日凌晨(當地時間 1 月 20 日晚間),一個值得銘記的時刻,因為從那一刻開始,唐納德·特朗普就要開始自己四年的執政生涯,並正式接管美國這個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

  在特朗普勝選以來的兩個多月里,歐洲、中東、拉美、東南亞、中國、俄羅斯等地區和國家一直都在圍繞這位「非傳統美國政客」,解讀言論、猜測政策、評估風險,甚至思考對策以應對可能出現的壓力、摩擦和碰撞。可以說,特朗普的上台就像是一隻蝴蝶扇動了翅膀,誰也不知道接下來的四年世界會因此而發生怎樣的改變。

  在就職演說中,他也延續了這種讓人摸不著頭腦的、完全和「政治正確」對著乾的激烈言辭,他首先是當著幾位前總統的面公開抨擊了美國過去的內外政策,把今天的美國描述成一個充滿恐怖和死亡的危機之地,之後,他又一再重申了在競選時一直強調的美國優先政策,並承諾所有關於貿易、稅收、移民、外交的決定都要為了美國工人和美國家庭的利益做出。

  聽著這樣不近人情,又將保護主義貫徹的如此徹底的美國總統就職演說,想必下面坐著的不少「華盛頓之子」和「矽谷之光」心裡都不好受,特朗普好像就是要來帶領工人階級來革他們的命似的,只不過,特朗普自己本身就是富豪,他的團隊也是美國歷屆政府中富豪最多的,所以說,要革命,首先就要革自己命,可自己的命,是那麼好革的嗎?

  

  反對者在特朗普就職儀式開始前身穿匹諾曹服裝集會抗議。

  史上最不受歡迎的一任總統

  根據最新的民調顯示,特朗普大概是有投票制度以來公眾好感度評級最低的一任總統,宣誓前他的支持率也僅有 40%。

  但是,像往常一樣,面對這些不利於自己的言論,特朗普還是執行了一個推特政策,這次他也很快發布了一條推文,表示民調是一件毫無意義的事情,而且經常被人操縱,之前的選前民調也說希拉里有更大的可能獲勝,但結果還是自己成為了總統。

  事實上,特朗普的觀點並沒有什麼說服力,如果直接計算選票總數(popular votes)的話,希拉里其實是獲得了超過 23 萬張選票的明顯優勢的,相當於在總人數上,希拉里比特朗普高出了 2 個百分點,這和之前的選前民調結果並無較大的差別。可以說,希拉里輸就輸在美國的選舉人制度上了。

  選舉人制度,這個美國第一批開拓者們的政治發明,本身其實是為了避免多數人的暴政,讓小州也能發聲。但經過了此次「黑天鵝」大選,它的公正性也開始遭受到了人們的質疑。

  造成民調和結果大相徑庭的選舉人制度,採用的是一種贏家通知的原則,也就是說,在全美的 51 個州(加上華盛頓特區)之中,除了緬因州和內布拉斯加州兩個州選擇按照直選票比例分配選舉人票之外,其他 49 個都採取直選票勝出者取得該州全部選舉人票的規則。也就是說,一個候選人如果拿到了這個州 50.1% 的直接選票,這個州 100% 的選舉人票就都被他歸入囊中。

  在美國 240 年的歷史上,除了這屆選舉,一共還發生過四次候選者贏得全國直選票卻最終輸掉大選的情況。前三次都在 19 世紀,分別是 1824、1876、1888 年。最後一次是 2000 年戈爾對小布希。

  但之前的任何一次大選都沒有像現在這樣讓人們無比質疑選舉人制度的民主性。事實上,呼籲修憲、改革選舉人團制度的呼聲每幾年就會出現一次。在希拉里贏得直選票卻輸掉大選之後,呼籲改革甚至廢除選舉人制度的聲音也再次響起。

  有趣的是,在 2012 年羅姆尼敗選之後,特朗普本人曾發推特批評「選舉人團制度是民主的災難」。而四年之後,這個曾一直被他稱之為「災難」的選舉人制度,卻把他一路送進了白宮。只是,今天因為他而不滿這個「災難」的人明顯變得更多了。

  

  可以想見,當總統先生真正入主白宮之後,糟心事兒只會更多。

  為什麼科技媒體總是要寫一位美國總統?

  那麼,作為一家科技媒體,為什麼我們會把這樣一位讓人怎麼也喜歡不起來的總統當做一個年更選題呢?原因其實很簡單,首先,他的手上掌控著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美國。其次,他的一舉一動都有可能影響到美國科技和相關產業的發展。

  相比一直聲稱自己是個極客總統的奧巴馬來說,特朗普對於科技的接受程度或許也就和我們剛剛學會微信的父母差不多。他的真實朋友圈裡鮮有真正從事科技行業的大佬,目前組建的內閣團隊也大多是老工業掌門人或金融圈人士。

  他的競選口號是「讓美國再偉大」(「Make America Great Again」),而他實現這個目標的一個關鍵字則是「回歸」(「Repatriation」),換句話說其實也就是一種變相的倒退和保護主義。

  他向美國「銹帶」(銹帶,亦被稱為製造帶,特指美國中西部等地區)各州的製造業工人推銷所謂的「美國夢」,帶領他們狙擊全球化,並聲稱要把工業帶回美國,而他確實也這麼做了。

  

  圖為美國底特律的一家廢棄汽車工廠

  當選美國總統后,特朗普常用公開發推和私下打電話相結合的方式,積極主動地干預一些公司在外國設廠的計劃。2017 年 1 月初,他發推以增加關稅為警告、阻止通用汽車和豐田汽車等在墨西哥建廠的計劃。這些舉動實質上在逆轉自柯林頓總統時代簽署的「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1994 年開始實施)。

  到目前為止,特朗普團隊雖然沒有展示完整的「科技政策」,但影響未來科技和相關產業發展的政策偏好已有很多。除了貿易和全球化方面的諸多言行之外,他還提出了較為激進的企業減稅計劃;揚言要推翻奧巴馬的「全民醫療計劃」;認為移民搶了美國人的工作, 並多次表達了對機器人/人工智慧搶人工作的顧慮……

  不過,特朗普的這些言論也經常會出現前後矛盾的情況,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其實勝選之後,特朗普已經鮮少發出令人震驚的政治口號了,的確,籠絡廣大的藍領和中產階級在選舉期間是非常重要的,但當目的達到,和精英階級緩和下關係也是必然,君不見特朗普在第一次全美科技峰會上態度是多麼的溫和,與其之後第一次召開媒體發布會時面對媒體的咄咄逼人完全就是兩個極端。

  因此,想必特朗普和矽谷的科技精英們這種表面的和睦也應該還會持續一段時間,周四的時候,摩根士丹利還將特斯拉的評級上調至「增持」,原因是,特斯拉處在一個「令人驚訝的支持性政治環境」,而在這之前,特斯拉的總裁伊隆馬斯克已經決定加入特朗普的(政策和經濟)顧問團隊。

  現在唯一的問題就是,矽谷精英們腦海中的未來和銹帶區工人們心中的未來,是同一個嗎?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7 14:5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