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凌嵐:以鄧文迪為成功榜樣的說教,都是耍流氓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7-1-20 04:0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凌嵐 大家

  

  文 | 凌嵐

  

  偶爾看到《新民周刊》刊登的婚戀主題文章,作者是「戀愛訓練營」的主持,題目:「鄧文迪19歲睡已婚老男人混綠卡,你30歲還不敢跟男人要微信,跟她學撩漢?腦子進水了吧?」引語是這樣的:「鄧文迪們的撩漢秘籍就是———年輕的時候用青春肉體睡老男人,把老男人的錢拿到,到了中年以後開始睡青春肉體的小男人…」主持的意思呢,讓戀愛訓練營中的單身女性認清自己的地位,別跟人家比。可能因為此文通篇教訓小侄女的口氣,「主持」這個稱號讓我想起滅絕師太。

  

  ▲ 48歲的鄧文迪(Wendi Deng)與21歲的匈牙利模特男友沙灘散步。CFP供圖

  先說引語。拿鄧文迪說事,一直是無數中文勵志雞湯的由頭,包括這篇標榜反對毒雞湯的文章都不例外。中文讀者的共識是,沒有比鄧文迪更幸運,更賺的了:普通廣州市民階層、校排球隊隊員,長相普通,到國際鄧、跨國鄧……耶!近於零成本的社會階層上升和財富積累,耶!沒有太高的拼爹(你爸可以是普通工人)或著顏值門坎(鄧文迪承認自己在國內酒店的電梯里是零回頭率),耶!坎坷過去(傍糖爹)可以一筆購銷,一婚再婚再再婚,直到一夜之間平步青雲,變成社會名流,耶!總之,快捷順利地,不費力地暴發,這個一本萬利的買賣,人人都想做。

  青春交易,老年買小鮮肉,這種內定的判斷框架下閱讀他人,經常違背人情事理的正常脈絡,不僅不能知人論世,連普通人街頭巷議,賈語村言的客觀水平都達不到,完全是自說自話。比如引語中概括的鄧氏秘籍,稍微讀一下鄧的留洋史,不難看出她第一次成功撩漢嫁的「老男人」,恰恰不是因為「有錢」,是因為「可以辦綠卡」請人介紹的。《華爾街日報》曾作過長篇報道,記者拿出嚴肅媒體的專業精神,採訪過這個老男人,老男人的前妻和女兒,也採訪過鄧在加州州立大學北嶺分校的同學。

  再說這個位於洛杉磯郊區的加州州立大學北嶺分校(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Northridge)是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國開放初期,好多中國留學生來美的第一站,就我知道的在那裡念過書的名人,還有陳沖;對於爬藤心切的中國父母肯定是看不上這家默默無聞的小學校,其實眾多電影明星均在此畢業,比如奧斯卡影后海倫·亨特和陳沖。

  魔鬼都在細節里,成功秘笈更在細節里。單看校名,你立刻把北嶺分校當作野雞大學,單看這篇文章,你還真誤解了鄧氏成功,以為自己放開私心雜念,一心求成地拿自己身體作交易能有什麼好姻緣呢。

  鄧文迪有的,你有嗎?她十九歲做的事,你等到三十歲才去模仿,你真的相信自己的競爭力,在排著隊送上門的青春肉體中會被選中?十九歲的排球隊員,荷爾蒙爆棚,開闊天空,什麼事不敢做?別說睡老男人混綠卡了,上刀山下火海都可以(至於為了什麼上刀山下火海,「什麼」可以任意填空——愛情、性、生意、演藝、網游,1972年喬布斯完全不顧父親反對,搬出去跟女朋友同居並且開了平生第一家公司,那年他才十七歲);真要等到三十歲再想到刷微信撩漢,鄧文迪最多在廣州民辦體校里作一個排球教練,現在已經到退休年齡。

  主持師太的人生教訓,可以忽略不計,過來人的教訓,都有隔岸觀火的味道。觸動我的,是文章后所附的,婚戀專家諮詢費的實價:「視頻諮詢收費每小時1000人民幣,一次諮詢按1.5-2小時計」,願意支付如此高昂費用參加「戀愛訓練營」的女性,到底是多恐慌地尋嫁,多麼病急亂投醫,才甘心作這個冤大頭花錢聽婚戀師太的教訓?

  文章中概括這些「冤大頭們」的基本背景和人生目標:「中小白領,30歲出頭,在上海月入兩萬也是個中等收入,找個對象巴望著兩家一起首付,夫妻一起還貸,生個熊孩子,一看月嫂的工資就不敢要二胎了」,看得真是心酸。試想以上願望最終實現,這樣的人生真就圓滿幸福嗎?成家有孩子難道不是人生的基本所求,現在搞得變成舉家之力實現人生夢想了。

  莫泊桑的小說《項鏈》,一對貧賤夫妻一時興起向朋友借了一條鑽石項鏈去參加闊人的舞會,不幸將項鏈丟了,這對老實巴交的夫妻先是借巨資買了一條同樣的項鏈賠償朋友,然後辛辛苦苦,勤勤懇懇打了一輩子工,積蓄還貸,幾十年後目標實現還清了巨款,人老眼花,小夫妻變成老倆口,坐在小飯館里慶祝圓滿完成任務,結果碰到闊朋友,她說那條項鏈是假的!項鏈是假的,但是償還這條假項鏈付出的代價卻是真的:青春、體力、健康、情感。師太的那些門徒,風華正茂三十多歲的上海白領,還拚命地往那個假項鏈的陷阱里鑽呢:先是找到老公,兩家一起首付,然後一起還貸……

  這個訓練營不會告訴營員的,培育了鄧文迪以及其他富豪(比如馬雲、趙薇)的是青少年時代的中國,那個上世紀八十年代的中國,現在是永遠回不去了。別的不說,鄧文迪打排球時廣州什麼房價?杭州與合肥什麼房價?如今日益高昂的生存費用,捆綁住這些30歲出頭的北上廣中小白領,房貸壓力對於80后90后一代,已經成為一種隱形經濟奴役。

  這種壓迫,對年輕人的壓迫,是所有八十年成長打拚的人沒有經歷的,鄧文迪19歲時敢做敢闖的衝勁,換到現在也就縮小成「兩家一起首付,夫妻一起還貸」這種謹小慎微的中產夢。本來應該荒唐恣肆的青春,你都在上補習班,上完補習班上了大學,然後忙著畢業后找工作,你從來就不是鮮肉,你是未老先衰自己還不知道。

  環保派對當前高速經濟發展的指責,有一句話,說這種發展是以未來為代價,消費子孫後代的生存環境福祉。這個說法聽著很可怕但也很遙遠,子孫後代嘛,時間軸起碼要拉長到20年以後。這是不對的,時間應該是「此時此地」。在房價高企下的青春沒有夢想,有的是一條被房貸奴役的路,你做牛做馬,還清一條假項鏈。

  婚戀師太也不會告訴門徒的另外一個真相:中國社會女人迅速報廢,折舊率奇高的事實;也不會告訴你,不結婚不僅可能不是你的錯,而且不結婚也是可以的。女人低下去,低到塵埃里去,男人就是最大贏家。

  這也是為什麼我一個有前科劣跡的遠親,可以娶到上海的一位大齡兒科女醫生,女方家的陪嫁包括三室一廳的房子。兩人都是二婚,但這位大家閨秀的前一樁失敗婚姻,卻讓她等於打上紅字的女人,用現在的話說在上海的婚姻市場上她是「負資產」。

  鄧文迪在成為默太前不是負資產,她的前兩次婚姻不僅沒有成為她前進道路上的絆腳石,還變成她閱歷的一部分。鄧在耶魯大學商學院的外號是「闖過好萊塢的女人」,活色生香,穿超短裙去暑期實習面試。為什麼同人不同命?因為國際鄧不在上海,在上海她是零回頭率。

  拿鄧文迪作婚戀案例分析,無論是雞湯還是反雞湯都是耍流氓。這樣的人生比較只能讓單身女性更恐慌,更自卑,而恐慌和自卑又是捆住你手腳的心理戰的第一步,想想那條假項鏈設下的圈套吧。

  

  【注】本文原標題為《婚戀專家不會告訴你的》

  【作者簡介】

  凌嵐 | 騰訊·大家專欄作者。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4 12:5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