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蔣經國生母被日軍炸死 死後為何秘不發喪?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7-1-21 00:4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939年12月12日,西安事變三周年紀念日,日本軍機大舉轟炸蔣介石浙江奉化溪口故居,蔣經國的母親毛福梅躲避不及,被日本飛機炸死於豐鎬房家中,「雙十二」對於蔣家來說,再次成為刻骨銘心的記憶。

  

  毛福梅和蔣經國、蔣方良

  悲劇發生之初,現場一片火海,鬼哭神號,處處狼藉,蔣介石故居瞬間變成了瓦礫堆,毛福梅被壓在土牆下,未被及時發現。蔣介石接報后,即以特急電報通知在江西的蔣經國,說:「頃接張愷電稱,家中被炸,爾生母無蹤,恐有不測……」讓蔣經國立即請假回家,料理一切。

  關於毛福梅死難的詳情,蔣介石在事件發生后10天發給在美國考察美軍的次子蔣緯國信函中有較為詳盡的敘述。信中寫道:「溪口家中與樂亭皆被敵機炸毀,經國生母不幸在屋后單家牆門之倒牆壓死……家中事已有經兒歸家料理,喪事亦已辦妥,勿過哀傷,望努力求學,以報家國。」

  毛福梅是蔣介石結髮元配,因毛氏出身農村,學歷不高,與蔣介石之間情感素來不睦,但是,毛福梅之死,蔣介石也相當錯愕憂戚,他在1939年12月14日給蔣經國的電報上透露了內心感受,並交辦蔣經國處理毛福梅喪事的原則:刻與贛縣接電話,據報昨日已起程回奉,想今夜可到家,家事至此,悲戚無已,惟事由天命,只可達觀處之,當以報國者報家也。家中喪事,在此亂時一律從儉、從簡,不宜張皇登報發訃,免敵多一宣傳材料。我意世事前途不能預測,如能從速安葬更妥……

  蔣介石心細如髮,他考慮的重點,更不止於喪事本身,他所關心的重點,是此事在政治上可能牽動的陣陣漣漪。因而,在蔣介石避免供給敵人「多一宣傳材料」的前提下,「秘不發喪」「一律從儉從簡」「從速安葬」三個原則,就是蔣介石交代蔣經國處理毛福梅後事的準則。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04:3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