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千古詞帝」李煜的絕妙好詞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6-12-7 00:3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李煜,五代十國時南唐國君,史稱李後主。開寶八年,宋軍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為右千牛衛上將軍、違命侯。后因作感懷故國的名詞《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李煜雖不通政治,但其藝術才華卻非凡。精書法,善繪畫,通音律,詩和文均有一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在詞壇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稱為「千古詞帝」。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賞析:

  《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後主的絕命詞。相傳他於自己生日之夜,在寓所命歌妓作樂,唱新作《虞美人》詞,聲聞於外。宋太宗聞之大怒,命人賜藥酒,將他毒死。這首詞通過今昔交錯對比,表現了一個亡國之君的無窮的哀怨。

  相見歡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賞析:

  詞人獨自一人登上空空的西樓,抬頭望天,只有一彎如鉤的冷月相伴。低頭望去,只見梧桐樹寂寞地孤立院中。那剪不斷理不清的正是亡國之苦。那悠悠愁思纏繞在心頭,卻又是另一種無可名狀的痛苦。

  浪淘沙令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賞析:

  此詞基調低沉悲愴,透露出李煜這個亡國之君綿綿不盡的故土之思,可以說這是一支宛轉凄苦的哀歌。深刻地表現了詞人的亡國之痛和囚徒之悲,生動地刻畫了一個亡國之君的藝術形象。正如李煜後期詞反映了他亡國以後囚居生涯中的危苦心情。

  長相思

  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菊花開,菊花殘。塞雁高飛人未還,一簾風月閑。

  

  賞析:

  此詞是李煜前期作品,後主李煜的前期作品主要反映宮廷生活和男女情愛,題材較窄,這個時期的詞作風格綺麗柔靡,還不脫「花間」習氣。此詞以輕淡之筆,寫深秋風物,而兼葭懷遠之思,低回不盡,節短而格高,五代詞之本色也。

  破陣子

  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干戈?一旦歸為臣虜,沈腰潘鬢消磨。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對宮娥。

  

  

  賞析:

  這是李煜降宋之際的詞作。南唐這片繁榮的土地,幾曾經歷過戰亂的侵擾。終有一天國破家亡,人不由得消瘦蒼老,尤其是拜別祖先的那天,匆忙之中,偏偏又聽到教坊里演奏別離的曲子,又增傷感,不禁面對宮女慟哭垂淚。

  烏夜啼

  昨夜風兼雨,簾幃颯颯秋聲。燭殘漏斷頻欹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隨流水,算來一夢浮生。醉鄉路穩宜頻到,此外不堪行。

  

  賞析:

  全詞比較鮮明地體現了李煜後期作品的特色:情感真實,清新自然。主要寫詞人的凄苦境遇和無奈情態。悲懷愁思的夜不能寐,在這種凄涼寒苦的景色中,詞人的心境是可想而知的。以前是懷想佳人,君存情愛在先,如今卻是是國破家亡成階下之囚,境遇不同,感觸自是相異。憶江南

  多少恨,昨夜夢魂中。還似舊時游上苑, 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 多少淚,沾袖復橫頤。心事莫將和淚滴, 鳳笙休向月明吹。腸斷更無疑。 閑夢遠,南國正芳春。船上管弦江面綠, 滿城飛絮混輕塵。愁殺看花人。 閑夢遠,南國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遠, 蘆花深處泊孤舟。笛在月明樓。

  

  

  有多少的恨,昨夜夢中的景象,還像以前我還是故國君主時,常在上苑遊玩,車子如流水穿過,馬隊像長龍一樣川流不息。正是景色優美的春天,還吹著融融的春風。

  木蘭花

  曉妝初了明肌雪,春殿嬪娥魚貫列。笙簫吹斷水雲間,重按霓裳歌遍徹。臨春誰更飄香屑?醉拍闌干情味切。歸時休放燭光紅,待踏馬蹄清夜月。

  

  賞析:

  此詞是李煜於南唐全盛時期所創作的一篇代表作。李煜與大周后都精通音律,二人情愛又篤深,《霓裳羽衣》本為唐玄宗時的著名大麴,先失后得,再經過李煜和周后的發現和親自整理,此時於宮中演奏起來,自然歡愉無比。

1

主題

10

帖子

182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82
沙發
snowfeng 發表於 2017-1-18 03:40 | 只看該作者
第一次讀到長相思和木蘭花,謝謝樓主。比較起來,我跟大多數讀者一樣,更喜歡虞美人。看來, 是國破家亡成就了千古詞帝!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20:3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