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蕭十一狼:選舉如戲—美式民主入困局引選舉六問

[複製鏈接]

9

主題

10

帖子

62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6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qsadhagfuy 發表於 2017-1-17 20:5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這場在美國眼裡的總統選舉,就是「瘋子」(特朗普)與「騙子」(希拉里)的比賽,是美式民主體制下的「紙牌屋」情景劇。但這次選舉卻帶來很多疑惑,筆者一一解答。
選舉一問: 美國的未來也是拋硬幣決定的嗎?
標榜民主自由的美國,在愛荷華州初選時,民主黨的候選人希拉里與桑德斯斗得難分難解,最後有10幾位州內的黨代表以投硬幣方式決定。事實上,今次在愛州選舉,達芬波特和迪莫因,埃姆斯等選區,均是用擲硬幣的方式,解決雙方的爭端。
迪莫因紀事報獲知六個投票所採用擲幣決勝負,希拉里六個全勝。但是愛州民主黨部發言人說,根據黨部從黨部核定的手機應用軟體得到的資料,桑德斯手氣好,七次擲幣、六次得勝。雙方各執一詞,由此可見開票的情況有多麽混沌不明。桑德斯已經要求重新驗票。
各位,以上就是美式民主選舉的真相,擲硬幣讓筆者想起兒時玩的遊戲,但現在看,這遊戲在美國政界還挺流行,更是在頂層流行,貴為世界民主楷模的美國,選舉不講競選理念,不講業績,只講運氣!競選化繁為簡—拋硬幣解決爭端!問題是,選舉是一種政治活動,既然是政治,能用拋硬幣,擲硬幣這些零智慧的遊戲手段來解決嗎?
共和民主二黨,何不幹脆直接拋硬幣決定誰能入主白宮,多省事阿,搞那麼虛偽的選舉,浪費那麼多時間精力,擱置國家事務去搞一年的選舉,何必呢?
選舉未來領導一個超級大國的領導人,用拋硬幣選出,難道昔日出兵伊拉克,出兵阿富汗,搞垮利比亞,也是拋硬幣的結果?薩達姆,卡扎菲,你們二個運氣真背,被拋到了「出兵」那一面了。
對於負面新聞纏身的希拉妮而言,拋硬幣本身已經是贏家,因為硬幣不會說話,不會對希拉妮的郵件門事件,巡迴演講日進萬金,其夫性醜聞等等表達看法;最不公平的就是桑德斯了,本來深受年輕一代歡迎的他,被硬幣決定命運,難怪他不服,不相信輸了4票,要求重點。
大家一起觀賞全球最民主和最先進的美國的選舉遊戲吧。
選舉二問: 五十位金主共捐2.48億美元,美總統選舉是金錢遊戲嗎?
美國的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PAC)在今年大選募到的創紀錄獻金,有一大部分來自少數超級富豪,遙遙呼應美國鍍金時代的總統選戰。
在這次大選,2300個超級PAC總共已募到超過6億元,而到11月投票前,兩黨金主可望再捐上幾億元,使其總數超過2012年的8億2800萬元。
「華盛頓郵報」對聯邦競選財務報告進行分析,發現這些超級PAC截至2月底募到的獻金,有41%來自50個超級大金主,總數達到2億4800萬元。
其中36名共和黨金主的捐獻佔了這50人捐款總額的七成以上,試圖用巨大財力塑造群英並起的共和黨提名之爭,卻眼看著他們重金支持的對象相繼不支退選,剩下由幾個大金主力挺的克魯茲堪與自費競選的特朗普纏戰。
這些驚人金額反映超級PAC獲淮成立才六年,已成為強大的募款工具。專家指出,上一次競選財力如此集中是在1896年,企業和銀行界鉅子投注了幾百萬元,協助共和黨的麥金利擊敗民主黨對手入主白宮。
豪富金主也把注意力轉向國會選舉,為支持特定參院或眾院人選而成立的超級PAC已有20多個。
真正的錢潮在兩黨大金主紛紛用荷包投入白宮和國會控制權大戰中達到高潮。
今年大選到目前為止,超級PAC最大的金主是支持民主黨的前避險基金主管史泰爾(Tom Steyer),迄今捐了1700萬元,並準備花7000萬元以上。
以上就是美國總統民主選舉的浮世繪,各個金主壓注若成功,日後分配利益就有優先權了。這正是大家爭先恐後贊助的原因之一。
但是,筆者認為,這其實跟賄選沒有區別,只是通過「政治獻金法規「將賄選合法化而已。錢錢錢,競選就要花錢,民主選舉披上了厚重的金錢外衣,普羅大眾可是望衣興嘆,所謂一人一票的」民主選舉「,大家就當」選舉嘉年華「好了,選后該幹啥幹啥,國會背後的權力爭鬥沒大家啥事。
選舉三問:選舉不僅是花錢選人,還要花錢損人?
金主即資本力量翻雲覆雨的作風,不僅體現在支持自己人上,還體現在花錢反對對手上。
美國總統競選,資本力量控制的主流媒體,不斷發動大規模的輿論戰,對特朗普大加鞭韃。《經濟學人資訊社》發表報告,評估影響全球的十大風險,除了抹黑中國對全球帶來衝擊(照常絲毫不檢討世界霸主美國的責任),還將特朗普當選總統也列為風險之一,指特朗普當選帶來的負面影響超過英國脫歐或南海爆發軍事衝突。
金融大亨索羅斯擲出五百萬美元用以抵制特朗普,主流報章則公開喊話,要求共和黨阻止特朗普贏得總統候選人資格。然而,這些美國精英卻迴避了一個問題,特朗普能走到今天這一步,恰恰是美式民主的結果。自由投票一直是美國自詡為世界民主燈塔的最大資本,也是美國一直竭力在全世界推廣其價值觀。特朗普按照美國自己制訂的規則贏得選舉,美國精英卻操弄一個新的規則否決這個結果,這才是對美國民主的最大嘲弄。
競選時新聞不斷報道,全國各地爆發許多抗議特朗普的示威,他的參選也使家人和親屬受到牽連和威脅,共和黨對手克魯茲就批評特朗普的姊姊,說78歲的瑪蓮.特朗普.巴里支持墮胎,而且是把胎兒在即將出生時打掉。
各地掀起反特朗普運動浪潮,他和他的家人受到的威脅增多。寄給特朗普兒子艾瑞克的威脅信,就是警告參選總統的特朗普立刻退選,否則兒子可能遭到不測。調查人員說,第一封恐嚇信是17日寄到艾瑞克在紐約市曼哈坦中央公園南100號的豪華公寓,信中有白色粉末,初步檢驗顯示,這些粉末沒有毒性。
--大家看看,這就是真實的美國民主社會,所謂民主選舉,遇到不是屬意的候選人就是威脅+抗議,這令筆者想起美國在全球策動的顏色革命,也是喜歡「掀起XX反對浪潮」的,現在美國社會也品嘗一下自身製造的「產品」—民主鬧劇吧。
選舉四問:美國總統選舉是政客輪流坐莊的一場遊戲嗎?
共和黨內由新保守主義者領銜的60名共和黨外交、國安精英已經有不少大佬表態如果特朗普贏得黨內提名,他們將不惜在總統選舉中投票給希拉里。這十分詭異,共和黨人不支持共和黨候選人,說明什麼?說明民主黨與共和黨的黨爭與競選,所謂驢象之爭都只是一場大戲而已,充其量是幕後勢力的左手與右手,二手輪流執政。過去「激烈」的黨爭,也只是共濟會內部勢力的內訌,利益分配而已。美國總統選舉本是政客輪流坐莊的一場遊戲,二百多年來從未改變,如今隨著特朗普在黨內初選的節節勝利,美國政治面臨前所未有的大變局。
昔日民主黨候選人克里(現任國務卿)與共和黨候選人小布希(前總統),均是資本力量的代理人,選誰實質都沒區別,但資本力量安排各自政綱各有特色,搞AB二個政治套餐給美國百姓選擇,顯得這個遊戲很「公平「,很」民主「,很好玩。而為體現「人人有機會競選總統」的「民主」精神,資本力量才放一直被視為笑話的特朗普上桌成為C套餐,只想娛樂大眾而已。不過,美國大眾竟然討厭了長期食用的AB主流套餐,要捨棄AB套餐轉而選C套餐,資本力量才如夢初醒。
其實,特朗普勝出,主要原因還是美國民眾對傳統政客操縱政治癒來愈反感,很多民眾認為傳統政客操縱的政治看起來是自由平等,其實是更有利於上層精英,要改變這種態勢,必須注入新的力量,特朗普就成為很多美國民眾的選擇。而美國精英人士意識到,如果特朗普當選,即使他不會成為獨裁者,也將實行很多不利於精英人士的政策,這將是美國精英的噩夢,所以必須阻止。
但美國精英要阻止特朗普勝出,就有可能破壞美國自己制訂的民主規則。美國的民主制度設計很精密,實質是在程序正義的掩蓋下維護上層精英的利益,數百年來一直平穩運行,如今卻面臨前所未有的困境,這也折射出美國社會面臨的矛盾。這次特朗普就算不會勝出,但如果美國不作改變,未來還會有更多特朗普冒出。和歷史上很多帝國一樣,立國二百多年的美國,已經走到十字路口,何去何從,其實是一個賭博式選擇。
選舉五問:美國總統究竟是誰選出來的?
很多人從以往的政治規律看待特朗普現象,但今次大選的美國政壇的政治生態已全然改變。過去共和黨與民主黨二黨的之爭,實際上是美國精英階層的內訌。
100多個共和黨政要今年稍早更連名發表公開信,誓言「積極防止一個完全不適合總統職務的人當選」。
美國通過對世界全方位的壟斷,以及傑出的軟實力如美國文化的輸出,建立了美國「繁榮和強大」的表象,讓世界各國以美國為模範,競相效尤。
但事實是這樣嗎?就2016美國大選為例,喜歡特朗普的人和喜歡希拉里的人,都沒有超過50%的,也就說,美國人被迫選的一國之主,都不是自己喜歡的。因為誰當總統,名單不是民眾提供,而是政治精英提供,民眾只是投票機器。這就是現實,就是美式乃至西方民主的實質。
表面上,特朗普是靠自己的力量選上美國總統的,有別過去的資本力量安排候選人,但大家不要忽略一個關鍵,那就是特朗普始終還是一個共和黨人,若沒有這個身份,特朗普能選上是天荒夜談,支持特朗普的團隊,均是共和黨人,雖然是一群被共和黨主流精英邊緣化的共和黨人,是他們為政治素人特朗普出謀劃策玩選舉,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說,2016年的美國總統大選雖然是「黑天鵝「事件,但其實本質沒變。特朗普事實上也獲得不少金主支持。
選舉六問:既然是民主選舉,為何選后各地還鬧示威潮?
今年英國脫歐,也是一次黑天鵝事件,由於不滿公投脫歐結果,很多英國人發起聯署簽名請願,要求進行「二次公投」,企圖通過限制公投成立的條件,以達到廢除脫歐公投的結果。據統計,很短時間內就有三百多萬英國人參與了簽名。
由於事先沒有設定公投規則,失敗的一方必須接受投票結果,不能因為失敗了就不接受投票結果,就想重新再來一次,這就是「願賭服輸」的遊戲規則,也是西方民主一向引以自豪之處,英國民眾不可能不知道。現在卻有數百萬人簽名,要求二次公投,一方面說明很多英國人確實不願意甚至恐懼退出歐盟;另一方面也顯示出西方民主制度天生的內在缺陷,經過數百年運行,西方民主制度正在遭遇巨大危機,遭到愈來愈多質疑。
這樣的危機同樣體現在美國總統選舉上, 英美同現政治困局,特朗普獲勝后,希拉妮的支持者在美國多州舉行遊行示威,加州甚至有人威脅獨立。為何民主選舉仍帶來社會分裂和動亂?
西方民主制度理論上很複雜,操作起來卻很簡單,就是一人一票,得票多者贏,得票少者輸。從現實社會來說,很少有事情能讓所有投票者都持相同看法。也就是說,每一次投票肯定都有一部分人成為失敗者。民主制度要想平穩運行,失敗一方就必須接受投票結果,不能翻臉不認帳,看到投票結果不利於自己,就要求再次投票,更不能採取暴力抗爭等極端措施推翻投票結果。
以往,西方國家經常指摘一些因實行西方民主制度而陷入混亂的發展中國家,說這些國家的民主制度還不成熟,教育這些國家的選民要提高民主素養,試著去接受民主投票的結果。現在,民主制度已經十分成熟的英國竟然也出現了這個情況,真是一個絕妙的諷刺,這充分反映西方民主並不是解決一切問題的靈丹妙藥。按這套路發展下去,誰不同意投票結果,誰都可要求再投票,整個國家將陷入惡性循環,民主將進入無解的死胡同。這個情況不僅在英國,在很多西方國家都已出現,包括美國精英人士對特朗普的態度,也折射出西方民主制度內在的困局。
美國由希拉妮與特朗普組成的總統競逐,哪裡體現了多數人的意志?美國總統大選,民意調查顯示這二人都不是民眾心目中的總統人選,一個是騙子,一個是瘋子已經成為各界的共識,希拉妮是老油條式的政客,甚至是政治捐客,善用權力利益交換;特朗普善於鑽法律漏洞,「成功」避稅近20年,作為一個億萬富豪,近20年沒繳納過一美分稅,對國家建設沒盡過一分力,這樣的人你說是愛國者,糊弄誰呢?但這又能怎樣?事實上美國民主不是民眾說了算的,那一票,讓大家糾結是投騙子,還是瘋子,這樣的一人一票有何民主價值?看完美國總統大選,只要留意過各種競選醜聞的人,誰還敢說這是民主選舉?連國務卿克里也不好意思,說總統大選給美國蒙羞。昨日紐約時報更自己掌刮:以美國總統選戰醜態畢露 舉世鄙夷為題發表自嘲文章。
筆者認為,美國是在給民主蒙羞!對外輸出「普世價值」,對內漠視民眾感受,逼民眾在騙子與瘋子之間選一個作為國家領導人,可悲可嘆!
總結,事實上,美國選舉實質是金錢遊戲,還是表演大戲(希拉妮就稱面對華爾街精英和普通民眾自己有二套說詞),尤其是當最高法院放寬捐款限制后,掌握社會大部分財富的一小部分富豪,對總統競選的控制力度越來越大,而且存在利益交換和輸送。普通選民只能跟著權貴精英控制的媒體轉,所謂選舉毫無民主可言—根本無法選擇總統候選人。這也是很多美國選民政治冷感,對投票不感興趣的原因之一。久而久之,總統選舉完全淪為小圈子的利益交換。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08:3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