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我們對西方文明的悲劇性誤讀2

[複製鏈接]

984

主題

1084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治國之難,在於治吏;吏治之難,在於治腐。物慾無法根除,但腐敗

Rank: 5Rank: 5

積分
1246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三、 個人主義。
  西方自由主義的一個顯著特徵就是「個人主義」,但西方「個人主義」的內涵與中國人的理解有很大的出入。我們是從字面上理解「個人主義」的,即「個人利益第一」。在這種價值取向引導下,西人以「自我」為中心各自為政,為了追求個人利益無視他人利益和國家社會的整體利益……
  西方「個人主義」的真正內涵與中國人的理解剛好相反,從本質上來說西方「個人主義」其實是「利他主義」。西方文明強調社會是由單個的生命個體組成的,每個生命個體都不能被社會忽視,都應受到他人和社會的尊重。人們在追求個人利益時,都應尊重他人這個利益實體的存在,不能因為個人利益忽視甚至侵害他人利益。如果社會上的每個人都只注重自身利益而無視他人利益,或者因為集體利益而踐踏個人基本權益,這個社會就會陷於自相殘害的利益衝突之中,最終每個人的利益都會受到傷害。如果人們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時尊重他人利益,不因集體利益踐踏個人基本權益,個人利益和社會利益就會和諧統一在一個共生共榮的共同體之下,每個人的利益都會穩步增長……
  因為西方文明講求尊重個體,尊重他人利益,歐美國民特別注重「公德」。「隨地吐痰」,「亂扔垃圾」,「在公眾場所大聲喧嘩」和「插隊佔道」等中國司空見慣的社會景觀,在歐美國家很難看到。助人為樂也成為西人習以為常的美德。在英、美、德、法等國,人們在公眾場合說得最多的話是「對不起」和「沒關係」。一個人遇到不幸時,周圍素不相識的國民都會給予真誠幫助……
  西方「個人主義」的英文單詞是「individualism」。我無法追究最早把individualism翻譯成「個人主義」的那個中國人懷著何種動機?這個翻譯顯然是不準確的,不但不能表達individualism的真實意思,也極容易誤導中國人的價值取向。問題是這一有意誤導對外國人並無多大損害,主要受害者還是我們中國人自己。
  四、 拜金主義。
  我們從小就被教導: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是一個「金錢至上」的社會,人與之間除了赤裸裸的金錢關係外,再也沒有其他任何聯繫了。對金錢的追逐也因此成為一個國家經濟向前發展的主要推動力……基於這一認識上的誤區,改革開放以後,我們為了學習西方國家的「致富經驗」,自然把「掙更多的錢」作為人生的終極奮鬥目標。當我們在追逐金錢的過程中造成社會道德普遍下滑,面臨群體信仰危機和品格崩潰時,我們才發現「金錢」是一柄雙刃劍,能成事也能壞事,奉行赤裸裸的「拜金主義」對一個國家的發展利小弊大。新世紀的今天,當我們再次把目光投向「拜金主義」的始作俑者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時,才發現美、英、法等國金錢的作用並不是「萬能」的,西人對金錢的熱情也遠遠沒有達到我們想象的那種程度。我們先前認為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信奉「拜金主義」是對西方文明的又一悲劇性誤讀。
  當成千上萬的中國富翁不惜傷害國家民族的根本利益,用非法手段聚斂巨額財富,肆意揮霍巧取豪奪來的不義之財時,越來越多的中國人知道:多數外國富翁把通過勤勞智慧掙來的正當財富回報社會,晚年把絕大多數甚至全部財富捐給慈善機構或學校。前不久世界首富比爾﹒蓋茨的「裸捐」最能說明問題,他把自己名下580億美金的巨額財富悉數捐給慈善基金會,沒給子孫後代留下一分錢的財富。眾所周知比爾﹒蓋茨創建了軟體帝國,他的財富是憑藉勤勞和超人智慧、掌握先進生產力掙來的合法收益;不象中國的多數超級富翁一樣依靠「特權」和「投機」來聚斂非法財富。比爾﹒蓋茨捐獻合法財富與我國富翁揮霍並遺傳非法財富形成鮮明的對比,從另一個層面折射出我們和西方在金錢面前的態度反差。
  當美國的多數富翁在晚年都爭相把財富捐出來回報社會時,我們能說這個國家的國民信奉「拜金主義」嗎?
  如果我們在現代化進程中不巧陷入了「拜金主義」的泥潭,又自認為這是學習西方的結果,難道不是我們對西方文明的悲劇性誤讀嗎?
  和西方民主國家相比,專制國家更容易陷入赤裸裸的「拜金主義」。托克維爾在他的論著《舊制度與大革命》中,描述大革命前的法國社會時寫道:「在這類社會中,沒有什麼東西是固定不變的,每個人都苦心焦慮,生怕地位下降,並拚命向上爬;金錢已成為區分貴賤尊卑的主要標誌,還具有一種獨特的流動性,它不斷地易手,改變著個人的處境,使家庭地位升高或降低,因此幾乎無人不拚命地攢錢或賺錢。不惜一切代價發財致富的慾望、對商業的嗜好、對物質利益和享受的追求,便成為最普遍的感情。這種感情輕而易舉地散布在所有階級之中,甚至深入到一向與此無緣的階級中,如果不加以阻止,它很快便會使整個民族萎靡墮落。然而,專制制度從本質上卻支持和助長這種感情。」
  這是因為在專制社會中,即使經濟得到了發展,可是由於繼續剝奪了大眾參與社會的各種權利,從而將人的生存依然擠壓在一個狹小的空間之中。所以對金錢的崇拜,在一個專制國家中,可能比一些民主國家表現的更為極端、強烈和不擇手段。正是專制社會對權力的壟斷,才無法使它的人民產生對生活更加豐富的情趣,因而他們在金錢慾望上必然要走向一種極端。
  …………
  去年我在《中華文明體系中的垃圾桶基因》這篇雜文里,曾經說過我們的文明在繼承和學習傾向上出了大問題,具體表現在容易吸收外來文明的垃圾和劣勢;對外來文明的優勢要麼深閉固拒,要麼令其沾染「中國特色」。
  西洋文明成果的最閃亮部分應該是民主、憲政、法治、人權、廉潔政府、新聞自由、任人唯才、公平競爭等……這些先進的文明成果我們要麼視而不見;要麼在學習借鑒過程中摻和「中國特色」,美味香甜的淮南橘子移植到淮北后變種成又苦又澀的「枳子」。最典型的例子莫過於我們的選舉。民主選舉無疑是從西方學來的,可我們的部分地方政府把選舉「改革」成「走過場」的鬧劇。當歐美文明國家公正公開「直選」各級行政一把手時;我們依然熱衷於「暗箱作業」,預先圈定候選人,甚至於搞什麼「鐵定當選」的「等額選舉」(候選人只有一個)?
  我們在排斥或扭曲西洋文明先進成果的同時;又以不可思議的熱情接納了西洋文明的暗點。不但全盤吸收了對方的暗點;還利用我們的「聰明才智」把暗點發揚光大。西洋文明最典型的暗點莫於過「性開放」,我們不但學來了,還「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今天美國的離婚率只有百分之八,我們則逼近百分之二十。美國的政務官在任期內不得有緋聞;我們的地方權力人物則熱衷於「包二奶」。美國離婚自由但絕大多數配偶能作到基本的忠誠,我們的婚外戀則成為時尚,有條件者多想試一試……
  當我們感到外來文明的「垃圾」供不應求時,我們就以己之心度人之腹,對外來文明進行有意識的「誤讀」和「加工」,給自己的文明暗點貼上外來文明的標籤。明明自己信奉「金錢萬能」,偏要說美國是一個「金錢至上」的國家。明明自己自私自利一盤散沙,偏要把西方文明的「利他主義」誤讀為狹隘自私的「個人主義」……
  我們的文明向何處去?
  天佑中華!!![/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01:2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