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三祖僧璨禪師傳法偈

[複製鏈接]

1635

主題

2471

帖子

8711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8711
開心樹 發表於 2017-1-13 15:2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僧璨(?~606)禪師傳承了二祖慧可的衣缽,成為禪宗三祖。在北周滅佛時期,他曾經隱居到今天安徽的天柱山一帶,現在當地仍然有三祖寺,這個寺院本是寶志公始建,但是僧璨禪師游化至此,加以擴建,並擴大了此寺的影響,成為了禪宗的祖庭。隋開皇十二年(592年),年僅十四歲的沙彌道信來投僧璨,從僧璨學習九年,僧璨將禪門衣缽傳給了道信,並作了這首傳法偈。
  這首偈子繼承了討論地、種子、花等構成的因果關係,特彆強調了下種子的人的作用,關鍵在於第三句,如果沒有人來播種,這塊土地怎麼會有花的開放呢?這強調了修行的一種自覺過程,而不是任由地心長荒草。
  宋代子升、如祐編的《禪門諸祖師偈頌》對此四句曾有簡短的參究,「花種雖因地」,物像從心而起。「從地種花生」,於眾生的靈覺之內了現乾坤。「若無人下種」,如果心境頓忘,哪裡有人?哪裡有法?「花地盡無生」,處處見道。
  這四句在敦煌本《壇經》中是這樣的:
花種雖因地,地上種化生。
花種無性生,於地亦無生。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6-6 10:1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