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人類需要吃肉嗎?

[複製鏈接]

7812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06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小辣辣 發表於 2017-1-10 23:1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布日期:2016年12月28日      科學公園

  環保主義者鼓勵我們少吃點肉,說是蔬菜食物消費對環境的破壞相比要小一些。考慮到祖先們的飲食中可能有大量的肉,如今提倡少吃肉是個好想法嗎?

  

  環保主義者鼓勵我們少吃肉。這種觀念有利於我們健康嗎?

  環保主義者鼓勵我們少吃點肉,說是蔬菜食物消費對環境的破壞相比要小一些。考慮到祖先們的飲食中可能有大量的肉,如今提倡少吃肉是個好想法嗎?

  吃肉的歷史

  從現代的黑猩猩主要以果實、葉子和堅果為食,極少獵肉而食的情況推斷,我們的像黑猩猩一樣的祖先絕大多數是素食者。自打離開森林,來到廣袤的大草原,原始人類的肉食比例開始增加——他們可能遇到了成群結隊的動物。

  最初,人們吃生肉。大約20萬年前,灶台出現了,且有遺傳學證據顯示人類大腦開始大量消耗能量。(1)烹飪可以幫助降解食物,使之更易被消化。正是得益於烹飪藝術,人的腸胃才能少干點活,人的肚子也才能比那些食草猿的肚子小許多。

  就這一點看,我們的祖先在一定程度上是食肉能手,雖然他們同時也繼續食用許多種素食。

  大腦消耗的能量增加了,祖先們突然變得聰明了許多。證據是,祖先們使用的工具變精緻了,他們已經能夠高效地遠距離逐獵動物,以至於許多大型的獵物滅絕(這被稱為更新世過度捕殺事件 (Pleistocene overkill))。人類遷徙到什麼地方,那裡的許多大型動物的滅絕隨之而來。

  

  如果人類因此負有責任(指動物滅絕),那麼我們的祖先一定吃了許多許多肉食。最終,他們可能已經沒有多少動物可供捕獵,被迫投身於農業以免於飢餓(2)。

  即便是今日世界,肉食在飲食中佔據著特殊的地位,在許多社會中被人們所喜愛,並在各種慶典中獲得殊榮,比如這個國家感恩節上的火雞,比如新幾內亞恩加人在開戰前用於招待的豬宴。(2)

  食肉慾和營養缺失

  我們可以認為直到農業革命開始前,肉身都是飲食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農業革命開始后,人們開始嚴重依賴少數幾種糧食作物,例如小麥和水稻。

  食物結構的變化的直接後果是健康水平的下降和預期壽命的減少。相比於進行狩獵採集的祖先們,早期農民的身材更短小,預期壽命也更低(2)。看起來,他們的健康問題更多地源於營養成份的變化,而不是肉食缺乏本身。

  

  素食能否充分滿足人的營養需求,一直以來存在爭論。雖然拒絕使用肉蛋魚的素食者有營養缺失的問題,但大多數專家認為明智地選擇食物可以解決這些問題。比如,鈣的缺失,可以通過食用芥蘭或豆腐來解決。維生素B12缺失會引起貧血症和神經傷損,但服用膳食補充劑可以輕鬆解決這個問題。

  總之,如今的素食主義者,其健康水平與食肉者並無差異,甚至患心臟病的概率更低。

  食肉有癮?

  儘管肉食營養必要性的證據很有限,但人們還是相信吃肉很重要。最近的一本書(3)認為人類對吃肉很著迷,指出理由是在很多的語言中,一般的飢餓和缺乏肉食的情況在用詞上是有區別的。

  因此,素食者往往會體驗到「肉飢餓」。據此,非洲森林中那些以捕獵為生的人,在接受穀物和蔬菜方面會存在困難(4)。

  人們著迷與肉食,原因在於肉的結合了鮮味(這種美味也與番茄有關),鹹味,還有特別的脂肪烤焦的味道的口感。

  所謂肉飢餓,毫無疑問是受控於食用肉食帶來的感官愉悅。如果素食能夠提供對等的營養,為什麼人們對肉情有獨鍾?由人類學家馬文·哈里斯提出的一個經久不衰的理論認為,生存在蛋白質匱乏環境中的人們尤其看重肉的價值,因為對他們來說,肉食是保證均衡膳食的最快捷的途徑。那些以香蕉等食物為食的土著人正是因此經歷著強烈的肉食剝奪感。

  如果不去捕獵大型動物,他們理論上可以尋找其他的蛋白質來源,比如堅果、豆類或是蘑菇。問題在於以上蛋白質替代物的供應在一年中大量時間裡是缺乏的,所以獵食肉類可以快速應對蛋白質和其它關鍵營養成份的匱乏。

  當然,遙遠的祖先們解決問題的方式不一定適用於當今的人類,這個擠滿了人的星球上,畜牧業給全球的資源造成了壓力。在當前環境中,通過創造性地開發肉的替代品,比如豆肉(soy meat,一種以大豆為原料製造的人工肉),來滿足我們對肉食的渴望,看起來更加合理。

  參考文獻

  1 Khaitovich, P., et al. (2008). Metabolic changes in schizophrenia and human brain evolution. Genome Biology, 9: R124, 1-11.

  2 Rudge, C. (1999). Neanderthals, bandits and farmers: How agriculture really began. 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3 Zaraska, M. (2016). Meathooked: The history and science of our 2.5-million-year obsession with meat. New York: Basic.

  4 De Garine, I. (2004). The trouble with meat: an ambiguous food. Igor de Garine, Hubert and R. Avila (Eds). Man and Meat. Estudios de l』Hombre, (19), 33-54.

  作者:Nigel Barber

  翻譯:搗蛋之父

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7 02:1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