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液學說對歐洲文化的影響非常之大。從16世紀到18世紀,很多劇作家基於此學說創造了大量的喜劇作品,塑造了各種類型的人物,英國的本·瓊森(Ben Jonson)就是一個突出的例子。他的喜劇《人人高興》Every Man in His Humor和《人人掃興》Every Man out of His Humor等作品中集中反映了這一點。書中提及「氣質論」,認為四種不同的氣質、不同的組合會產生不同的性格,如嫉妒、多慮、愛吹噓、膽怯、貪婪等。按照體液說,一個人物某種體液越佔優勢,他的行為就越怪異,越能產生引人發笑的舞台效果。於是體液humor一詞就有了「搞笑、詼諧」之意,中文音譯為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