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幽默的故事

[複製鏈接]

7812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06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小辣辣 發表於 2017-1-10 22:5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稻草人語 詞源中心老師   昨天23:58

  公元前四世紀,被尊為「西方醫學之父」的希波克拉底從「四元素」學說出發,提出了著名的「體液學說」 humorism【體液說】,並成為西方傳統醫學的奠基理論,深刻影響到了古希臘、羅馬、阿拉伯世界、歐洲傳統醫學的根基。體液學說認為,人體有四種重要的體液humor,分別是血液、黏液、黃膽汁和黑膽汁。英語中舶入了希臘語和拉丁語的概念,分別稱之為: sanguis 血液、phlegm粘液、 chole黃膽汁、melanchole黑膽汁。

  

  或直接意譯為英語中對應的:blood 血液、phlegm粘液、yellow bile黃膽汁、black bile黑膽汁。這些體液在體內自然形成,對健康和性格有著很大的作用。

  

  四體液之間的平衡是相對的,並且在不同人之間形成不同的平衡模式,這導致了每個人不同的性格。血液sanguis偏多的人樂觀開朗,於是「樂觀、開朗的」性格在英語中也稱作sanguine【血液質的】;黏液phlegma偏多的人生性冷淡、遲鈍,於是「冷淡、遲鈍的」在英語中也稱為phlegmatic【黏液質的】;黃膽汁chole過多的人暴躁易怒,所以「性格暴躁、易怒的」在英語中也稱為choleric【黃膽汁質的】;黑膽汁melanchole偏多的人生性憂鬱、善感,於是「憂鬱、感傷的」在英語中也稱為melancholic【黑膽汁質的】。

  

  體液學說對歐洲文化的影響非常之大。從16世紀到18世紀,很多劇作家基於此學說創造了大量的喜劇作品,塑造了各種類型的人物,英國的本·瓊森(Ben Jonson)就是一個突出的例子。他的喜劇《人人高興》Every Man in His Humor和《人人掃興》Every Man out of His Humor等作品中集中反映了這一點。書中提及「氣質論」,認為四種不同的氣質、不同的組合會產生不同的性格,如嫉妒、多慮、愛吹噓、膽怯、貪婪等。按照體液說,一個人物某種體液越佔優勢,他的行為就越怪異,越能產生引人發笑的舞台效果。於是體液humor一詞就有了「搞笑、詼諧」之意,中文音譯為幽默。

  

  四種體液的組合決定了一個人的氣質、膚色,因此英語中的complexion【摻和,混合】也有了「膚色、面色」之意。

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9 02:5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