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信息碎片化時代,你要知道真相背後的邏輯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7-1-10 23:5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來源: 龍影部落(ID:lslmoviegoers)  作者:李尚龍     編輯:學妹

  
  01

  先從一個故事開始講起吧。

  我們都知道岳飛,知道他的精忠報國,更知道岳王墳前跪著的幾尊雕像,在街上,你問岳飛是被誰害死的,十個人中間有八個都會說,是一個叫秦檜王八蛋:他賣國求榮,陷害忠良。

  可是,真相真的是這樣嘛?

  隨著對這段歷史的了解,人們開始對一些細節感到疑惑:比如,秦檜那時已經是宰相,南宋時期重文輕武,秦檜已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已經沒有什麼盼頭,如果他賣國求榮,難道他到了金國可以當皇帝?

  說他陷害忠良,他的官職和岳飛幾乎是平起平坐,自己又有什麼能力制岳飛於死地呢?秦檜有這個權力嘛?

  在讀到那段史料時,自己也是滿滿的疑惑,不能理解,可是就是對秦檜憤恨,仔細一想又不對。

  可為什麼人人都會唾罵秦檜呢?

  後來明白,人都有簡化故事和戲說故事的習慣。

  比如,一個複雜的故事,如果講不明白,就直接說那個人道德有問題;一個複雜的邏輯,如果沒時間講,就會直接說,那人神經病。

  那岳飛到底為什麼會被殺?

  靖康之變后,北宋滅亡,宋朝所有的皇子都被帶到金國,死的死,囚禁的囚禁,只有宋高宗趙構在外未歸,後來恰巧成了唯一倖存的皇子,就登基上位,成為南宋皇帝。宋徽宗在金國受盡屈辱而死,宋欽宗一輩子都被軟禁在金國沒回來。

  岳家軍英勇善戰,他們口號「誓殺金賊,迎回二聖」沒有非議,可如果站在宋高宗趙構的角度,這個邏輯就可怕了:老子好不容易當了皇帝,你竟然要迎回我爸爸跟我哥哥,那我皇位不就沒了,你咋不上天?

  朝廷上,岳飛主戰,秦檜主和,兩人矛盾已深。甚至在秦檜眼中,岳飛就知道打打殺殺,弄的民不聊生,這才是誤國啊!

  岳飛從剛進朝廷起,就有犯上的習慣,宋高宗只要做的事情不符合他的心愿,他就辭職回家,讓朝廷派人請他。

  甚至有一次他讓趙構任命下一代接班人。

  趙構不能生育,朝上朝下眾人皆知。

  久而久之,這樣的怨氣加劇,岳飛之死在所難逃,所以,想殺岳飛的,恐怕是趙構吧。

  秦檜可能也只是趙構底下的一枚棋子,可惜的是,卻跪了那麼多年。

  可是,讀到這裡,我又開始懷疑,岳家軍英勇善戰謀士過人,難道沒有一個人跟岳飛獻計說:大哥,不能迎回二聖了,老大會不開心的。

  難道沒有一個人跟秦檜說:大哥,不能當替罪羊了,不要跑前面去了,到頭來皇帝沒事兒,你要遺臭萬年的。

  我想肯定有,可他們為什麼還要這麼做?

  我們無從得知,也沒有史料證明,歷史永遠撲朔迷離,畢竟,這背後的邏輯太複雜,於是,我們只能簡化這個故事:岳飛忠良,秦檜賣國求榮不得不死。

  所以,問題來了:簡化和好聽的故事,到底是不是真相?

  02

  人是通過故事對這個世界產生了解的,故事矛盾點越多,壞人越壞,故事越好聽,越能加深你對這件事情的了解,就越能加強你對這件事情的評價。

  

  可是,真相是這樣的嘛?

  

  分享一個身邊的故事:

  我的一個女性朋友那天在生日趴上忽然哭到淚奔,說男朋友把她甩了,她鬼哭狼嚎著,我們在一邊心疼。朋友問:是他出軌了嘛?

  女孩子點點頭。

  我們異口同聲的說:渣男!

  好了,故事講到這裡,你會怎麼評價?

  「渣男和善良女孩的愛情分手了,這男人真無恥,垃圾,草!」

  可是,真相是什麼呢?

  幾個月後,我見到了這個男孩子,他的敘述更加讓我震驚。他說,他總是看見這個女孩子和前男友打電話,甚至出去玩兒,他心裡難受的很,然後多次跟這個女孩子溝通說自己不舒服。可是這個女孩子呢?只是每天說:我們沒有關係,只是好朋友,他最近剛失戀了,需要我陪伴。

  他說:「後來我提出了分手,她不同意,我沒管,只是鐵了心分手了,一個月後,就有了另一個姑娘走進我的世界。我釋懷了。

  故事講到這裡,我想你的評論又來了,「原來是個渣女,吃的碗里看著鍋里,活該被甩!」

  等等,就是真相了嘛?

  還不是,又迎來了一些問題:女孩子為什麼要和前男友見面?是男生對她不夠好嗎?男孩子為什麼在一個月內就找到了真愛,是之前就在做鋪墊嗎?

  可是,這些細節,除了當事人之外,我們無從得知。但人們習慣於用道德層面去簡單的評價這複雜的故事,評論來評論去,最後的結果,就是離真相越來越遠。

  於是,直到今天,女孩子的朋友還在說那個男生是個渣男,男孩子朋友直到今天還在調侃這個女孩子是個「懷舊的婊子」。

  我之前跟一個劇組時認識一個導演,導演不停的跟我說:這個製片人是個傻缺,總共300萬投資,他要從中拿走30萬,不拿還不給我們製作費,想錢想的眼開了,道德品質敗壞。

  另一個導演說:他這個傢伙在行業里出了名的貪心,據說北京已經有一套房子了,還這麼貪,早晚被電影圈封殺!

  其實,後來我遇見的人,幾乎都不怎麼看好他,風涼話都是從他愛錢如命開始說起的,然後指責他的道德敗壞。

  可是後來我遇見了他,跟他喝了一次酒,喝的挺大,他告訴我:他有一個弟弟病重,一個妹妹要讀大學,父親很早去世,母親沒有工作,他只能一個人養家,這些年一個人在北京不容易,雖然很多人罵他貪心,但想到他的弟弟,自己無憾。

  他說到這裡,眼睛就紅了,那是我第一次看到一個愛錢如命的人哭成這樣。

  也就是從那時起,任何一個在道德上評價別人的話題,我都會格外謹慎的參與,因為評價一個人道德簡單,但背後的邏輯,真相的細節,卻複雜了許多。

  寫到這裡,我開始感到「真相「兩個字的厚重。

  03

  這些年,我一直提醒自己一句話:凡事要麼證實,要麼證偽,要麼存疑。

  

  這個價值觀的邏輯是:在這個時代,真相很難捕捉,每個人都對真相有著複雜的理解,我們很難知道真相,唯一能做的,就是通過調查、分析,無限逼近於真相。所以,負責任的態度就是不要妄加評論,調查取證后,再去下結論。

  在調查的過程中,每個人都會發現,真相根本沒有那麼簡單,甚至每個人都對真相有著自己的理解,隨著信息量增多,人也就更能容易理解別人了。

  當人們明白這些東西時,才是人開始成長的剎那。

  現在我不太敢在網上寫什麼東西,因為網上的戾氣太重,什麼觀點總會有人在評論攻擊,有些人甚至沒有讀完你的文字就開始攻擊。

  可所有的謾罵,都起步於誤解,止步於遇見。

  就比如,我們一直在罵這個出軌,那個騙捐,罵得不堪入目,卻很少有人願意去了解背後的邏輯。

  有人說,那我信息不全啊,當事人也沒給我們公眾信息啊,我怎麼去了解呢?

  那麼,在不了解別人生活的前提下,學會沉默,也是一種尊重。

  世界上還有這麼多事情要去做,為什麼總是在不了解真相的前提下,惡語相向,總是為別人的事情操碎了心,這樣的世界怎麼會變好呢?

  我想,在這個快速的發展的世界里,除了真相,更重要的是背後的一整套邏輯,和你自己對這套邏輯的理解。

  這些,更需要一個人去讀書,去思考,去諮詢,去請教。

  那樣的人,一直在路上,每天都對新鮮事物和不明白的事務充滿著好奇,他們一直在學習,就永遠不會自以為是的妄斷是非。

  喜歡妄斷的人,往往妄自菲薄。

  而承認自己無知的人,才能走的更遠。

  《人類簡史》這本書說:人因為知道無知,才能看到更廣泛的世界。

  願我們都能認識到這些,青春無悔。

  本文節選自《你所謂的穩定,不過是浪費生命》,作者李尚龍,青年導演,作家,學術中國經授權發布。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學術中國立場。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2 16:2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