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殺死海明威的不是戰爭、獅子和酒精,而是終生孤獨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7-1-14 01:3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文來自公眾號:界面文化(ID: BooksAndFun),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海明威自殺了,在一個星期天早晨,用一桿雙管Boss獵槍,兩筒彈藥。這些東西他曾用來射殺過無數獵物,在廣袤的非洲草原上,在法國鄉郊的林子里,在家鄉的某條小溪邊,在古巴,在義大利,在加拿大。然後他自殺了,拿槍管抵著自己的前額,整個頭蓋骨都被打飛了。美國人管他叫「海明威老爹」。其他國家的人,即使從未與他謀面,讀上一篇《老人與海》,一篇《在雙心河上》,也會明白為什麼大家都愛喊他叫「硬漢」。

  

  但這個硬漢在62歲,處在自己人生頂峰的時候,了結了自己。人們當然感到震驚。可其實沒什麼好說的,他終生孤獨,覺得世界上沒幾個男子漢,而那幫永遠長不大的美國男孩,竟也敢公然挑釁和嘲諷自己。他,一個開槍不眨眼的獵人,一個追捕鯊魚的漁夫,一個渾身掛過花的戰場英雄,一個愛寫別字的諾獎作家。這個單子大可以繼續列下去:鬥牛士、酒鬼、賭徒、拳擊手、全能運動員、傷病專業戶、大難不死的冒險家、同性戀緋聞主角……此外,他還有過四任妻子,三個兒子,養過上百隻貓狗(主要還是貓)。當然,還寫了六七千封信件。

  殺死海明威的不是戰爭、

  獅子和酒精,而是終生孤獨

  文案|馮睿    原發於|界面文化

  - 聲明:刊發已獲授權,轉載先請私信聯繫 -

  從海明威的書信集里,我們能看到什麼?他一輩子都在給自己找活兒干:苦活兒,重活兒,肉體上的,精神上的。這些活兒不來折磨他的時候,孤獨就來折磨他。這種時候他總是寫信。「寂寞得要死,快給我來信」,「給我寫信,我孤獨得要命」,「此地我認識的人都走了,一個魂都不在。跟博伊恩瀑布一樣寂寞」,這類句子在他的信里隨處可見,俯拾皆是。而他在寫給一位女友的信中,也直白地承認:「我寫信是要讓你開心,也因為我孤獨。」

  

  海明威書信真跡

  海明威到晚年,曾經的朋友相繼離世,加上他自己以及親人的傷病,孤獨感更加強烈。在許多信的開頭或末尾,他為自己的信越寫越長而感到抱歉,並提議對方如果覺得信寫得無聊,就把它燒掉。在他生命的最後幾年,海明威時常一個人坐在某間屋子裡,被數量龐大的貓咪和一隻黑狗包圍著,感到自己無法寫作。而年輕時他有過那麼快樂的時光:和真正的男子漢一起釣魚、打獵,在營地的篝火旁扯淡、吹牛。看看他20歲出頭在信里寫過的一段話吧:

  上周首輪月色我們不是說一等一嗎?在營地大傢伙卷在毯子里,營地的火燒得只剩炭了,那才叫棒。人家都睡了,你獨自看著月色,悠悠思緒萬千。在西西里人們說與月同眠是件奇異的事情,月光照在你的臉上。月亮敲擊著夜。也許正是那令我感覺疼痛。

  「也許正是那令我感覺疼痛。」即使海明威是個實打實的硬漢,他也是個天生善感的硬漢。也許一個同時拿槍和拿筆的人,總會覺得孤獨吧?

  跟隨海明威45年裡(1917-1961)的大量信件,我們還發現了許多他不為人熟知的側面以及生命中的動人細節。當然,如果抱著尋求彼時文人八卦的心理去閱讀——好吧,雖然不建議,但你也絕對會滿載而歸。

  |「戰爭英雄」

   ̄ ̄ ̄ ̄ ̄ ̄ ̄ ̄ ̄

  1918年,19歲的海明威來到一戰時期的義大利戰場上。一開始他擔任美國紅十字會的救護車司機——在美國他因為視力問題而未能參軍——但不久他就聲稱脫離了這個崗位,在義大利軍隊里成為「二等軍士」。他的任務是為前線的戰士運送巧克力和香煙。不過,就是這活兒差點要了他的命。一顆迫擊炮的炮彈在他身邊炸裂,在他身上造成227處傷口。不過在給家人的信件中,他仍然做到盡量樂觀:「這裡的醫院真是桃子一樣甜美。18個美國護士照顧4個病人」,「手術的確完美。我左腳底有個約8英寸長的疤,上面則有個乾淨的小刺孔……爸,我永遠也穿不了蘇格蘭短裙了」。他還專門給自己的傷畫了一幅示意圖。

  

  而實際上這次戰傷(尤其是膝蓋處的傷)給他的晚年生活造成了極大的負面影響。

  

  1919年,海明威從戰場回到家鄉,但他對家鄉的反應抱有強烈的嘲諷態度。海明威在給戰友的信里這樣寫道:「這裡人試圖把我弄成個英雄,但你知我知真正的英雄都死了。假如我自己真的是拚命三郎,我也早就死了。我知道是這麼回事,並希望命運不挑頭顱的尺寸。」

  這次戰爭經歷還深刻地影響了海明威的個人價值觀。不錯,軍隊生涯幫助他成為一個嚴格自律、追求男子氣概的人,但他從此一直對國家政治不甚關心。在他思想成熟時期,他具有明顯的無政府主義傾向和反戰傾向。1933年,他在和友人討論希特勒的信件中這樣說道:「戰爭是國家的健身運動。任何有國家概念的人都得發動戰爭,或者威脅發動戰爭,以使國家運轉。」

  |神槍獵手和捕魚專家

   ̄ ̄ ̄ ̄ ̄ ̄ ̄ ̄ ̄ ̄ ̄ ̄ ̄ ̄

  「寫作之外,我有兩項開發得很好的天分:在大海里釣魚,在有湍流的時候,在有魚群遷徙的時候;第二個天分是用來複槍打獵。射程不確,目標卻准得很。不一定打中要害,卻一定擊中目標。」海明威在1934年給友人阿諾德·金里奇的信中這樣寫道。

  

  這話真不是吹的。細數他在信件中提到的獵物和魚類,兩者種類數目相加至少多達52種,其中水中生物30種,魚類達26種,鳥禽類10種,還包括灰熊、公牛、獅子、鯊魚等大型動物(當然,今天這類捕獵是不合法的)。

  獵物:狐狸 鹿 野豬 野鴨(綠頭鴨、針尾鴨)鵪鶉 土撥鼠 灰熊 松雞 野鵝 駝鹿 泥鴿 燕鷗 喜鵲 公牛 羚羊 鷹 狼 野山羊 獅子 錦雞 山鶉

  水生物:水蛇 綠龜 海豚 刺魷 虹鱒魚 鱘魚 鱸魚 鮭魚 金槍魚 青槍魚 白槍魚 三文魚 大狗魚 大月魚 黃尾 紅鰭笛綢 石斑 大海鰱魚 劍魚 旗魚 鮐魚 魣魚 大眼泡魚 鯊魚 大眼魚 無縹石首魚 馬林魚 梭魚 青花魚 卡瓦拉馬鮫魚

  海明威也向來以射擊精準而自傲。1931年在給兒子的信中,他說:「我對基督發誓,我的射擊水平很高。一隻手射擊跟埃德加·史當東比,一個目標能得20環,並且還贏了兩次——當然也輸過兩次——打平手一次。打過9x10-9x10-7x10-9x10-8x10-6x10。」

  

  

  

  

  

  而在1933年給自己的老編輯帕金斯的信中,他則不留情面地嘲諷道:「請發電報來。我有2300發子彈,所以你盡可以打不著1845隻鴨子。就這樣也能比你以前打得多。」

  |酒鬼

   ̄ ̄ ̄ ̄ ̄ ̄

  干邑白蘭地 勛地酒 默塞爾紅酒 啤酒(德國慕尼黑啤酒) 維諾酒 三年陳干邑酒 朗姆酒 聖詹姆斯朗姆酒 義大利氣泡葡萄酒 味美思酒 三星軒尼詩 博尼紅酒 蘇格蘭威士忌 香檳 法國白雪香檳 干汽香檳 雞尾酒 苦艾酒 美洲格洛格酒 熱櫻桃白蘭地 伏特加 假金酒 馬蒂尼 血紅瑪麗 戈登牌杜松子酒 諾利帕特甜味美思 龍舌蘭 塔威爾酒 瓦爾波利塞拉 中國白酒

  據不完全統計,海明威光是在自己的信中提到的酒種(如上所示)就達30種。不過,要是以為他會老老實實地分開喝,那就大錯特錯了。有些酒當然是要單獨品嘗的,但有些酒必須搭配完美。

  

  喝高了

  1921年末,海明威和自己的新婚妻子來到巴黎,在給友人豪厄爾·詹金斯的信中他寫道:「我們的房間看上去像個賣酒的店——朗姆酒、義大利氣泡葡萄酒、味美思酒塞滿了一架子。我自己釀了一種朗姆混合酒,一定合你的意。」

  

  朗姆酒,一瓶吹

  在1935年的一封信里,他則回憶了自己的飲酒史,細數酒的好處,如同一個專業推銷員:

  「我15歲就開始喝酒了。很少有什麼東西給我更多的快樂。一個人整天用腦子工作,知道第二天還要接著工作,有什麼能像威士忌那樣讓你換換腦子、讓思緒在另一架飛機上翱翔?在你又冷又濕的時候,又有什麼能讓你暖和起來?在遭遇病痛的時候,誰能像朗姆酒那樣說些讓你一時欣慰的話?夜裡我能不吃就不吃,但紅酒和水是少不了的。唯有在寫作和拳擊的時候,酒才成為不好的東西。寫作和拳擊的時候要頭腦冷靜。不過,酒精總是在我打獵的時候幫上忙。現代生活也往往是一種機械式的壓迫。酒精於是成為唯一的機械式解脫。假如我的書掙錢了,就請告訴我;我會來莫斯科。我們找個能喝酒的人,把我的版稅喝掉,結束機械式的壓迫。」

  

  而他的嗜酒如命,沒有比在1953年給好友貝爾納德·貝壬松的信中表現得更突出的了:「假如我擁有世上所有的金錢,我就一周喝一次卡奧爾產區的葡萄酒和水,喝一次塔威爾酒(冰冷的),喝一次瓦爾波利塞拉(拼寫得不對),喝一次你家鄉產的酒。我能列上幾頁呢。」

  好吧,既然如此,我們還是不要和海明威先生爭辯了。

  |鬥牛士與拳擊手

   ̄ ̄ ̄ ̄ ̄ ̄ ̄ ̄ ̄ ̄ ̄ ̄

  海明威真是個好父親,因為他是世界上第一個發明了「鬥牛胎教」的人,也許也是唯一將之付諸實踐的人。

  

  海明威在鬥牛場與鬥牛士交談

  1923年,妻子哈德萊懷孕,他們前往巴黎度假。在信中他對友人寫道:「我們10月左右會有一個孩子誕生。我們希望他是個男孩,你做他的教父。他頭幾個月是在滑雪板上度過的。他觀看了柏特林滑雪戰一次,卡彭提爾賽兩次,5場鬥牛;因此假如胎教有任何作用,他的胎教已然完成。」而從歐洲回到美洲,在多倫多,他又說:「我期望在加拿大買一頭小牛練習舞動斗篷。就我而言太晚了,但也許能從孩子入手做點什麼。」他還到處寫信說,自己的孩子看起來就像「西班牙國王」。



沙發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7-1-14 01:36 | 只看該作者
  至於拳擊,那更是海明威長期的愛好。1923年的信件記載了在大西洋渡船上發生的一幕奇觀:海明威結識了一個前往巴黎的職業拳擊手,於是兩人在船上搭台練了起來。「我們整個旅途中每天都訓練。他們在餐廳里弄三張桌子,在柱子間擺一拳擊台。在統艙我們為了給一個法國女人募捐還來了三場。她帶著一個孩子,身上只有10法郎維持到法國目的地。她『美國遠征軍』的丈夫拋棄了她。乘客們都說拳擊好看。」這故事簡直可以寫成一篇小說。

  

  海明威還十分喜歡拿拳擊來作譬喻。在他看來,寫小說如同站在一個擂台上,要和那些逝去的經典作家斗。在1947年給作家福克納的信中他寫道:「你第一個回合為什麼要跟陀思妥耶夫斯基斗?去打屠格涅夫——我倆都跟他實實在在地斗過。我聽見時間在滴答,一個205磅,一個115磅,有壓力啊(結果事情還不壞)。接著去打德·莫泊桑(很難斗的小子,直到他老得能聽見肺的診音;就這樣打三個回合也危險)。那麼拿司湯達試試(拿下他,我們皆大歡喜)。不過,別去跟我們這個時代可憐的病態秧子斗(我們連名字都懶得提)。你和我都能打敗福樓拜;他是我們最尊崇的大師。」那時的海明威顯然還沒有和福克納鬧僵。

  在1949年的信里,他又一次提起這個說法。不過這次福克納已經不在海明威的擂台上了。此時這位硬漢自認為已經打敗了屠格涅夫和莫泊桑,亨利·詹姆斯則不值得對擂,莎士比亞是冠軍,這傢伙是「沒有人能打的」。而對塞萬提斯和托爾斯泰,只要能過過招就算可以了。梅爾維爾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則是「大書方面」的榜樣,他們「就像同一馬廄的雙子馬匹,往臉上踢土不止,因為跑道不夠快」。

  除了鬥牛和拳擊,海明威還熱衷於網球、游泳、撞球、滑板、橄欖球等運動。

  |文人間的愛恨情仇

   ̄ ̄ ̄ ̄ ̄ ̄ ̄ ̄ ̄ ̄ ̄ ̄ ̄

  在巴黎,海明威結識了埃茲拉·龐德、詹姆斯·喬伊斯、司各特·菲茨傑拉德等文人,上演了一幕幕愛恨情仇。

  埃茲拉·龐德

  

  

  海明威的第一個文人朋友也許是龐德,龐德稱他為「醉人的詩人」(沒錯,海明威也寫詩),並且請求海明威教他拳擊,這些讓海明威對他頗有好感。不過在給友人的信里,海明威發揮了他毒舌的一面:「我一直在教龐德打拳,但不怎麼成功。他習慣把臉沖前面,德性像龍蝦或者淡水鰲蝦。他很願意學但容易氣急敗壞」;「當然,埃茲拉是個蠢驢,可他寫出了非常可愛的詩篇。……除了寫詩,他的任何文字100次有99次都自鬧笑話。寫詩時則100次有40次犯傻。」

  但兩人交情確實不淺。海明威在多倫多做報刊編輯期間,曾和妻子借用了龐德的公寓。後來龐德因公開支持義大利墨索里尼政權,在二戰後被控叛國罪。儘管海明威一個勁兒地罵他是「瘋子」、「病態」、「愚蠢不堪」,海明威還是和麥克萊什、羅伯特·弗羅斯特、T.S.艾略特等人一道,努力把龐德從華盛頓伊麗莎白醫院「解救」了出來。

  

  海明威1954年接受諾貝爾文學獎獎章

  在1956年親自寄給龐德的信中,海明威則說他要把自己的諾貝爾獎章送給對方:「假如你得了瑞典人這個獎(你該得的),就把我的保留著,把你那個找個你覺得合適的時候處理掉」,因為龐德是「至今仍然健在的最偉大的詩人」。

  詹姆斯·喬伊斯

  海明威對詹姆斯·喬伊斯從來沒怎麼客氣過,至少是在筆頭上。他在信中常呼喬伊斯為「吉奧吉奧」,這似乎不是個順耳的昵稱。有一次他則直接寫道:「鬥牛場是唯一文武結合能獲成功的地方。在別的藝術領域,一個人越肉越狗屎,亦即喬伊斯樣,他在藝術領域的成功就越大。」不過,他對喬伊斯的《尤利西斯》應該是一度有過欣賞態度的。

  司各特·菲茨傑拉德

  

  

  菲茨傑拉德與海明威

  當然許多人會用放大鏡對準海明威和菲茨傑拉德的關係。不過從書信集里看,他們也沒能保持終生的友誼。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兩人有親密的書信往來。菲茨傑拉德一直對自己的寫作感到猶疑,而海明威毫不吝嗇地(也是鮮有地)稱他為「天才」。兩人還在寫別字和經濟問題兩個方面建立了互幫互助的同伴關係。在1925年的信中,海明威寫道:「你的信可真醉人。我真高興某人拼寫比我還糟糕。」次年,菲茨傑拉德似乎遭遇經濟危機,海明威給他連寄了好幾筆錢,並寫通道:「剛召喚我的律師,把你列為我的繼承人。所以,別擔心錢的事。」

  儘管兩人分享了許多甜蜜,他們的關係還是在菲茨傑拉德寫出《夜色溫柔》一書後,逐漸降溫。海明威不認為《夜色溫柔》是好書,並如實把想法告訴了書的作者。海明威之後改口,但似乎也沒能挽回兩人的關係。菲茨傑拉德經歷了多次酗酒成癮,身心受挫。他的妻子澤爾達則患上了精神疾病,這對丈夫來說無疑是個折磨。

  海明威曾在給別人的信里說:「可憐的老司各特。他該在五六年前,在澤爾達被診斷為瘋子之前,在她最瘋狂但還可被賣掉的時候,把她交換掉。他是我們這個可怕的時代里天才的偉大悲劇人物。」

  

  菲茨傑拉德與澤爾達

  1940年,菲茨傑拉德去世。在這前後,海明威對他的評價也變得越來越苛刻。「他太熱愛青春,這事很可怕:他還沒經歷男子漢階段就從青春步人老年了。一旦感覺青春逝去,他又害怕起來,以為青春和衰老之間沒有別的。」這是1936年的信。之後海明威在給很多人的信里聲稱,是司各特的妻子澤爾達毀了他,給他灌酒,「因為她嫉妒他的書寫得好」。海明威還多次向寫司各特傳記的人爆「猛料」,包括一些極為隱私的事情,比如澤爾達嫌棄司各特在性方面無法滿足她。

  1951年,海明威開始表露出厭棄:「我放棄了他,因為他跟我發生口角,也因為他無端的嫉妒」;「司各特是個酒鬼,一個愛撒謊的人,關於錢的事情不誠實,天生就有撒謊的才分。是很容易驚嚇著的天使」。海明威是否在為司各特的離世而責怪自己?不得而知。

  威廉·福克納

  最後說說福克納。

  

  他和海明威本來有機會保持友誼,但他本人似乎並不在乎。他們的確相互用言語刺激過對方,但有些只是誤會。1949年,福克納先於海明威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海明威寫信祝賀,也有先行讓步之意,但福克納並未理睬。「在歐洲走到哪兒,別人問我美國最好的作家,我談的都是他。」海明威在給朋友的信里抱怨道。所以他後來乾脆直截了當地挖苦起福克納來:「有時候我累了,就模仿一下福克納;只是為了給他表演一下作品該如何完成。這就像放鬆肌肉的五指操。不是音樂家的人會誤以為這是音樂。」

  如何看待海明威在文壇的交際?「我情願有一個誠實的敵人,也不願要自己認識的大多數朋友。」從海明威這句話里,我們或許能得到些許啟示。

  |冒險與傷病

   ̄ ̄ ̄ ̄ ̄ ̄ ̄ ̄ ̄ ̄

  海明威在有生之年參與過兩次世界大戰,均有負傷。二戰中他作為戰地記者前往歐洲,不幸遭遇車禍,造成嚴重的腦震蕩。一戰時他作為士兵則被炮彈炸傷,兩隻膝蓋均被彈片射穿。

  此外,他還數次前往非洲打獵,但接連遇到兩次飛機失事。不可思議的是,他竟然都活了下來。在信中,他一直安慰自己在美國的朋友不要擔心,自己很好。然而實際上,他差點兒在第二次飛機事故中死去。當時飛機完全摔裂,而海明威的腰部受損嚴重,面部也被燒傷了。

  在一次拳擊訓練中,對手不小心將手指插進了海明威的一隻眼睛,加上閱讀和寫作時不注意護眼,海明威的視力越來越差。

  海明威在晚年還患有較嚴重的高血壓,多處內臟功能障礙,並有潛在的患糖尿病風險。他因此長住醫院。1960-1961年住院期間,他的體重從開始的200多磅下降到170磅,醫生說沒事,他可以出院了。但海明威在內心感到驚慌。出院不久,他開槍自殺。

  |金句與吐槽

   ̄ ̄ ̄ ̄ ̄ ̄ ̄ ̄ ̄ ̄

  會看手相的人說,有病的牡蝠產的珍珠是最美麗的。

  書信是生活的保鮮劑。

  我的寫作如憋屎,得在便秘前把它拉出來。

  我拚命工作,屁股都快掉了。

  我長了奇妙的大鬍子。每次靠近邊境都被逮捕。

  有些人寫小說可能是社交資本,而我則樂於像一頭腳酸的熊一樣獨自遊盪。

  世界充滿了事物,我肯定我們都會像國王一樣幸福。國王有多幸福?

  只是我們倆像兩個頭昏眼花的拳擊手般飄移不定,踉踉蹌蹌,還都不願給對方猛的一拳:這一拳能結束戰鬥,讓痊癒恢復的過程開始。(註:海明威正與第一任妻子哈德萊商量離婚)

  戰爭是國家的健身運動。任何有國家概念的人都得發動戰爭,或者威脅發動戰爭,以使國家運轉。

  我情願有一個誠實的敵人,也不願要自己認識的大多數朋友。

  一個作家就像一個吉卜賽人一樣,是遠離中心的人。

  愛,舞廳里的香蕉是也。

  拚命寫作的時候,做愛就得減緩,因為這兩件事的馬達是同一個東西。

  (完)

  感謝本文原創公眾號

  界面文化

  (ID:BooksAndFun)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2 23:2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