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人在搜什麼?社會在搜索中進步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7-1-5 03:1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儘管往複,社會仍在無可阻擋地進步。科技以悄然無聲的方式推進時代進程。科技賦權,讓每個人有知曉權、申訴權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文/肖鋒

  數據支持/搜狗搜索  

  中國人在搜什麼?YOU ARE WHAT YOU SEARCH,你搜什麼你就是什麼。搜索在塑造思維方式,改變我們的認知、行為和生活,影響著時代進程。

  搜一搜,你就「知道」,但這還不夠。除了「知道」,還要解決問題。「我讓你知道什麼你就知道什麼」的單向搜索已不能滿足人們需要,人們也對搜索提出更高要求。無論美國大選,還是購物海淘、觀影看劇、日常吃飯、投資理財,人們都試圖在浩瀚無垠的網際找到他們想要的線索,追蹤問題解決的路線圖。

  在中心化媒體時代,電視、報紙掌握了話語金字塔制高點。今天渠道無限分散,資訊多元化、圈層化、碎片化,再也沒有誰能一呼百應,左右輿論。搜索催生集群智慧,通過「所有人問所有人」,通過技術升級,讓每位網民能夠迅速找到正確答案。網民作為一個群體正在聰明起來,不再好忽悠了。當人們正無可比擬地聰明起來,這個社會就不得不進步。

  

  總體上,我們相信技術能幫助人類,尤其是搜索引擎技術發展帶來的認知改變,行為方式改變,對於這個新世界,我們樂觀其成。

  科技影響未來,搜索重塑人類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們不妨作如下判斷:

  第一,善用網際網路信息,會讓一部分人取得競爭勝手,在全球化進程中領跑。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第二,從簡單搜索到群體互動,「所有人問所有人」,集群智慧不斷迭代,幫助人們的生意與生活,打造網上互助共同體。

  第三,未來屬於善於利用搜索的人。準確地說,未來屬於善於提出問題的人,更屬於善於找到問題解決路線圖的人。

  信息賦權讓一部分人取得競爭優勢,在全球化進程中領跑。

  美國大選第一場辯論結束后,傳統媒體宣布,希拉里將大勝特朗普;而推特等新媒體上的投票則是特朗普獲勝。顛覆的大多數,主流媒體看不見,新媒體卻看見了。以抽樣調查為基礎的社會統計理論完敗於大數據分析;以報紙、電視台為核心的主流媒體完敗於社交媒體大數據。

  美國大選為何一夜之間翻盤?特朗普當選背後的社會事實是什麼?我們怎麼辦?致力於全球化的公司要過緊日子了。海外發展海外置業的要加緊了。留學人員要重新選擇了。資產保值換美元的要加緊了……

  資深投資人肖飛關注美國大選,全球政經事件對投資影響很大。他一開始站在希拉里一邊,但在「郵件門」后,他產生懷疑:是否該清空美股?基於網民對川普當選的樂觀態度和有理有據的分析,他並未清空。最終,「希漲川跌」的邏輯沒有實現,美股甚至出現上漲走勢。

  相比上次美國大選,這次有何不同?在搜過英文網站、新聞報道、知乎、微信等平台的信息后。肖飛的判斷是:

  人們的認知更為開闊,並且有更多渠道獲得全面和細節的信息。

  人們討論與自身有關的事情,據此判斷相關資產走勢和投資機會。

  2012年中國人對美國大選只是看熱鬧。而2016年美國大選關注量級達到了另一個高度,並在知乎、微信等集群智慧平台湧現了大量的討論。這些觀點和立場分為兩大陣營,即希拉里代表的精英階層和特朗普代表的草根階層,這一定程度上折射了中國階層的分化趨勢。

  未來,善於挖掘網際網路數據、使用網際網路信息,會讓一部分人取得競爭勝勢,在全球化進程中領跑。

  

  中國海淘客能成為最精明的消費者,搜索幫到了什麼?

  2015被稱為「海淘元年」, 中國人海外消費總額達1670億美元,成為全球第一。一個全新的消費升級正在網際網路上發生,不出國也能全球「買買買」。一些消費者甚至直接到海外網站下單,不僅節省了差價,還能挑選到最新款。中國的消費潮流正與全球同步。

  海淘客什麼樣?總體來看,海淘用戶擁有良好的消費能力,回購率高,且文化水平較高,眼界開闊敢於冒險,是一群優質的用戶資源,並且他們正日益圈子化。目前,有許多的海淘QQ群、微信群,形成一個個開放又聚焦的海淘生態。

  從簡單搜索到群體互動,「所有人問所有人」,集群智慧不斷迭代,幫助人們的生意與生活,打造網上互助共同體。海淘客的口號是「用低價享奢華」,海淘商品中又以母嬰用品、化妝品、皮具代購最為吃香。

  但海淘的風險也是不小的。除報稅訣竅外,還有諸多風險,比如商品被轉運公司扣留、調包、或運輸中丟失怎麼辦?售後退換貨難怎麼辦?還有,如何與海外商家溝通?

  搜索引擎讓普通人學會跨境交易。一搜索,就能看到知乎的海淘指南。而微信公號上的翻譯神器、海淘支付利器,讓人如虎添翼。

  戴力在中國某畫廊看中了一幅奈良美智的畫,價格高達30萬元。通過搜索發現,國外一家畫廊的價格不到一半。雖然不懂英語,但通過翻譯軟體的幫助,他與商家達成了購買協議。後來,他辭去了穩定的工作,開始全球海淘藝術品的職業生涯。搜狗英文搜索為他提供了便利,直接輸入中文即可得到英文網站結果,以中文呈現。而搜狗微信搜索功能上的文章和賬號,則讓他找到了志趣相投的生意圈子。

  不精通英文卻能海淘,這真是個神奇的科技時代。

  

  

  美劇?韓劇?英劇?網路狗血劇?到網上一搜就找到

  觀劇正從大屏幕轉向了小屏幕,在床上在路上看劇成為主流。字幕組的神譯,貼吧的劇評,彈幕的吐槽,觀劇正成為一種新型學習方式。

  

  理科男翔宇最近迷上了《西部世界》,每集看完都要搜索知乎大神們和微信大號對於本集內容的深度分析。第三集的分析讓他學到了二分心智理論,他買了本《二分心智的崩潰與意識的起源》,該著作正是《西部世界》的理論基礎。二分心智的含義即為:頭腦分成兩個半球,右腦負責講述,左腦負責理解、接受和行動。人類的行動都只是一側頭腦在聽從另一側頭腦訴說,這叫inner monologue(內在的獨白)。原始人認為,他們聽到的腦海中的聲音是「神的聲音」。

  女白領白芃看劇則是出於熱愛彈幕,她沒耐心看長篇大論的知乎觀后感,她喜歡幽默的彈幕對話。白芃說,彈幕更像是「朋友」,你可以在精彩處發表自己的看法,與網友「互掐」。而屏幕上飛出的2333333,像是四周充滿了歡聲笑語,彷彿漆黑的小房間成了高朋滿座的酒吧。朋友來家裡,白芃也不介意一起看,一起吐槽,這超過了觀劇本身的樂趣。

  中國人看劇模式的迭代,就是中國人國際化水平的迭代。娛樂就是學習。對於學習中的年輕世代,觀劇是一種自我定位,也是相互學習的過程。在觀劇中學習如何泡妞,如何向大神學新技術GET,如何在網際留下自己的「爪印」刷存在感,觀劇見證了一代人的成長。

  不誇張地說,觀劇的重要性不亞於課堂,那些零零散散的生活貼士,課堂上是教不了的。后喻文化時代,年輕人自己教育自己。

  

  搜索如何幫助普通人的生活和工作?

  我們拜訪了兩位深度搜索使用者

  同聲傳譯Jacky:搜索是如何幫我精準翻譯的

  

  作為一名同聲傳譯員,這份工作帶給我的最大感慨是,我們並不是「walking dictionary」(行走的字典),每一次翻譯都是新探索,進入一個新領域,尤其是遇到翻譯理工科類的項目。

  為了讓翻譯更準確、更符合語境,我需要提前做好功課,了解很多新的知識。而最便捷的了解一個未知領域的方式,就是搜索。搜索是你永遠在線的tutor(導師)。

  但網路帶來新困惑。網路上各種翻譯來源參差不齊,反而會誤導譯者。信息識別和驗證是這個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環,關注翻譯的出處和來源,如學術論文等專業期刊文章,以及大量外媒報道,都是非常優質的來源。也正是這樣的需求,讓搜狗搜索的英文和學術搜索,成為我match準備翻譯工作的最重要的夥伴。

  微信公號作者何健:搜索是如何幫我維權的

  

  你聽說過利用搜索維權嗎?呵呵,今後維權還真得求助於搜索了。

  我最常用的是搜狗微信搜索和知乎搜索頻道,一方面讓我堅定了公眾號創作,給了我很多素材,另一方面也讓我更好地維護了自己的權益。

  有一天,在朋友圈中看到微信好友轉發了一篇文章,標題是我曾經寫過的,打開一看內容也完全一樣,卻是另外一個賬號發布的。經朋友推薦,我開始用搜狗微信搜索,在搜索這篇文章標題后發現,這篇文章居然被23個不同的微信公眾號抄襲過!難怪我的號沒人關注呢,遭遇「李鬼」們了。

  如今,對於自己原創的文章,在每次發布后的幾天內,我都會通過搜狗微信搜索標題和內容找到抄襲文章的賬號進行舉報,維護自己的權益。

  搜索引擎會更聰明嗎?

  關於搜索引擎未來,我們採訪了搜狗公司CEO王小川

  搜狗CEO王小川:搜索之道,問答之間

  採訪/大有

  王小川有著清華人的務實精神,一板一眼,不空談沒有實驗依據的概念。當被問及機器是否將替代人類時,他的第一句話就是「這件事還遠遠沒被證明,沒有想象的那麼簡單」。他強調,我們現在重點要做的是自然交互和知識計算,過去是讓人去適應機器,用機器習慣的關鍵詞方式進行搜索,今後應該讓機器讀懂人,用語音輸入問題這種對人來說更自然的方式進行交互。

  王小川判斷,未來幾年可預見的搜索趨勢,在於自然交互、知識計算、個性化和場景化。網際網路從沒有到有,再到隨手可得。搜索也是一樣無處不在,如水和空氣,是人所必需,嵌入人們的生活,以小步迭代推動著信息民主和社會進步。

  

  王小川,搜狗公司CEO,他認為搜索的未來是問答。

  (「新」代表《新周刊》,「王」代錶王小川。)

  新:人工智慧對搜索技術意味著什麼?搜索引擎會更聰明嗎?

  王:人工智慧的發展帶來了更多可能性,讓機器更多地理解人。搜索的關鍵問題不在於輸入形式,關鍵是機器的理解和計算能力能達到與人自然交流,即人際交流的水平。比如,一位女生問機器「我美嗎?」你說,機器怎麼去理解?這就是AI首先要解決的如何理解人的問題。今天97%的搜索還是關鍵詞搜索(文本匹配搜索),不是人喜歡這樣,而是機器做不到更好。自然交互,就是讓機器能聽懂人說什麼,看懂識別圖像;知識計算,就是理解語言,對知識、對世界上各種事物之間的關係、邏輯進行理解。

  新:在可預見的2017年,搜索能做到什麼?

  王:第一是讓機器理解問題。第二是對個人醫療提供幫助,通過你搜索的癥狀逐步引導到哪個病症,甚至引導到哪個科室、哪些大夫。這會在我們「搜狗明醫」中實現。這需要機器學習大量的醫療數據,要做好這件事,既需要技術實力也需要商業良心。第三是英文搜索,搜索不會取代職業翻譯,但可以把你的問題翻譯成英文再把全球的答案譯回中文給到你。這就是我們「搜狗英文」要做的。

  新:有一種說法是機器會淘汰人工,甚至聳人聽聞說AI會讓98%的人失業。我個人認為技術會幫到人類,技術的傻瓜化會拉近人與人的差距,讓信息弱勢群體也受益。你怎麼看?

  王:信息就是要實現民主化,就是要打破一切壁壘。搜索也能完成同樣的任務。我特別希望信息不要被卡在那裡,變成少數人的權力——在信息社會中,信息就是權力。讓信息更加平等,讓信息民主化,這是搜索的願景。當然我們不能以為搜索能解決一切問題。我不是個技術萬能論者,但技術一定能推進社會進步。

  新:你理想中的搜索什麼樣?或者近期能有什麼推進?

  王:未來幾年可預見的搜索趨勢:一是自然交互,讓機器能實現人與人那樣的自然交流;二是知識計算,讓機器能理解人類的各種觀念,以及觀念之間的微妙關係;三是個性化,這方面還剛剛起步;四是場景化,我們在探索讓搜索進入車載和電視、音箱,未來的搜索可能無處不在。

  機器對人腦的模擬,對人腦的理解,還需要很多突破。機器對於生命和靈性還是嬰幼兒水平,甚至是白痴水平,我們需要讓它更接近人、理解人,逐步聰明起來。對機器人下棋和無人駕駛這些熱鬧的話題,需要保持一種審慎樂觀。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15:3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