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使遇刺案仍在持續發酵中,俄媒經分析后梳理出該案件幕後真兇的四大腳本。大多數專家認為,美國在該問題中難逃干係。
綜合媒體12月21日報道,在俄羅斯駐土耳其大使卡爾洛夫被公然槍殺后,普京總統表示,要儘快找出幕後黑手。俄羅斯《共青團真理報》認為,該事件可能與下列人物相關。
居倫之手
俄專家蘇雷曼諾夫(Rais Suleimanov)稱,只有這個版本可以撼動土耳其政局,使莫斯科和安卡拉間的關係出現裂痕。在政府的鎮壓行動中,相當一部分人與居倫運動並沒有關係,政府進行大清洗,是為了把在國家機器中工作的員工換成親艾爾多安的人。「居倫之手」這個版本會成為政府進一步進行大清洗的絕佳理由。
敘利亞叛軍
軍事專家薩爾文(Andrew sarwen)表示,俄羅斯加入了敘利亞戰爭,並且站在敘總統阿薩德(Bashar al-Assad)一邊,所以在反對派眼中俄羅斯便成為了眼中釘,無論是大使還是使館司機都理所應當地成為了他們攻擊的對象。
沙特
許多專家認為,中東的衝突中擁有「第三種力量」,即沙烏地阿拉伯,因其對極端伊斯蘭主義者提供援助。當敘利亞在莫斯科、安卡拉和德黑蘭的共同合作下趨於和平時,就意味著利雅得成為了敗者。因為沙特的地緣政治敵人就是那些能夠協同作戰,反對資助恐怖分子的國家。沙特明白,大使被害很有可能變成下一場戰爭的導火索。
五角大樓的鷹派
對美政治學家阿列維奇(Victor Olevich)認為,卡爾洛夫被害對美國有利。在悲劇發生當天,美國務卿克里公開承認與俄羅斯圍繞阿勒頗問題談判破產的原因在於奧巴馬政府的分歧,這實際上在間接指責五角大樓和中央情報局的鷹派阻撓了協議大達成。這次事件對他們有利,因為在他們看來,這或將撕裂俄土伊間初現雛形的合作。
此外,俄媒認為,此次事件與西方各國也難脫干係,刺殺大使的真正目的就是在於挑起莫斯科與安卡拉之間的爭執。《真理報》認為,讓莫斯科和安卡拉爭執是華盛頓和倫敦的夢想。文章稱,這已經是在最近兩年內俄羅斯和土耳其之間發生的第四次不愉快了,其背後有很大的西方因素,首當其衝的就是美國和在地中海佔據很大分量的英國。
文章稱,如果俄羅斯和土耳其成為夥伴,那麼俄羅斯能夠進入地中海,而反之俄羅斯就會被「鎖在」黑海。當克里米亞加入俄羅斯后,英美國家又萌發了將俄羅斯鎖在黑海並利用土耳其與之抗衡的想法。俄羅斯的在敘行動說明俄羅斯已經成為地中海區域的重要玩家,這嚴重威脅到了英美的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