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地一聲驚雷。俄羅斯駐土耳其大使安德烈·卡爾洛夫(Andrei Karlov)19日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中槍身亡。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對此予以證實,並稱該事件是恐怖分子所為。
在人們的印象中,外交官是一個既受人尊敬又頗為神秘的職業。「大使」一詞最早出現於凱薩所著的《高盧戰記》中。最早的常駐大使出現在14世紀的歐洲,1341年,義大利的曼圖亞城邦向巴伐利亞王國宮廷派遣大使,被認為是現代意義上大使的起源。
在現代外交概念中,大使是一國元首向駐在國元首派遣的等級最高的外交代表,在駐在國有代表本國國家元首和政府向駐在國表達意見或者同駐在國達成協議的全權,享有完全的外交特權和外交豁免權。
俄羅斯駐土耳其大使遇襲身亡
從這個層面上來講,一國的大使的確在駐在國享有超越「常人」的自由,中國自古亦有「兩國交戰,不斬來使」的傳統。以乘坐飛機過安檢為例,外交官攜帶物品可不受他國海關檢查。其他相關權利還包括刑事、民事和行政管轄豁免,自由通訊,免納關稅和其他直接捐稅以及懸掛國旗、國徽等。
聯合國發言人斯特凡·杜加里克(Stéphane Dujarric)對此事件表態稱:「我們譴責對俄羅斯駐土耳其大使的槍擊。沒有任何理由能夠為襲擊外交官或大使辯護。」由此可見一國大使理所當然應享有的尊重與保護。
事件發生后,外界對於俄羅斯駐土耳其大使遇刺原因揣測頗多,事實上,土耳其國內近來爆發了連續多日的示威遊行,抗議俄羅斯對敘利亞採取行動。據稱,槍手射擊時高喊「真主至大」(Allahu Akbar)和「為敘利亞報仇」。因此有理由相信,俄駐土耳其大使的突然死亡與幕後黑手不滿俄羅斯的敘利亞政策有密切關係。而縱觀歷史上各國駐外大使遇襲的前例不難發現,插手干預所在國或所在地區自身事務通常是引發禍端的最根本原因,無論是有預謀的官方行動還是私自行事的民族主義分子,其背後最深層的原因不外乎於此。
因此毫不意外地,較為積極地干預地區事務的大國便更多地遭遇了這一挑戰,美國歷史上就有多位駐外大使遇襲身亡。第一起針對美國大使的恐怖襲擊發生在1968年8月28日,時任美國駐瓜地馬拉大使約翰·戈登·米恩步行上班,在改革大道遭遇瓜地馬拉起義軍襲擊當場身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