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觀察:中國霧霾的「十面霾伏」和經濟困境(最新視頻)

[複製鏈接]

6195

主題

6540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留學海龜(十四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002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DDT001 發表於 2016-12-21 02:36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DDT001 於 2016-12-21 02:47 編輯

觀察:中國霧霾的「十面霾伏」和經濟困境

立行
BBC中文網記者

周二(20日)北京以及周邊城市再次籠罩在霧霾中,許多北京市民帶上了口罩。到醫院就診的人數也激增。
中國作為聯合國《巴黎氣候協議》的主要簽署和推動國,其霧霾治理不僅折射協議前景,也會通過資本的決擇影響到2017年的經濟發展。
中國改革轉型艱巨,霧霾嚴重,大量資本加速流出中國,凸顯國內和國際經濟維持增長重重困難、甚至面臨衰退的挑戰。
從中國國內角度看,經過30年來依靠低能源效率和廉價勞力的經濟高速增長已經是強弩之末,特別是08年全球經濟危機后借4萬億刺激上馬加速導致煤電鋼鐵產能嚴重過剩,與此同時需求下滑,經濟結構性問題十分突出。
在產業問題突出的同時,金融證券業監管乏力,表現為近年來債務泡沫膨脹,房地產價格暴漲,股市出現大幅度波動,系統性金融風險危機潛伏。在"十面霾伏"下還有"十面埋伏"。
此外,在這個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官方又要穩增長,又要去產能,還要促供給側改革,能源要轉型,經濟局面之複雜,任務之艱巨,世界經濟史上沒有前例。
從全球角度看,自08年以後全球西方發達國家經濟增長乏力,貿易保護主義抬頭。2016年末美聯儲正式開啟加息大門,資本加速流動,全球經濟面臨新一場風暴。
在這種形勢下,中國如何治理霧霾已經成為一場環境乃至經濟和社會挑戰。
北京霧霾Image copyrightAP

北京近日霧霾嚴重。
煤電和新能源
中外媒體紛紛就中國近日嚴重的霧霾進行報道和分析,將主因歸於包括缺風天氣、京津冀周邊等地區嚴重污染的燃煤等工業排放、機動車、燒煤取暖等生活排放等。
由此可見,雖然中國中央政府制定遏制氣候變化、建設清潔能源的大方針政策,但政策落實到各級政府、企業和民眾的進程也有諸多挑戰。
今年9月份,BBC環境事務記者曾援引國際能源署報道說,雖然中國在清潔能源建設方面已經走在了世界前列,但同一時期也建設了大量煤電廠。2015年到2016年上半年,中國煤電新裝機容量創下了紀錄。
從另一方面來說,中國重工業去產能政策涉及京津冀數百萬民眾的就業和生活,在清潔能源發展尚無法從技術到規模上滿足經濟發展需要之際,從中央到地方政府都面臨困難的抉擇。
資本說話
但是,氣候變化問題已經是擺在全人類面前"刻不容緩"的挑戰,"霧霾"等污染問題正是凸顯其挑戰的一個方面,也是最容易讓人們了解廢氣排放和全球升溫挑戰的一個切入點。
況且,霧霾問題不僅受到民眾和媒體的關注,已經影響到經濟的重大決策:資本的決策。它直接影響到未來中國經濟走向的問題。
近期,國際媒體已經注意到資本流出中國加速的現象,以及經濟脫實就虛的問題。在重重的霧霾中,中國的業界和學者都在談論比如包括"玻璃大王"曹德旺這樣的企業巨頭投資美國建廠的話題。
中國企業過重的稅負和官僚行政負擔是資本加速流出中國的一個主要原因。從另一個角度看,治理霧霾和污染問題主要靠企業家也是難以行通的。
血染的代價
回顧歷史上也曾受到霧霾困擾的英國倫敦的經驗看,嚴重的"霧都"問題的解決不是一日之功,是付出了鮮血的代價,需要社會共識和數十年的努力才能解決,包括議會加強立法監督,政府倡導和執行堅決,業界創新科技配合,民眾關注發聲,經過多年持續努力,終於讓藍天碧水回到倫敦。
即便到了今天,英國政府仍然在新的形勢下更新加強控制空氣污染的舉措,民眾和媒體的監督壓力持續存在,工業部門、交通部門、地方政府在市政建設的方方面面都需要配合,污染環境可追溯刑事責任,任何官員、企業和個人都不敢掉以輕心。
也許倫敦的科技技術和經驗可以汲取,但在當今世界的綠色潮流下,在一個全球爭奪資本的時代,北京能像當年的倫敦一樣享有先快速發展經濟,后從容治理環境的優越時代條件嗎?
從中國的民眾對霧霾之害的關注和詬病來看,民眾已經無法等待。從資本流出中國的情況來看,眾多資本也無法等待。從全球看,特別是一度把氣候變化說成是"中國陰謀"的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人們對美國未來氣候變化治理政策存疑時,各國都對另一污染大國中國能發揮全球氣候治理的引導和中堅作用有很高期待。
不過,近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來看,2017年中國經濟基調是"穩中求進",當務之急防控化解金融風險。"十面埋伏"下的中國經濟解決霧霾問題牽扯方方面面,仍要逐步進展。
一個內心陰暗的人是容不得任何光明的,因為光明讓他們原型畢露,嘲笑正義、調侃崇高是他們的心理需要。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1 12:1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