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2月11日,特朗普在接受福克斯電視台採訪時,不僅為其12月2日打破中美建交以來慣例,和台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直接通話作出「我不需要中國人教我怎麼做」的自辯,更進而表示「如果中國不在各方面、尤其貿易方面對美作出讓步,美國『不一定必須』承認『一個中國』原則」。
特朗普一言既出,美國及全球許多媒體紛紛作出「語出驚人」的評價。
不論就國際法或美國國內法而言,中美三個聯合公報,都是不折不扣的法律承諾、條約義務。而作為聯合國成員國暨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唯一代表中國的合法政府」這一為聯合國所正式承認的國際準則,也是美國多次「簽字畫押」的。
除了極少數一些按照部分北美評論家所言「永遠活在自己邏輯世界里」的政治家外,絕大多數美國政要、傳媒和智庫不論持何種立場、傾向,對美國是否「一定」要遵守「一個中國」原則,是心知肚明且直認不諱的。
在這個問題上「不一定」,並不是和中國或中國政府、而是和美國自己的法律條文、自己簽署的條約及自己作出的國際承諾過不去,動搖的不是中國而是美國的底線。
很顯然,對這樣做的前景,受驚更厲害的,恐怕不會是早就對台海問題「做足最悲觀預案」的中國有關方面,而是那些知道此舉可能帶來何種後果的各色美國人。
12月2日的特朗普—蔡英文通話,驚動美國國務院,發表聲明重申「一中原則」——這當然並非對中國政府的厚愛,而是「厚愛美國」,確切說是對美國「法治國家」、「負責任國家」名譽不得不作的維護。
追溯到中美建交之初的1981年,當時參選美國總統的共和黨人里根,大言「當選總統后要和北京斷交,和台北復交」,時任美國駐華大使伍德科克在北京緊急召開新聞發布會予以澄清,這同樣是「愛美國」而非「愛中國」。
特朗普傲慢挑戰中國外交底線
里根正式就任美國總統后並未如此前聲稱的那樣「和北京斷交」,相反,他的八年任期幾乎堪稱中美建交后關係最好、合作最密切的時期。
當然,這是時勢逼人所致,如今的中美缺乏「合作抗蘇」的基礎,卻有著里根時代所絕對沒有的「地球上最複雜雙邊關係」和前所未有的共同利害。
如果特朗普像某些美國人所言,是在走馬上任前、面對罕有的親自己美國傳媒福克斯新聞「放鬆、放肆說幾句」,那麼他恐怕很快就會發現,自己「無官一身輕」、隨便當「大嘴」的好時光,如今已所剩無幾。
接下來,他要讓美國為自己的一切公開言論負責。
如果特朗普如某些外國人所分析的那樣,是「商人習性發作」,打算「先喊個價」、坐等中方「還盤」,那麼,他同樣很快會發現,中國人不會拿「一中」這個問題當買賣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