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需要看一些別人的故事,或許能從他的生活里找到些希望和勇氣。
這幾本傳記送給陷入迷途的我們。

《且以優雅過一生》
桑妮
湖南文藝出版社
2016年9月
讀這本書的初衷是因為看完了《我們仨》,然後想去看看這位最賢的妻,最才的女,溫婉賢淑的一輩子。
整本書,講的就是楊先生的一生。遇到愛的人以前,她是極其孝順,友善的。在她遇到了讓她一生幸福的人生伴侶錢鍾書之後,她不單孝順,友善,更加從此為他做飯,為他收拾各種家庭瑣碎,無怨無悔。
夫妻感情深厚,她被錢先生譽為最賢的妻。
錢先生說婚姻是一座圍城,城裡的人想出去,城外的的想進去。但是我想錢先生不可能想要出城吧。兩個人相愛結合,妻子如果能夠多包容自己的老公,好好愛自己的老公,凡事看得開一些,多一些心甘情願的付出,會不會也會像錢先生和楊先生那樣幸福。
作為一個獨立的女性,楊先生自己也是很飽讀詩書的。她一生酷愛讀書。從和她父親的對話中可以看出,她是愛書成痴。
在她的晚年,女兒和錢先生的相繼離世,讓她更加生活在了書海里。她的一生也一直不爭不搶,與人為善。所以在那個動蕩的年代里,雖然也遭受了很多不好的待遇,但是總的來說比起其他人,她已經算是輕的了。
她也是樂觀的,即使在那樣的日子裡也坦然面對生活的種種不易,用心過好自己的生活。她是真正的才女,她是真正的會過生活的人。
好好讀書,充實自己的生活。好好面對生活,過成自己喜歡的模樣。好好去愛別人,少計較,善待身邊的人。謝謝楊先生,讓我明白,生活是可以過成自己想要的模樣的。
雖有萬語千言,卻不知從何開始。只打算了解一二,卻收穫了太多的感動。沒有波瀾壯闊,充滿了細枝末節,卻完美的勾勒出生活的畫卷。每個故事,幾乎都是我們也會經歷,可我們雖有共鳴,卻無法企及。

《卓別林自傳》
查爾斯·卓別林
中國戲劇出版社
1980年4月
以前對卓別林的了解不多,僅知他是美國默片時代的喜劇明星,知道他的幾部著名電影,他著名的短上衣、超肥褲子、特大號皮鞋,小禮帽的流浪漢形象。
卻怎麼也沒想到,這樣一個充滿歡笑的人有如此不歡的經歷。
童年的他,經歷著艱難困苦,經歷著親情的煎熬,經歷著社會的變革.....環境改變性格,也創造不同的人生。
他用自己的全部精力改變著電影的格局,他的人生是艱辛的,晚年的顛沛流離,晚年的政治風雲,無時無刻不在考驗著他的意志。
幸運的是,他找到了自己的真愛,有了一個幸福的家庭,也有不錯的朋友,戰爭的陰影也曾經把他籠罩,但一切終歸是煙消雲散了。
我最欣賞的是 面對紛擾的世界,卓別林說,「對不起,我是藝術家」。
沒錯,他真正是個藝術家。
應該說,藝術家都有偏執這種特性。對於他來說,表現為堅持自己的藝術嗅覺,不屈從別人。
在剛開始在埃山奈電影公司拍電影時,他就已經對拍電影有自己獨特看法,並且相信自己的觀點。
雖然大家看到他拍電影強大的潛力,但是因循守舊,不敢隨便大膽接受他那自編自導自演拍電影的請求,於是他與公司進行一個打賭,就是公司放手讓他干拍真正表現自己藝術企圖的電影,風險由他承擔。
在這裡,他走出冒險的一步,也多得他那藝術嗅覺,他成功了,一夜成名。這在一般人是很難辦到的,沒有強大的能力支撐是不行的。
不動聲色,坦率的驚人。這本書展示了一個令人尊敬的大師起伏跌宕的一生。

《我堅信》
奧普拉·溫弗瑞
北京聯合出版社
2015年5月
雖然感覺有些心靈雞湯,瑕不掩瑜吧。
當知道這本書是奧普拉的作品時,關於奧普拉的一切就立馬浮現在我的腦海里。奧普拉•溫弗瑞,黑人女子,美國脫口秀主持人,世界級名嘴。
她主持的脫口秀節目在一百多個國家播出,並且連續十六年穩坐美國日間電視談話節目的榜首。
她從一個悲慘的黑人窮女孩到成功的億萬富翁,未婚媽媽所生,9歲遭遇性侵犯,少女早孕,吸毒墮落,到後來堅持離職,開始脫口秀,終於找到自己的力量時,也成就了她傳奇的一生。
這個女人不看這本書,單單她這個人就是活生生的勵志教材。
而本書,並沒有繁冗拖沓的回憶描述,也沒有誇張的故事情節,她從歡愉、堅韌、羈絆、感恩、可能性、驚奇、澄明、力量等八方面,一如她一直秉持的做法,敞開自己的心門,和大家做了一場內心的交流,也讓大家隨著她的描述進入了她的內心世界走了一遭。
感恩,愛,生活的羈絆,人生的可能性...所有的以前最終歸咎於面對內心的自己,人不是簡單由一顆腦袋和一個身體構成,你應該成為一支舞蹈,舞出自己的精彩。
書中給我感觸最深的是去體驗你生活中的一切事情,發生在你身上的,你看到的,聽到的,所有的以前。
不要沉溺與過去,或者對未來有所恐懼,活在當下。不管你是能力著,還是普通人,每個人都有過好自己的責任,早晨的一聲「早安」,一頓不錯的美食,夕陽西下的多種變化。
找到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成長為什麼樣的人,為自己和世間帶來精彩。
奧普拉,非常熱愛讀書的做了二十五年脫口秀的主持人,她回饋給大家她這麼多年受益其中的總結,身心靈無一不需要澆灌,做自己,做自己喜歡做的事,不要忽視了幸福最大的關鍵,那就是自己,重視自己的意見和心情,著眼當下,行動起來。

《別鬧了,費曼先生》
費曼
天下文化出版社
2007年
還有什麼比讀費曼先生更有趣呢?人生怎能豐富如斯。
第一次看到一個玩科學的人,對物理的痴迷,對問題的不罷休,還有白痴般的社交,精彩的經歷。
我很羨慕他,因為他的打破沙鍋問到底,他有了自己的「工作室」;因為他的調皮,打開了無數的保險箱;因為他的花心,無數次出入脫衣舞場所……然而,這些隨意,讓他變成一個不喜歡被束縛的人,從而在思想上特別活躍。
不知道為什麼,可能是讀書讀到某一個時刻就會尋找一些其他的蛛絲馬跡。
隱約覺得他沒把真正核心的東西披露出來,但就目前展現的部分而言已經流光溢彩美妙之極。
讀到「有一次我圍繞著一棵樹,看著月亮,邊走邊打鼓,想象自己是個印第安人」等等章節數次忍不住笑噴;
阿琳的洋裝、「我誠心祝福你們能獲得這樣的自由」等等部分又被用力戳到。總之,他確實是任情的、天馬行空自由不羈、熱愛著世界並且能探觸到核心的人。
費曼先生,從來都是很坦承的老頑童,他的一生里,似乎除了父親,親人的影子很少。在他的世界里,科學和實踐組成了主要部分。
他討厭公式,於是發明出自己的符號,他用最通俗的方式,在加州理工開設一堂有趣的物理課。他的講稿也被記錄下來,成為經典著作。
費曼先生,真是太有趣了。開保險櫃、戲弄女招待、去酒吧泡妹子、畫畫……做了好多不著調但是特好玩的事情。我覺得費曼之所以成為一個一個如此有寬度又有深度的人,除卻天賦,大概就是因為他有一種強烈的求知慾和堅持到底的品質。
喜歡費曼最後的祝福。因此我只有一個希望:你們能夠找到一個地方,在那裡自由自在地堅持我提到過的品德;而且不會由於要維持你在組織里的地位,或是迫於經濟壓力,而喪失你的品德。
我誠心祝福,你們能夠獲得這樣的自由。

《毛姆傳》
塞琳娜· 黑斯廷斯
安徽文藝出版社
2015年1月
讀過毛姆會明白,真正的經典永遠不是矯揉造作,而是從心裡和經歷里體會出的強大力量。
毛姆一生都致力於在體面的公眾形象與放蕩的私生活之間維繫微妙的平衡。
在公眾面前,他嚴格以愛德華時代老派紳士行為準則要求自己,以體面紳士的外殼保護自己在社會屬性層面的安全,極力避免與紳士行為準則發生任何形式的公開對抗。
例如,自從少年時代目睹偶像王爾德一夕之間身敗名裂的悲劇后,他選擇在大眾面前終身隱瞞性取向,即使在大眾對同性戀態度十分寬容的1954年,他仍然拒絕在文化圈聲援同性戀行為的請願書上簽名。
這些努力大概是有意義的吧。正如傳記中所述,對於不甚不了解毛姆生平的讀者們,「毛姆等同於大英帝國,毛姆就是英國紳士的象徵」。
而另一方面,在私生活領域,他安靜卻堅定地站在愛、性、浪漫與母性的一邊,在漫長的一生中不間斷地陷入戀情,持續著一種在社會公眾道德視角下放蕩不堪的私生活,借用他自己的原話「我過了很多年墮落但並非不快樂的生活」。
作為一名堅定的犬儒主義者,毛姆只有在保證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才能偶爾發揮他的刻薄與才智,對社會規則冷嘲熱諷一番,他絕非一個能夠公然與社會對抗的勇士。
因此,可以想象毛姆面對來自大眾鋪天蓋地的惡意時會有多麼痛苦恐懼,他情緒崩潰,多次痛哭,隨即逃離英國回到法國里維埃拉的別墅居住,終身未再踏上英國國土。
這樣複雜的毛姆,一個四分之三的人,生時得名,死後亦是,對於作家來說已是莫大的幸運。
獵奇也好,尋找共鳴也罷。如果這些大人物的傳記可以助每個迷途的人一臂之力,也不失為一種幸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