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老將們:中國革命毒素從哪來?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6-12-13 04:3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端木賜香 革命毒素從哪來?

  9日下午,與一名聊了一個多鐘頭的語音。

  一名說,我們姐弟老長時間沒有見面,也沒聊天了。你來北京幾次,我也沒蹭上見你。不知道你最近可安好?

  我說,很好。如果我沒啥動靜,就是沉溺於庸常的生活中啦。比如伺候我娘,比如和閨蜜一道練瑜伽。再說我們姐弟哪用見啊,也不用聊,十幾年了,誰不知道誰啊,默契早有了,你說前半句,我就知道你後半句是啥;我說前半句,你也知道我後半句是啥。一名就笑。

  問好之後,一名想跟我探討的是,中國人動不動掀桌子的革命毒素是從何而起的?他甚至拿他身邊的一些人事合作舉了例子。劇透一下,一名很久以前是在央台里工作的。現在嘛,在家做無業閑人呢。

  我說,我們能列出中國人中了革命毒素之後的諸般癥狀,但是,這個病因還真不好找。也許是,我們的文化基因里,先天缺了什麼東西,後天又營養不良導致的?

  一名甚至提到了自己原先的網名:孔孟就是國難。這是一名十幾年前的網名。網名可能透漏三觀。從網名,你就基本可以判斷出,很久以前,一名的某種態度與立場了。最近幾年,一名放棄了這個網名,這种放棄是認命呢?還是對革命毒素的剔除呢?這次聊天,一名重提孔孟就是國難,又徘徊回來了,說,難不成革命的毒素真在孔孟裡面?我說,韋伯能從新教倫理中,分析出資本主義精神來。那我們的革命毒素,當從哪裡來的?難道是孔孟?一名說,那咱也寫本,儒家倫理與革命主義精神?姐弟倆一陣爆笑。

  我說,可能是中國人怕麻煩吧?唐德剛就說過,革命與改良相較,前者容易,後者難。因為革命首先是區分敵我,而敵我,太好區分了。凡是不跟我站一起的,就是我的敵人,凡是敵人的敵人,就是我的朋友。一句話,只要你敢二,就歐了。扭回頭看看我們某些網友,那也是一個比一個二的。站隊的站隊,表態的表態。隨便一個公共事件,也馬上站得隊型分明,這邊排個S型,那邊排個B型。你要是兩者都自外其隊的話,祝賀你,你完了,兩邊挨罵,夾縫裡求生存吧。

  改良難。難在它根本就沒有敵我。或者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沾漣不凈,無法切割。難在它既需要技術,還需要耐心。因為掀桌子容易,修補桌子、整理桌子框架、安排坐桌秩序不易。一句話,破壞容易,建設難。

  我和一名最後還是歸結到中國的惰因上了。這個惰,就是智力的懶惰與技術的懶惰。改良太難,那就都去革命唄。革命成功后,再宣布,在中國,啥子改良行不通。更要命的是,革命成功后,並不意味著革命的落幕,而是更狂熱的革命的開始。相較於鄰居,談判,博弈,一寸山河一寸談,勝不王敗不寇,我活你不死,贏者不通吃,敗者猶能起,才是他們的遊戲精神.

  西方語境下的革命(Revolution)一詞來源於天文學,初始釋義有旋轉、運行、公轉、循環往複等意其科學含義。特別是這個「循環往複」,就像四季更替一樣,或時起時落,就像潮水的漲退一樣。它在科學中意味著變動中的不變,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既是開始,又是結束。後來經過文藝復興的洗禮、歐美學者的闡釋和資產階級革命的實踐,我們基本可以這樣認識:革命是在描述一種持續性、恆久性的終結,一種與過去徹底決裂的新秩序,一種舊有的、熟悉的事物與新生的、迥異的事物之間的斷層,一種不同於以往的質的飛躍與變革。基於變革的方式,可分作暴力與和平;基於變革的領域,可分作政治革命、經濟革命、社會革命、思想革命、文化革命等;基於變革的路徑,大略可分作法俄式與英美式。

  中國語境下的「革命」最早是指改朝易姓,變革天命,比如「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云云。近代呢,我們從日本進口了西方語境下的革命(Revolution)。當年梁啟超很不樂意把西方的Revolution譯為中國的「革命」,認為這樣就把中國換湯不換藥的改朝換代跟歐美換湯又換藥的革命混淆了。結果還真混淆了:中國湯武家的「革命」與歐美天文學的「革命」合體了,都是循環往複,周而復始,開始就意味著結束!從陳勝吳廣的揭竿而起,到洪秀全的太平天國,你能看出區別么?就是俄國的十月革命,和中國最得意的辛亥革命,在外人眼時里,依然是改朝易姓。撒切爾夫人說:1917年11月7日發生在俄國的事情並不是一場革命,而是一場宮廷政變。我最喜歡的海派學者李劼說:「孫中山這尊雕像的意義在於僅僅制止人們搞穿龍袍、戴皇冠、登基大典之類的復辟形式,卻並不能阻擋不穿龍袍的皇帝君臨中國。」當然還有其它革命,請原諒,嚇得俺都不敢吭。

  一句話,你可以更換王朝,但是沒能更換王朝運行的軌道。甚至鞏固了這個軌道,就這樣滾雪球似的,越滾越大,以致堅不可破。

  網上不時見到一些革命小將與老將,不分左右,動不動就喊上革命小口號了。我能猜,他們是悟空派來的逗比么?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9 01:1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