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烏有之鄉:公務員的鐵飯碗還能端多久?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6-12-12 22:4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林島 烏有之鄉網

  事業單位去年漲了工資,但對他們來說並不是好事,因為他們也要自己繳納養老金了。這種「漲工資」本質上是用貨幣工資來贖買退休福利,或者說用一碗紅豆湯來贖買長子繼承權。這點工資的漲幅用一兩年的通貨膨脹就能夠迅速抵消掉,但是事業單位賴以自豪的養老福利再也沒有了。而這僅僅只是個開始,事業單位和公務員的改制已經悄然開始,他們能逃脫九十年代國企工人的命運嗎?
  公務員和事業單位熱正是在九十年代末市場化改制的浪潮之下興起的。從九十年代初的「逃離體制」到九十年代末的「逃回體制」,這十年間恰恰是資本的原始積累在中國完成的十年,貨幣資本的積累和勞動者的無產化都是在這十年完成的。一方面,隨著中國新興壟斷資本的形成和對市場的瓜分,「創業」幾乎變成一條走不通的道路,「下海經商」基本上百分之九十九會掉進海裡邊。另一方面,教育、醫療、住房等的市場化改革,讓這幾種生活必需品變成了奢侈品,而國企改制則剝奪了國企工人享有這幾種福利的權利。在這種情況下,仍然保留了計劃經濟時代福利的公務員和事業單位成為大多數年輕人心儀的工作。
  公務員和事業單位的工資並不高,可以說是中低收入。但為什麼那麼多人熱衷於進入「體制」?原因在於「穩定」和「福利」。有一份穩定的鐵飯碗,可以享受公費醫療,孩子上學有保障,退休后還有退休工資,這正是社會主義時代賦予普通勞動者的權利,也是大多數人嚮往的有尊嚴的生活。外企或私企的工資有時候看起來比較高,但是超過四十歲之後一旦被企業解僱,就很難再找到工作。而且員工跟企業的關係,是一種赤裸裸的雇傭勞動關係,過高的工作壓力導致「過勞死」的現象頻繁發生。這一切都讓「體制」內的非雇傭化工作變成了飽受「三座大山」壓力的年輕人的嚮往。
  國人對於「體制」內工作的偏愛,恐怕不僅僅是一種「傳統」觀念作祟的結果,而是基於現實利益的現實選擇,是在資本主義的汪洋大海中對仍然保留著一點計劃經濟殘餘的非雇傭化的孤島的嚮往。但同時,社會福利的「孤島」化也意味著本來大多數勞動者都應該享有的社會福利變成了一小部分「體制」內人士才能享受的「特權」,這也是現在「體制」內工作遭到一些人仇視的原因。
  優秀的人才不去到勞動市場上把自己出賣給資本,反而妄圖逃回到「體制」來逃避資本剝削,這也是資本無法容忍的現象。市場經濟需要的是一個統一而不是分割的勞動力市場,它要把所有人都變成無差別地、在市場上「自由」出賣自己的雇傭勞動力。他們需要一個不用負擔任何福利和社會保障的「廉價政府」,因為只有這樣的「廉價政府」才能減輕「企業家」們身上的「稅負」。在成功地將國企工人無產化之後,在公務員和事業單位中仍然殘存的「鐵飯碗」便成為資本攻擊的對象。打掉最後的「鐵飯碗」,也是步入「深水區」的改革所要完成的任務。
  事業單位改革已經開始啟動,在高校里已經能明顯地感覺到這種變化。學校里已經出現了一些和派遣公司簽訂合同的輔導員。在北大、清華等精英學校里,高校老師的人事改革已經啟動了,新來的年輕教師如果完不成規定的科研任務,那就要面臨被解僱的風險。像九十年代打破工人的鐵飯碗一樣,知識分子的鐵飯碗也要被打破了。自由主義知識分子在九十年代鼓吹的新自由主義改革,終於降臨到他們自己頭上了,但是這個時候他們就不像九十年代那麼歡欣鼓舞了。
  中國的自由主義知識分子們就是這麼奇葩,他們二十年寒窗苦讀,就盼著有一天能夠找一份穩定的、有保障的非雇傭化的工作。可是,這些骨子裡期盼掙脫資本主義壓迫的「智識階層」在對待工人和農民群體時候,態度卻截然相反。他們要求打破工人的鐵飯碗,卻不反對自己的鐵飯碗;他們要求剝奪工人的福利,但卻反對削減自己的福利;他們反對社會主義,但卻心安理得地享受社會主義時代殘留下來的各種遺產。這些知識精英態度是,只有我們才配過一種有尊嚴的有保障的生活,你們這些工人根本沒資格,活該下崗。
  不管「體制」內的知識精英內心怎樣不願意,作為這個漂泊、動蕩的新自由主義世界的最後避風港的「事業單位」,也終於要走向「市場」,雇傭化和無產化是不可逆轉的一個潮流。「事業單位」之後,緊接著就是「公務員」,這次漲工資只是一個信號和開始。公務員漲工資是以削減各種福利和補貼為代價的,是要使貨幣工資變成公務員收入的主要組成部分。從長遠來看,改革的方向是使公務員的養老、醫療等福利都與市場並軌,提高貨幣工資只是為了減少「並軌」阻力的贖買政策。削減完福利之後,下一步就是公務員的雇傭化改革,深圳等地的聘任制公務員只是一個試水,之後肯定會大範圍推廣。
  對於公務員和事業單位的改革,肯定不會像九十年代對待國企工人那樣簡單粗暴和貪婪無恥。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這個過程是早晚會完成的。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19:2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