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父母每月給大學生多少生活費才夠花?答案居然是…...

[複製鏈接]
匿名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匿名  發表於 2016-12-11 00:38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體驗:離家裡給你打生活費還有一個多星期,錢包已經見底了;雙十一剁手剁得太HIGH,看到賬單傻了眼;自從談上戀愛,每天都感覺錢包在縮水還得咬著牙堅持……

  說到生活費,相信你有一肚子話要說吧,因為,這是絕大多數大學生,四年的痛!


  你在大學這幾年裡,有沒有過這樣的體驗:離家裡給你打生活費還有一個多星期,這個月的錢就已經見底了,要麼厚著臉皮找土豪舍友蹭飯吃,要麼就一天只吃一頓飯,縮在被窩裡一邊瑟瑟發抖一邊默念「我不餓」;雙十一HIGH過之後,看到螞蟻花唄和信用卡的賬單才暗自感嘆:一直到過年恐怕都得吃土;自從談上戀愛,每個月和她一起看電影吃東西逛街都是你掏腰包,儘管心中在滴血但臉上還得裝出一副你說喜歡咱就買的大方樣子?

  關於生活費的那些事,是無數大學生四年永遠的痛。

  所以近期,我們設計了調查問卷,想了解一下同學們的生活費水平大概是怎樣的,以及當代大學生的消費方式及理念。

  以下是得出的調查報告。

  參與調查的女生近六成

  

  接受調查的同學,女生佔了近六成,顯然女生比男生對生活費這個話題更感興趣。

  女生們在大學里不僅要吃飯和維持最基本生存,還要買衣服,買化妝品,買電子產品,平均開銷比男生要大很多。對於生活費不夠用這樣的問題,感受得自然更加深刻。

  國內大學生平均月生活費在1000-2000元之間

  

  雖然家庭收入較低的同學生活費明顯比家庭收入較高的同學要低,但即使是家庭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最低一檔,生活費的中位數也在800-1000元左右。

  由於目前的物價早已和十年前小編讀書時完全不在一個水平上,即使同學們再拚命省錢,也很難把每月花銷控制在幾百元的水平。而當前學生的生活費花銷如果全靠家裡來承擔的話,總體來看,負擔無疑也是比較沉重的。

  總的來說,目前不同家庭背景的大學生生活費支出水平差距,雖然比90年代或者新世紀頭十年的大學生要大,但仍然還沒有出現像社會職場那樣明顯的經濟能力分野。

  大學生生活費和學校所在城市消費水平有密切關係

  

  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月生活費在800元以下的大學生只佔很少一部分。在那種物價水平下,就算頓頓吃饅頭就鹹菜,800塊應該都不夠。

  而且,越大的城市,大學生想找一份兼職工作就越容易。在一線城市肯德基麥當勞的小時工工資都已經達到12-15元/小時的今天,大學生用課餘時間出來打工,一個月掙上1000-1500元,基本生活費大頭不再靠家裡也並非難事。

  生活費來源基本靠父母

  

  在這一點上,目前國內大學生仍然頑強地保持著「主要吃家裡」的特色,而美國或者歐洲的同學們則很多都已經靠自己的雙手吃飯很長時間了。

  當然,小編以為,還有一個原因是美國或者歐洲國家高校的學費、住宿費的固定支出太高了,基本已經超出了一般中產家庭的負擔能力,再加上普遍家庭孩子多,總不好為了負擔你的生活費而讓弟弟妹妹失學吧。

  而中國大學生則是普遍獨生子女,家裡不供你還供誰?

  三大用途:吃飯,買衣服和娛樂交際

  

  這個問題上,我們為所有受調查者設置了只能限選三項之內的限制,目的就是篩掉較次要的支出路徑,看看大家的錢主要都花在哪了。

  支出最主要的兩項是吃飯和買衣服。這是在我們預料之內的,畢竟誰也不會餓著肚子光著身子去上課。

  但娛樂交際活動支出的佔比確實比十年前的大學生要明顯偏高。這也反映了這些年來,服務業的發展和社會消費習慣的改變對於大學生的影響。

  只有三分之一的大學生有記賬習慣

  

  記賬是理財的開始,沒有記賬的習慣,不知道自己的錢都花在哪了,你就不可能進一步針對自己的支出結構做任何的規劃。

  而且現在開始給自己的支出記筆賬的難度門檻,早就因為智能手機上記賬類APP的流行而變得幾乎為零。而且到月底,APP還會自動給你算出你的支出比例之類的數據,根本不用你再去弄個小本本按計算器了。

  希望更多的同學能夠養成主動記賬的習慣。要知道,你不理財,財不理你。

  四分之三的同學會體驗到入不敷出的滋味

  

  這個問題的答案,實際上和上一條有著內在的聯繫。

  缺乏財務規劃的人或者群體,自然就既缺少必要的應急儲蓄,也容易收入和支出不匹配,陷入入不敷出的境地。

  而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大學生的普遍解決方案還是以伸手向家裡要錢為主,其餘幾種比較普遍的做法還包括:找兼職打工,勒緊褲腰帶吃土,找同學借錢和花平時的積蓄。從這個角度來看,大學生的財務抗風險能力並不比靠天吃飯的人強。

  盈餘的生活費大都被存起來了

  

  除存起來之外,大學生拿到意外的收入時,首先想到的是寄給家裡或給父母買禮物,確實孝心可嘉。這點還是很讓人欣慰的!

  三分之二的同學家庭狀況,承擔生活費壓力不大

  

  正像我在前面提到的一樣,中國的高等教育,放在全球同行中間做一下比較,價廉是確實的。

  多數同學對目前生活費水平比較滿意

  

  如圖,雖然抱怨、吐槽,但總體而言,還是有近七成的受訪者對目前的生活費現狀表示「滿意」。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

沙發
彩貝一一 發表於 2016-12-15 14:33 | 只看該作者
在大城市開銷真的很大,沒有辦法
大學生也要交際。特別是談戀愛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9 22:5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