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羽毛球冷知識,最適合你的磅數是多少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6-12-10 05:2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年度最燒腦磅數解析強勢登陸,只有聰明的球友才能看懂。雖然燒腦,但是所講內容卻有道理,或許真的可以參照這位大神的辦法,尋找到最適合各位球友自己的磅數呢~~   

  尋找屬於你的最完美磅數                       

  

  揮拍的動能加上球飛過來本身就具有的能量稱為對撞總能量(簡稱總能量)。這一總能量,通過球拍球線變形的蓄積釋放,最後在球飛離球拍後分為四個部分:       1.球反彈飛行的動能               2.擊球后球拍和球線自身震動的能量               3.擊球過程中由於各種摩擦轉變成熱能消耗掉的能量               4.擊球之後球拍由於慣性繼續前行的動能           

  

  為了使問題簡化,可以從研究兩種極端情形入手:專業選手打低磅數和業餘選手打高磅數。      

  

  對於業餘選手,業餘選手打高磅數為什麼球飛出去很慢?           原因是綁得很緊的高磅數球線變形較小,球線推送球頭的距離就短,同時,球線偏離拍面的夾角也小,就導致球線拉力中垂直於球拍的分量(藍色分量)也小,而且由於線太緊球線在球頭上幾乎不產生滑動摩擦,由於拉力的垂直分量小(藍色分量),線推送球頭的距離也小,F和S都小,因此總做功小,就是球線只把少部分能量傳遞給了球頭槌就飛走啦。(紅色矢量線表示拍框給球線的拉力,對於同一個人用固定力量揮拍,這個力的大小是固定的,藍色是垂直於拍面的分量,就是這個分量推動球頭反彈的,黃色是水平分量)      

  

  總而言之,這種情況就是總的能量本來就小(球速飛來的不變,揮拍速度慢),球分得的能量比例還少,因此獲得的離線速度就很小,結果就是業餘選手球離拍速度不快也打不遠。       當業餘選手擊球時候,如果球線比上述情況松,那麼球線變形的程度就大(還不至於大到網格變性過大,摩擦嚴重的程度),球線推送球頭的距離就長,同時,球線偏離拍面的夾角也大,就導致球線拉力中垂直於球拍的分量也大,拉力的垂直分量大,線推送球頭的距離也大,F和S都大,因此總做功大,就是球線把較多部分能量傳遞給了球頭槌就飛走啦。      

  

  傳遞給球的能量多,在總能量不變的情況下,球頭分得的擊打總能量就多,因此離線速度就快,於是低球線張力對於揮拍慢的業餘選手是適合的。      

  

  對於職業選手,擊球瞬間的揮拍速度很快的職業選手打低磅數為什麼球飛出去很慢?           原因是,專業選手揮拍速度快,球線和球之間相對運動速度差大,對撞的總能量就很大,這時候綁得很松的低磅數球線受到球頭的壓力較大,因此變形就很大,變形大,其實是球線組成的網格異常變大,使得球線在球頭上明顯滑動(最嚴重的情況是網格大過球頭的直徑,直接把球頭夾住),這個明顯的滑動摩擦是要消耗巨大能量的,因此把總能量的相當大一部分用於摩擦生熱,剩下傳遞給球頭用於反彈的能量就小很多啦,因此球頭離線的速度就很慢,結果就是專業選手擊球,球離拍速度不快也不遠。      

  

  當專業選手擊球的時候,如果球線比上述情況緊,網格變形就小,球線和球頭的滑動摩擦就不明顯,摩擦耗能小,傳遞給球頭用於反彈飛行的能量就多,在總能量不變的情況下,球頭分得的擊打總能量就多,因此離線速度就快,於是高張力對於揮拍快的專業選手是適合的。      

  

  總結一個公式

  揮拍的能量加上球飛過來本身就具有的能量稱為總能量(對撞總能量)。對於任何擊球的人(不管揮拍速度快還是慢),球線太松的時候,摩擦力太大,因此對撞總能量損失太大,球獲得的反彈能量占對撞總能量太小,離拍速度就慢。球線太緊的時候,傳遞總能量的太少(球線變形程度小,做功距離短),球還沒有獲得總能量中的較多部分,因此離線速度也慢。      

  

  總之最合適的磅數,恰好是球反彈所獲得的能量佔總能量的比例最大的時候,這就是專業和業餘選手共同追求的理想狀態!       達到這一狀態必須同時滿足的兩個條件是:一、球線變形足夠,二、摩擦損失盡量小。 只滿足其中一個條件的時候,上述比例不可能達到最大值。        簡而言之,專業選手用高磅主要是為了避免摩擦損失的能量過多,業餘選手用低磅主要是為了使得球線變形程度足夠。總之任何人都在尋找兩個條件的最佳組合,使得球反彈所獲得的能量佔總能量的比例最大。      

  

  關於球線網格被撐大,球線在球頭上滑動摩擦的具體情況。           用超市拍,張力大概不到18磅,YY05的羽毛球,試驗如下:球線在球頭上摩擦距離很明顯,浪費了大量能量,而且球線之間位移也非常明顯,在巨大壓力下相互摩擦,也浪費了很大能量。試驗的圖片在這裡(注意,網格隨著球拍的壓力增加,逐漸變大,球線位移非常明顯)      

  

  

  

  用26磅的拍子試驗了一下,結果球線移動很不明顯,估計是對於這個磅數,給拍子施加的壓力還不夠,如果足夠的話,球線也會發生明顯滑動摩擦。而且,試驗的時候是給球線的壓力是用手腕壓拍框來施加的,並不像真實環境下在一瞬間將相對高速運動的球頭壓向球線,這種瞬間的壓力肯定比手腕壓拍框的力量要大得多。       看看打球之後球線相對位置的移動以及網格變得不均勻的例子就知道了,大力擊球的時候,網格的變形和相對球頭的滑動是明顯發生的(通常是張力較小的豎線水平移動明顯)。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沒有,國際比賽的高手們,在大力殺球之後,經常習慣性的看看拍子,看看球線位置是否移動嚴重,看看球線是否平行。       因此說,球線變得不平行,網格不均勻的情況,常常發生在大力殺球之後,恰好是因為大力殺球給球線的壓力太大,才使得球線相對球頭髮生滑動摩擦,相對其他的球線也發生滑動摩擦,浪費了巨大的能量,而且經常由於剩餘能量不足無法回到原位。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4 07:2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