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張國立炮轟影視界"對賭協議":掉進王中軍的套路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6-12-14 22:4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現在有錢人分幾種,一種是拿著別人的錢急於賺錢的人;一種是真有了錢,不著急的人;還有一種像我這樣覺得自己失去了一次機會,拚命再想找下一次機會的人。我是一個特別悲觀的人,但是我可以把我的經驗講給大家,讓各位判斷文化市場現在是什麼樣的。」2016年12月6日至8日,「第十六屆中國股權投資年度論壇」在京舉行。知名演員張國立以親身經歷談了對時下流行的對賭協議的微詞,和對假票房、假收視率泛濫的不滿。

  

  「現在還是打工的,日子非常苦」

  「多少年前,熊曉鴿、沈南鵬就想投資我,但是他們要的回報太高了,我沒答應。有人說我錯過了利用資本的最好機會,但是我不後悔。」張國立的底氣在於,他是中國演員里第一個做公司的人,「若干年前拍的《鐵齒銅牙紀曉嵐》都是自己公司做的。」他介紹,「2003年,我和馮小剛從青島拍戲回來,路上他說也想做一個公司。於是兩人共同投資500萬。誰當董事長?我們倆犯難,最後沒有董事長,只有執行董事。到現在熟悉的朋友看到我和馮小剛見面時,我叫他馮指導,他叫我張指導……」

  公司成立了怎麼做呢?張國立跟馮小剛說,「我一年兩部半電視劇,你一部到兩部電影,一定有人來給我們投資,用不了多少年,公司就上市了。後來一個投資人說要投資500萬。在這樣的投資面前,兩個人脆弱的心和脆弱的理想,就這樣被資本徵服了。但錢沒按時打進來,我們頓時覺得上了當、受了騙。」

  很快,華誼兄弟看上了這家公司,「四年前,華誼兄弟上市前,一直跟我和馮小剛談,希望可以一起進入華誼。後來不知道王中軍談了什麼條件,馮小剛離我而去,進了華誼,後來又把我拉進去了。但我現在還是打工的,日子非常苦,因為和華誼簽了一個對賭協議。有了對賭協議后,我就變得不從容了,拍戲不像以前那樣等一個我喜歡的劇本、等一個我喜歡的角色。過去活動、廣告不好,多少錢都不接。但後來變得這一切都沒有門檻了——因為我要做一個講誠信的人,想著用什麼方式都要把這個錢給人家填上去。這樣,面對股民時,讓他們知道這個人沒簽錯——這就是我為什麼這麼悲觀。」

  

  「因為假收視率,這幾年我很少獨立拍電視劇」

  張國立感慨,更難的是如何應對目前無序的行業。「我一直都在想,什麼樣的作品既能叫座又能叫好?說句真心話,現在做不到,是因為整個行業規矩很亂——電影大家都知道有假票房,因為身後有資本野蠻的進入,必須把票房做上去;這幾年我很少獨立完成一部電視劇,因為假收視率勢力非常大,我做不了。換句話說人家也不理我,因為我在各種場合抨擊假收視率。行業現在沒有規矩。電視台看收視率的,和廣告投放、廠家有直接的關係,假收視率廠家也看,逐漸形成了一種風氣。」

  

  「挖墳都成了中國電影的主流文化,你還投嗎?」

  張國立認為,做文化投資必須要有責任感,「投資當然講利益,但文化投資應該分一分。你可能掙到了錢,但可能是僅靠廉價的笑聲獲得。這麼大的一個國家,除了搞笑和惡俗之外,挖墳都成了中國電影的主流文化,(你)還投嗎?精英是什麼,一是有正確的思想,有獨立的思考能力;二是有責任;還有是手裡要有足夠的資金,去做想做的事。」為此,張國立呼籲社會更多關注保護民間的小劇種、小曲種、小藝術門類,「因為2000多種各樣的門類,是由師傅教下來的。現在大概70個小劇種只有一個傳人,如果他去世了,這個劇種和藝術門類就從此消失了。如果現在不再用一點時間、精力和金錢去做修復挽救工作,將來我們付出的代價會更大。我特別呼籲在座各位投資人你們也關注一下中國文化的搶救和修復。」

  來源:北京晨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4 11:0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