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吳三桂不棄關當漢奸放清軍入關,中國歷史會是怎樣的一個發展!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6-12-7 00:3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你覺得吳三桂是投靠大順比較有道德問題,還是投靠大清比較有道德問題?難不成讓他千里奔逃,突破大順泛濫的華北去追趕朱家,然後在江淮無比熱鬧的軍閥擠壓中被滅掉嗎?要知道吳三桂當時並非漢人陣營中的大軍閥,南方的戰友左良玉等人,朝廷上的馬士英等人誰能容得下他,真南下勤王,他又有多少機會活到康熙年?或者讓他在山海關自立為王,北扛韃子南扛順子?你當他手裡有高達啊,山海關這種地方很適合兩面作戰么?

  

  拿後來所謂漢奸之類的話語來形容一個生活在17世紀如此亂局之下的人,過分了。吳三桂只不過是個很普通的軍閥,做了一個軍閥直覺上會做的選擇而已,而說實話,以當時遍地軍閥的現狀,以及南明中央的虛弱樣,吳三桂的選擇真的沒那麼重要,要知道他不是大明第一個降將,甚至也不是到他為止最重要的降將(老洪才是,大清立國唯二唯三的大功臣,其實可以說,大清國從努爾哈赤立國大金開始到康熙初年,每一次重大進展都和漢人降將降臣有直接關係,但老洪的歸降應該說七起了最大作用)。

  

  其實對比北宋末和明末,應該說大明在情勢上是佔優的,第一體量本來就比北宋末年大,第二沒有金侵宋那樣猝不及防又戰鬥力逆天(滿將其實戰績一般,尤其是入關以後),第三拉鋸地帶沒有出現一個很強的傀儡政權(偽齊其實非常強,南宋初幾大主將其實主要精力都花在和偽齊糾纏上了),第四南京有備份政府,無論是運作還是皇帝繼位都沒有南宋初年那麼兇險,第四,說實話后金和大明的實力對比,相比於大金和大宋應該說還要小很多,第五,其實相比於北宋末嚴重的黨爭,經過崇禎整風以後,其實大明官員並沒有那麼強的宗派對抗。但結局如此不同,一個頑強的守到了敵人完蛋,一個一年多就被打成游兵,兩個時段軍閥化的程度是一個最關鍵的因素。

  

  可以說,大清入關以後,其實幾乎每一個對抗大清的漢人政權都曾經有某一個時刻在紙面上看到了翻盤的希望,魯王如此,浙東抗清最初幾個月形勢一片大好,隆武永曆如此,鄭家的支持和李成棟的三判也在局部形成了優勢,鄭家順治十幾年的攻勢更是如此,一度看到光復整個南方的優勢,孫李在湖南一線同樣體現出了一定的優勢局面。甚至是後來的三藩之亂,初期還是體現出漢人軍隊至少在戰鬥力上並不渣。

  但是,有時候不行就是不行,有些事情沒辦法僅僅靠打仗就翻盤。

0

主題

968

帖子

3392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392
沙發
西部華人 發表於 2016-12-7 11:52 | 只看該作者
帝師洪承籌去討伐奴兒自治區叛亂,開戰前曾對幾個將軍說:吾朝宦臣當政,病入膏肓,此戰勝敗皆無後路,我等不如另尋明主,洪承籌帥5萬明軍不戰而降並招降另外兩路明軍,可後來清改歷史說洪承籌是力戰被俘被奴兒王勸服3年而降,純屬胡編。洪承籌是不戰而降,並得到奴兒王與爾共天下的承諾,洪承籌在關外共招降明軍45萬,漢民300萬,並與其他明臣說服皇太極改金為清,他親自參與設計清國服裝和髮型以區別明朝服裝和髮型,這樣可防治投降者反叛,正是他提出的留髮不留頭。入關后他更是招安明軍過百萬,他怕後世被蔑罵於是改記載保持低調,實屬滅明立清的後台主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

主題

274

帖子

1161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大一新生(四級)

Rank: 4

積分
1161
3
paine007 發表於 2016-12-11 01:57 來自手機 | 只看該作者
明朝滅亡的關鍵在於內鬥。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15:5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