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蘇州市十三五城市定位 成為國際化大城市

[複製鏈接]

7812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06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小辣辣 發表於 2016-12-28 01:1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6-01-22 09:52:51 來源: 蘇州日報(蘇州) 

  下一個「黃金五年」,蘇州如何定位自己?《蘇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明確:未來五年,蘇州要努力打造為具有較強綜合實力的國際化大城市。這樣的定位,讓以往總以「小家碧玉」自居的蘇州人激動難抑,對這座古城心生更多期待。

  從古城到國際化大城市,需要邁過多少檻?擺在蘇州面前的,是現代化綜合交通體系如何構建、城市資源保障供應如何強化、市容環境質量如何提升、城市安全運營如何保障、智慧城市建設如何推進等一系列挑戰。如何運用現代化、智慧化手段,探索出一套新型城市現代化運營管理模式,考驗著蘇州人的智慧。

  綱要概覽

  五大方面解構特大型城市運行管理體系

  為實現國際化大城市的城市定位,《綱要》設計出了一整套功能完善的特大型城市運行管理體系。《綱要》第八章,從交通體系、能源保障、市容環境、安全運行、智慧城市五個方面,對這套體系進行了詳細解構。透過這一解構,我們依稀可見一座國際化大城市的豐滿身影。

  ——構建現代綜合交通體系。協同各地推進鐵路、公路、水運、通用機場等跨區域項目建設,完善綜合立體交通體系。加強區域內交通設施互聯互通,加快推進內環放射線、中環二期等城市快速路建設。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到2020年,市區軌道交通里程超過200公里,中心城區公交站點500米覆蓋率達到96%,公共交通出行分擔率達到30%,機動化出行分擔率達到60%。

  ——強化城市資源保障供應。強化城市水資源保障供應,不斷提高水質質量和供水保障能力。強化能源保障供應,加快建立能源多元化供應體系,積極推進新能源開發應用。優化能源利用結構,深入推進低碳發展試點城市建設,降低傳統能源消耗總量,鼓勵低碳消費,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提升市容環境質量。確保市容市貌整潔有序,推進城市環境提檔升級,著力改善老舊居住區、城郊結合地區等重點區域的環境面貌。提高居民節能環保意識,強化城市居民的資源、能源和環境等危機意識,實施節約行為獎勵制度,引導城市、企業、居民正確的資源需求導向。

  ——保障城市安全運行。提高城市安全防範水平,落實防火、防爆和反恐防範措施,有效防範和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健全城市科技備災、災情評估、社區綜合減災體系,運用保險參與城市風險管理。完善突發事件預警機制,建立健全多層次、全方位應急救援體系。保障城市設施安全有序運營,推進標準化、專業化的基礎設施運營維護。

  ——推進智慧城市建設。健全信息網路體系,加快下一代網路建設與應用,推動4G通信網路建設,加強未來網路、5G通信網、下一代廣播電視網等關鍵技術建設。加快功能性服務平台建設應用,實施數字城管行動,提升基礎設施管理、環境監測與市容監管、應急聯動與處置管理的智能化水平。不斷優化電子政務信息平台,建設集行政審批、便民服務、政務公開等功能於一體的跨部門跨地區信息互聯互通政務網。

  專家解讀

  國際化大城市先要解「垃圾圍城」之困

  專家、學者也早已將目光對準了蘇州的城市發展。新加坡邦城規劃顧問有限公司中國區總裁、中國董事、總規劃師陳啟寧多次強調了「健康城市」理念,他認為,健康是蘇州未來城市發展的核心價值。

  在陳啟寧看來,蘇州健康城市的發展,重中之重是「綠色」,就是要把蘇州的山水人文等傳統優勢發揮出來,做精園林、做美街鎮,打造出自然環境之美、景觀特色之美、文化交融之美。健康城市的另一面,則是人工環境,就要從城市規劃上開始把關,避免城市病在交通組織、土地利用等方面的蔓延,通過良好的城市規劃來構建出一座健康的城市。在這方面,國際上有不少成功的例子,比如說,哥本哈根的「指狀規劃」非常出名,它的特點是把自然與城市融合,通過更好的公共交通系統,通過小組織把城市組織起來。新加坡則是「環狀規劃」,這座城市通過「環狀規劃」,形成了一個個微結構,留下良好的生活空間,更加適合人居。

  來自蘇州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的張勁松教授關注的重點更為具體,他認為,要建立與國際化大城市相適應的運行管理體系,蘇州必須要解開「垃圾圍城」這個局。而突破點就在於「零填埋」。他呼籲,政府相關部門要高度重視,將垃圾分類作為「十三五」時期的大事來抓,同時啟動地方立法,率先推行嚴格的垃圾減量、分類措施。從根源上減少垃圾總量,做到垃圾分類,大部分垃圾通過焚燒處理,最終實現「零填埋」。「要做到這一點,蘇州需要十年以上的遠期規劃。」張勁松說。

  建議提案

  布設微循環公交打通城市「毛細血管」

  事實上,蘇州人對特大型城市運行管理體系的思考早已開始。今年兩會,不少代表委員的建議、提案便是由此展開。這些討論猶如一筆筆線條、一點點色塊,逐步刻畫出這套複雜體系的一個個局部。

  徐阿大代表認為,古城區內公共交通服務的改善需要引起重視。他尤其看重「微循環公交」概念:通過微公交,銜接軌道樞紐,將社區、商業中心、醫院、學校與軌道樞紐串聯,為軌道交通集散客流,成為城市中心的「毛細血管」;在部分客流疏稀的城市外圍,通過微公交填補公交空白,提高公交覆蓋率;解決線網優化過程中長線截短后,形成的部分社區公交空白,通過布設微公交線路,銜接社區與公交主幹線,解決出行難「最後一公里」。特別是要結合古城風貌的保護髮展微型公交,做好社區巴士線網規劃。

  致公黨蘇州市委則將關注的重點投向了燃氣管網監管體系,在《關於完善我市燃氣管網監管體系的建議》中,他們提出,由於違建壓占管道、樹木深根擠壓管道、地下管道資料不全、老新村管道老舊、液化石油氣儲備站安全間距不足等問題,我市燃氣管網還存在不少安全隱患,與特大型城市要求的能源保障供應要求還存在不小差距。因此,他們建議,加快修訂出台《蘇州市燃氣管理辦法》,為提高燃氣監管法制化水平提供法規依據。同時,加大隱患整治力度,加快老舊管道改造更新。此外,新時期下的燃氣管網監管還有了「智慧武器」——整合全市燃氣企業信息,通過地理信息共享平台獲取基礎地形數據,建立完善全市燃氣行業信息管理系統,提高對燃氣管網的安全監管、危機預警能力。

  基層心聲

  期待智慧化建設讓生活更方便

  蘇州「瞄準」國際化大城市的目標一公布,引發了不少網民和市民的關注。對於這個新目標,他們也有許多新期待。

  「回國一年多了,我覺得蘇州的很多硬體設施建設得都很好,但是在市民的觀念、素質等方面,還有提升的空間。」家住吳中區蘇苑街道月浜社區的程晨是個「海歸」,她最關心的是市民素質的提升。前幾天,幾張東京大雪的照片刷爆了程晨的朋友圈,給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東京大雪造成了交通癱瘓,許多乘客滯留在了車站。但是他們有很強的規則意識,隊伍排得整整齊齊,車站裡排不下,就排到了露天。這樣的照片,就是一張城市的名片,不用多說,就能感受到國際化大城市的『范』」。

  從事軟體工程的徐佳灝更期待的是蘇州將要推進的智慧城市建設,「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務的信息化,是大勢所趨,跟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公交車離你所在的站台還有多遠、多久後到達,通過信息化手段,乘客完全能夠精確掌握,就能減少很多等待時間。雖然蘇州目前已經做了一些相關工作,但在便捷性、覆蓋度、準確性方面還有很大提升空間。另外,通過完善的信息網路,政務公開、便民服務、行政審批等也能實現信息化、智慧化,我們的生活就會更加便捷。」

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7 03:3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