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啟示錄》分享第16章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16-12-7 07:3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第16章

1節上章講到七位天使接了碗,現
·         在主神大聲命令懲罰的天使行動。

2節
·         「惡而且毒的瘡」會長在不信主的人身上(參見:出9:9-10)。這裡和七號之災的第一號有不同(見:8:7),第一號毀壞的對象是自然物,它只是間接影響到人,第一碗卻是人,象徵懲罰的烈度和直接度越來越強。惡,新譯本翻譯為「惡性的」。

3節
·         參見:出7:19的第一災,第二號(8:8-9)。水是人和動物賴以生存的基本物質,海水雖不能直接飲用,但對海洋生物,地球生態,人類和地上生命有直接的影響。今天出現了受污染海水變紅的現象,對沿岸的影響很不好,但比起結局前的情況,簡直就是微不足道。
·         七號之災是局部的(8:7-12,三分之一重複了幾次),而七碗之災是普世性的(16:3,20)和決定性的。(孟恩思,471)

4節
·         現在是江河的淡水了(參見:8:10-11,第三號)。

5節
·         啟示錄講到天使的內容特別豐富,其中有關於它們日常責任的(7:1,14:18)。
·         神通過對水的改變來間接地懲罰神的敵人/神的子民的敵人,那負責管理水的天使認為是公義的,而不是任性和不負責任的。

6節
·         原因是神的敵人迫害殘殺過神的兒女,神給他們喝這些帶血的水,或者使他們被殺流血,這是公義的,他們是罪有應得的(賽49:26)。不是不報,時候不到,中國人的這句老話是有道理的。

7節
·         直譯是「我聽見祭壇說」(呂振中本)。擬人化的祭壇表示聚集在祭壇周圍的殉道士和聖徒(6:9,8:3)。這些聖徒們讚美主神的公義的審判,呼應天使的讚美。啟示錄中的天使之間,聖徒之間,天使與聖徒之間的配搭是特別的協調默契合一,真是讓我們在地上教會事奉的兒女羨慕和追求,更盼望有一天加入他們的事奉行列。
·         整卷啟示錄(除了11:1外)在講道祭壇時,都和神的審判有關(6:9,8:3-5,9:13,14:18,16:7),獻祭和審判都有關係。(孟恩斯,476)

8節
·         神通過對太陽狀態的改變來懲罰(參見:出10:21,第九災)。在先前的第四號,是白天三分之一時間沒有陽光(8:12)。這裡是太陽如火一樣烤人。在三大火爐城市呆過的人都知道,在夏天有時候熱得連穿短褲短衫都難以忍受,但這和結局前的燒烤比,簡直就是小碟一盤。

9節
·         但被烤的不信主的人,不但不悔改,反而褻瀆管理一切包括這些災的神。有時候我們會感覺不可思議,怎麼到這份上了還不有所醒悟呢?但這其實在歷史上就大有人在。看看當年埃及法老的心何等的硬(出7-14章)。看看今天的一些人,他們對福音完全拒絕;有些人儘管認為基督教有道理,但拒不接受主耶穌,也不追求聖經真理。人的罪性對人心的污染,罪使之堅硬如石如鐵,是難以理喻的。

10節
·         獸。應是第一獸(9:2)。
·         獸的國。撒旦掌握權勢的地方。在約翰的時代,應該就是羅馬為中心的帝國。
·         黑暗了。參見:出10:21-29,第九災。


11節        見2,9節。第二次提到「並不悔改」。

12節
·         伯拉大河上。幼發拉底河,見9:14。
·         河水就幹了。在舊約聖經中,神多次使河水乾枯(出14:21;書3:16-17;賽11:15;耶51:36;亞10:11)。歷史上曾出現波斯居魯士大帝將幼發拉底河的水疏導到人工湖裡,然後派軍隊涉過干河(可以涉水過河的水位),進入巴比倫城。(希羅多德,《歷史 希臘波斯戰爭史》,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95頁)
·         眾王。東邊(日出之地)來的王。在羅馬帝國歷史上,幼發拉底河是羅馬帝國的邊界,東邊有帕提亞帝國,也稱安息帝國(主前247-主后224年),軍人極為善戰,該國是對羅馬極大的威脅。9:14講到4個惡的使者在幼發拉底河被釋放,其實就是象徵東邊的帝國「眾王」,也是撒但的勢力。羅馬也曾傳說殘酷迫害基督徒的羅馬尼祿王的自殺是假的,他其實跑到安息國去了,要伺機從東邊殺回羅馬。而羅馬本身代表敵對神的勢力。所以這節經文講的是神的敵人之間(以河東河西來比喻)會彼此攻擊,狗咬狗開撕。
·         預備道路。這一切其實在神的計劃安排中。

13節
·         污穢的靈。強調其不潔凈。
·         青蛙。參見:出8:3。小丑一樣,而且呱呱亂叫。
·         龍口獸口並假先知。參見:12:3,13:1,11。

14節
·         施行奇事。末后的日子必有許多假先知興起,行各種奇事來迷惑人(太24:24;帖后2:9)。
·         普天下眾王。它們的誘惑遍及世界。從王,也就是政治領袖權力開始,再影響到整個國家。
·         聚集爭戰。要彼此爭鬥,更要和神的兒女爭戰。
·         神全能者的大日。但這日子並不是他們耀武耀威的日子,實在是在大能的神所掌控和計劃下的日子。

15節
·         主耶穌提醒我們:他必迅速而且突然而來(太24:42-44)。儆醒的人有福了,這是啟示錄中提到的第三福。

16節
·         哈米吉多頓。這個字是象徵意義,它本身的字義不易確定。最普遍的意見有兩種:一是「米吉多山」(和合本譯法),二是「米吉多城」。但沒有米吉多山;米奇多是個位於迦密山東南的小鎮,歷史上是古戰場。在聖經中記載巴拉和底波拉在其北邊不遠處的基順河/他伯山(地處耶斯列平原)上完勝神的子民的敵人西拉拉(士4章),以色列人在此處勝過迦南諸王(士5:19)。無論怎樣,這個地方是「象徵所有邪惡權勢最終將被神的力量和權勢推翻。」(孟恩思,485)

17節
·         當第七碗倒出時,神宣告祂的七碗的懲罰就完成了。

18節
·         閃電,聲音,雷轟,大地震。重大的事情要發生了(參見:4:5,8:5,11:19);但這次是史無前例的厲害。

19節
·         大城。它是以羅馬作為背景,是當時敵視神和神的子民的中心;也比喻所有抗拒神的自滿自足的「文明人」(見11:8)。
·         裂為三段。全然毀壞。
·         列國的城。歷史上以羅馬為中心的其它反對神的地方;可從整體來看,就是抗拒神的整體,列國的城被包含在羅馬之中。(莫理斯,190)
·         巴比倫大城。這裡巴比倫不是另外一城,背景還是羅馬,還是比喻所有抗拒神的自滿自足的人的集合。
·         記得。幽默地表達了惡者是溜不掉的,接下來的懲罰是輕不了的。神是完全公義的。

20節
·         又轉到自然界因這七碗所受的損毀。

21節
·         神的烈怒達到了高潮,大雹子落在人身上。舊約中用天降雹子表示神的懲罰(書10:11)。
·         人就褻瀆神。 毫不稀奇,看看9,11節中他們的心硬。

本章主旨:神七碗的懲罰的過程結果和神的敵人的死不悔改。
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6 15:5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