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從《我的世界》到《西部世界》,代碼將構建未來

[複製鏈接]

6224

主題

1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07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瘋瘋顛顛 發表於 2016-12-6 23:2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尚吉剛2016-12-06 19:22:30

  

  豆瓣評分達到9.4、iMDb評分高達9.1的科幻神劇《西部世界》,自2016年10月2日在美國首播以來,收穫了無數粉絲的膝蓋。在感慨劇情的精彩和燒腦時,不少人也在唏噓計算機技術在未來世界里的重要進展。在《西部世界》中,通過編程實現的人工智慧等技術,人們體驗著由代碼打造的無法分辨真假的虛擬的瘋狂生活。

  其實,對於曾經接觸過一款叫做《我的世界(Minecraft)》的遊戲的人來說,《西部世界》中展現的原理並不是那麼陌生。在《我的世界》中,人們也可以通過簡單的編程代碼按照自己的意願打造一個專屬世界。

  

  12月4日,來自蒲公英學校、八一學校和全國青少年電子信息科普創新聯盟等學校和組織的180名學生就來到微軟北京辦公室,通過新版《我的世界》造物主版編程教程,體會到了用程序代碼創造世界的驚喜。今年是微軟中國第三年支持「編程一小時」活動,通過與非營利組織以及政府部門合作,微軟今年預計將在中國影響10萬人參與編程,而這只是「網際網路+教育」時代的一個小片段。

  在網際網路衝擊下,傳統教育需要進化求生

  有學者曾經測算,現在全世界人類的知識總量,每7~10年會翻一番,尤其是在自然科學領域,知識大爆炸已成事實。如果按照以往按部就班、死記硬背的傳統教學模式,那麼學生學到的很多知識可能都是過時落後的,而且面對知識爆炸的現實,學生們即便是在刻苦努力,單純憑藉自身的腦力獲取知識的效率也相對有限,所以有人提出了「學習的革命」概念,其實就是在探求一條符合時代要求和科學發展的學習新路徑。

  培養學生們擅用計算機和網際網路,是新時代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現在全國的中小學學生和教師,可以通過網上課堂感受到國家特級教師的教學魅力,大學生們可以通過網易公開課,看到哈佛或者劍橋頂尖教授講授的公開課。網際網路的開放性,讓教育資源得以更加平等、高效的傳播。

  另一方面,在計算機和網際網路環境中長大的學生,已經習慣於把計算機和網際網路當做改造世界的工具。在社交、電商、遊戲等細分領域的移動網際網路應用開發和產業推進上,中國其實已經開始引領世界潮流,正是計算機和網際網路普及教育,使中國擁有了大批具備網際網路思維和計算思維的優秀人才,這也為中國計算機和網際網路產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了紮實的人力資源保障。而越發紅火的網際網路產業,也反過來推進了教育信息化、網際網路化的進程。

  近兩年《三體》、《北京摺疊》相繼在中國點燃熱潮,引起廣泛社會關注。現在很多中國學生,熱衷看科幻小說和科幻電影,而在眾多的科幻題材中,絕大部分都有個絕頂編程高手作為推進劇情的關鍵角色。但事實上,中國的全民科幻熱相比國外晚了幾十年,美國經典科幻電影《星際迷航》系列則誕生於60年代。中國在以往的計算機普及過程中,更多地偏重低層次的計算機常規功能應用,而對全體學生的編程訓練和計算思維的養成還有待加強。因此,在與時俱進學習路徑的同時,教育者和求知者還需保持「成長心態」。

  在未來,創造者就是以bit為基礎的數字世界造物主

  當AlhpaGo以4:1的成績戰勝人類頂尖棋手李世石,有人驚嘆這是機器智慧戰勝人類智慧,但其實這種觀點缺乏基本的科學常識。AlphaGo並不是機器自我誕生的意識,而是人類科學家演演算法和智慧的結晶,計算機通過深度學習技術,在大數據的支撐下,可以做出更理性和精準的判斷,而這一切,都是要利用編程來實現。

  

  代碼,是打開未來的金鑰匙。在《西部世界》中,代碼是創造數字世界和機器人靈魂的魔法棒,在之前大熱的科幻電影《Her》中,代碼賦予了機器情感和智慧。而這樣的未來遙遠嗎?其實並不。有人就曾預測,未來100年人類科技發展的成果,將超過未來5000年的總和,所以社會的快速發展要求學生具備快速學習的能力和素質。而編程思維就猶如智力體操,可以讓孩子們藉助計算機大幅提升創新力。

  我們重視程序代碼,並不是為了未來要培養出多少程序師、編程大咖,而是為了培養孩子的計算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相比編程水準和編程能力,編程思維其實更加重要。人類在計算、奔跑、力量等目標明確的較量中,輸給人類製造的機器是必然的,這沒有什麼值得沮喪的,因為這些機器工具本身就是人類智慧和文明的外延而已,人類的創造性思維是機器不具備的。未來無論是令人期待的機器人普及,還是探索未知的外星文明,其實都離不開編程和代碼。所以通過編程教育的培養,讓孩子們培養計算思維、編程思維,能夠養成善於利用機器來為我所用的思維方式,這對於未來藉助於機器智能來進行創新是不可或缺的。

  培養新時代創新者,需踐行「網際網路+教育」

  編程教育,是一項典型的網際網路+教育實踐,它既需要政府有關部門高瞻遠矚的頂層設計,還需要民間和企業的大力支持和協同。可喜的是,現在民間和企業界已經有了免費編程教育的樣板工程。

  

  「編程一小時」最初是由一家美國非營利組織Code.org發起的科普活動。這項活動得到了微軟公司創始人比爾.蓋茨、Facebook 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美國總統奧巴馬、NBA明星波什等政商、文體類大咖的支持。到目前為止,全球有超過289,422,000名學生參加了這個活動。2014年,微軟攜手非營利組織Code.org和中國教育機構,把「編程一小時」計算機科學教育活動帶到在中國。迄今為止,來自3600多所大中小學校,超過26萬名中國學生體驗到與全球同步的一流計算機科學教育。

  編程教育作為「舶來品」,從少數學生的「興趣班」,正在變為大多數孩子的「必修課」。在本次的微軟舉行的「編程一小時」活動上,相關人員介紹,北京市西城區將率先開展計算思維教學嘗試,將編程納入計算機教育教程中,微軟的可視化編程教程將走入北京市西城區西單小學、育民小學、育翔小學、黃城根小學、展覽路第一小學等五所學校的課堂里。

  過去人類科學和文明的成果,是基於大量對社會、自然的觀察、思考、實驗、總結,逐漸積累形成的,當人類發明計算機之後,比特文明將極大地豐富人類的知識庫。在當下「網際網路+」、「大眾創新」的現實背景下,編程成為社會創新的重要保證,在微軟等科技企業和公益組織的努力下,中國的編程教育朝著常規化和寓教於樂的方向不斷演進。

世人皆醉我獨醒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05:0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