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FT社評:特朗普在台灣問題上挑釁很危險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6-12-7 03:2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在中國日益展現力量的今天,美國有理由重新審視對台政策,但挑釁性的通話和Twitter帖子顯然不是恰當的行事方式。

  

  英國《金融時報》 社評

  新美國總統當選和就職之間這段時間大多比較平靜,一些與任命有關的活動將在幕後忙碌地進行,但不會出現多少會在公開視野內招惹麻煩的事。

  作為候任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似乎決心顛覆這一傳統。儘管他不一定是在制定一些不可撤銷的、會在他在任時約束他的政策,但他正在擺出的立場可能徹底改變美國的戰略。

  上周五,輪到了台灣及美中關係。特朗普接了台灣總統蔡英文一通電話,並且用她的頭銜來稱呼她,這讓40年來的慣例陷入了不確定之中。平心而論,他正確地指出了美國對這個自治民主島嶼的態度自相矛盾——如果這真是他的目的的話。

  但在沒有經過充分考慮的情況下提出這個問題,特朗普可能不必要地煽起激烈的情緒,從長期來看,還可能使美國更難以和平方式重塑與中國的關係。

  自1979年吉米•卡特(Jimmy Carter)政府定調以來,美國對台灣的態度可以說是一種建設性的虛偽。美國聲稱支持台灣民主,並對台出售武器助其抵禦強大的鄰居,同時美國又堅持「一個中國」政策,拒絕承認台灣是一個獨立國家。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這是一種穩定的立場,在一種潛在易爆的環境中維持了和平。但中國政府日益強硬的外交政策,尤其是在南中國海事務上,正讓這種立場日趨不穩。美國看起來在該地區日益被動,其策略上的膽怯可能增強了中國的膽量。

  奧巴馬政府對中國修築人工島和將南中國海軍事化的反應是,以「航行自由」名義派遣一些艦隻和幾架飛機通過該地區。中國對這些行動不予理睬,繼續在爭議水域修建軍事基地。

  中國政府對這通電話的初步反應是低調處理相關新聞。除非特朗普變本加厲地挑釁,否則中國可能只會靜待特朗普入主白宮橢圓形辦公室(Oval Office),認為這是一個沒有時間充分考慮這些問題的人採取的行動。

  但中國也可能不採取如此樂觀的看法。它可能會進行報復——即使不是直接針對台灣問題,也可能與美國對東亞外交政策的其他敏感領域有關。儘管特朗普堅稱電話是由台灣總統打來、而不是他打過去的,但這次通話顯然在特朗普的工作人員的計劃之內。這可能代表了一種針對中國的新鷹派態度,而不是簡單的缺乏經驗。

  在處理美國最重要同時也最微妙的外交關係之一時,特朗普應該在走上截然不同的方向前等待,直到他有機會與政府各部門進行協商。由於中國現在在該地區四處展示實力,因此重新審視蓄意模糊是否仍是可持續的美國對台政策是有充分理由的。但候任總統帶有挑釁意味的通話和好鬥的Twitter帖子顯然不是恰當的行事方式。

  外交最好是關起門來,由在任者面對面進行。在把美國置於對峙道路前,特朗普應該暫時停下來,因為這種做法可能會被證明是適得其反。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07:5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