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社評:中國如何應對緬甸的內戰?

[複製鏈接]

1091

主題

1126

帖子

3721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大一新生(四級)

Rank: 5Rank: 5

積分
372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rn2005 發表於 2016-12-2 12:5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評社北京12月1日電(評論員 喬新生)發生在緬甸北部的政府軍與地方反政府武裝之間的衝突已經波及中國的邊境地區,中國出於人道主義考慮已經安置數千名來自緬甸北部的難民。短期內這場地區衝突沒有結束的跡象,因為緬甸政府軍似乎想要從根本上解決北部武裝割據的局面,而緬甸北部反政府武裝企圖繼續控制自己的根據地,並且長期與緬甸政府軍周旋。

  緬甸民主政府成立之後,曾經召開全國民族和解大會,試圖解決緬甸國內地區衝突問題。但是,正如人們所看到的那樣,由於緬甸政府試圖徹底解除緬甸北部地方割據組織的武裝,因此,緬甸北部地方割據武裝組織並沒有參加政府舉行的民族和解會議。此次政府軍揮師北上,試圖徹底清剿北部地方武裝,但由於北方地方武裝採取化整為零的游擊戰術,讓緬甸政府軍防不勝防。

  現在戰火已經燃燒到中緬邊境,給中國邊境地區居民造成重大損失,中國政府不能坐視不管。可是,中國一貫倡導不干涉別國內政,不願意參與緬甸國內的軍事衝突。中國希望緬甸政府軍與地方反政府武裝通過談判解決問題,但是,由於雙方分歧巨大,因此,短期內要想達成協議幾乎是不可能的。中國作為緬甸內戰衝突的受害國,不能坐山觀虎鬥,當然更不能被動接受來自緬甸的難民。中國不會允許在中緬邊境地區長時間爆發激烈的武裝衝突,中國必須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一勞永逸地解決中緬邊境地區軍事衝突問題。

  事實上,中國政府已經通過直接或者間接的渠道,與緬甸政府軍和緬甸反政府武裝取得聯繫,期望緬甸政府和緬甸反政府武裝坐在談判桌前,通過談判達成協議。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緬甸反政府武裝的主要訴求是,要求緬甸政府承認它們的存在,並且允許他們保留自治權利,在緬甸北部地區建立經濟政治特區。而緬甸政府軍出於各方面的考慮,企圖徹底收繳武器,通過軍事手段解決緬甸北部地區武裝割據問題。事實證明,如果緬甸北部地方武裝交出武器,那麼,在民主和解的過程中,很可能會被緬甸政府逐步消滅。在雙方互不信任的情況下,要想通過談判解決彼此的分歧,穩定緬甸北部的局勢短期內具有相當大的難度。

  中國政府應當充分徵求緬甸政府的意見,與此同時,主動與緬甸反政府武裝取得聯繫,在緬甸政府同意的情況下,作為第三方介入緬甸政府軍和緬甸反政府武裝之間的談判,通過背靠背的談判方式,解決緬甸北部地區衝突問題。現在緬甸政府軍企圖徹底解除自治地區的軍事武裝,通過談判的方式,讓緬甸北部反政府組織進入緬甸體制之內。對於緬甸反政府武裝而言,如果長期遊離於緬甸的民主體制外,那麼,很可能無法分享緬甸民主政治發展的成果,很難在緬甸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發展過程中發揮自己的作用。所以,緬甸反政府武裝應當清醒地意識到,當前局勢對於緬甸反政府武裝是極為不利的。假如緬甸反政府武裝繼續實行武裝割據政策,試圖在緬甸北部地區建立自己的自治區,那麼,有可能長期被孤立,甚至有可能會被徹底的邊緣化。

  可行的策略是,緬甸反政府武裝答應放下武器,但是,緬甸政府作出承諾,不向緬甸反政府武裝控制的地區派出軍隊,允許反政府武裝放下武器,成為管理當地的政府機構。這樣做一方面有利於充分利用反政府組織的動員體系,解決反政府武裝長期控制地區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發展問題,另一方面也可以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把緬甸北部地區政治經濟發展納入緬甸政府制定的發展規劃之中,加大政府的投入,從而使緬甸北部地區逐漸地擺脫貧困,徹底地融入緬甸大家庭中。對緬甸政府軍來說,如果採取軍事清剿的方式,試圖徹底摧毀緬甸反政府武裝,那麼,最終很可能會陷入拉鋸戰中不能自拔。當前緬甸反政府武裝處於相對弱勢的地位,但是,由於他們熟悉環境,習慣於游擊戰爭,因此,如果緬甸反政府武裝化整為零,那麼,有可能會導致緬甸政府軍在緬甸北部地區的軍事行動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假如緬甸政府軍採取談判的策略,鼓勵緬甸北部各反對派武裝放下武器,主動接受緬甸政府的部隊改編,並且參與緬甸的民主和解進程,那麼,緬甸北部的衝突有可能會逐漸平息。

  哥倫比亞政府與哥倫比亞反政府武裝達成協議,可以成為緬甸解決北部地區衝突很好的樣板。哥倫比亞反政府武裝在與哥倫比亞政府軍鬥爭過程中,已經深刻地意識到,如果長期遊離於現代社會,那麼,有可能會被徹底的邊緣化。正因為如此,哥倫比亞反政府武裝通過談判的方式,與政府軍達成協議。政府答應不對反政府武裝秋後算賬,而反政府武裝可以通過民主選舉的方式,進入政治體制內部,甚至有可能通過民主選舉,成為自己長期控制地區的合法領導人。緬甸政府應當深刻地意識到,如果採取強硬的態度,拒絕與反政府武裝談判,迫使反政府武裝必須交出自己的武器,那麼,有可能會導致反政府武裝鋌而走險,在緬甸其他地區發動武裝襲擊。

  最好的結果是,緬甸反政府武裝答應放下武器,但是,緬甸政府軍不進入緬甸反政府武裝長期控制的地區。緬甸反政府武裝控制地區必須進行民主改革,在民主選舉的過程中緬甸反政府武裝領導人可以進入合法的政府機構,甚至可以參加全國民主選舉進入緬甸國家議會,參與制定國家的大政方針。假如緬甸政府允許緬甸反政府武裝通過合法的方式,在反政府武裝長期佔領的地區實行民主改革,那麼,緬甸反政府武裝有可能會放下武器。當然,在雙方互不信任的情況下,要想真正達成協議面臨諸多困難。必要的時候,中國可以請求聯合國安理會派出觀察團,監督執行雙方達成的協議,在政府軍和反政府武裝之間建立必要的隔離區,如果反政府武裝沒有履行自己的承諾,繼續進行武裝鬥爭,那麼,緬甸政府軍應當請求聯合國安理會觀察團撰寫報告,提交聯合國安理會作出有關決議。反過來,如果緬甸政府軍沒有履行自己的承諾,將軍隊派駐反政府武裝長期佔領的地區,那麼,聯合國安理會觀察團應當向聯合國提交專題報告,並且由聯合國安理會敦促緬甸政府切實履行自己作出的承諾。

  緬甸內戰既有歷史原因,也有現實的因素。從歷史上來看,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緬甸始終不承認北部地區地方組織的合法性,緬甸反政府武裝控制地區的居民甚至沒有合法的身份,他們曾經一度只能依靠販賣毒品獲取資金支持。緬甸政府應當考慮北部地區居民的現實需求,應當為他們參與緬甸民主政治進程提供便利條件。假如緬甸政府承認緬甸北部地區居民的合法身份,為他們參與緬甸的政治選舉創造條件,並且允許緬甸反政府武裝的領導人通過合法選舉的方式繼續控制緬甸北部地區,那麼,緬甸北部的武裝衝突可能會逐漸平息。現在緬甸北部地區軍事組織各自為戰,在不同地區抵抗緬甸政府軍的清剿活動。不能排除他們為了對付共同的敵人而攜起手來,形成武裝統一戰線。事實上,緬甸北部地區地方割據勢力正逐步團結在一起,共同對抗來自政府軍的進攻。對於緬甸政府軍來說,在密林深處與反政府武裝開展游擊戰爭,幾乎沒有取勝的可能性。緬甸政府軍可以摧毀反政府武裝長期盤踞的戰略據點,但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緬甸反政府武裝採取游擊戰術,很可能會給緬甸政府軍致命的打擊。儘管緬甸政府軍在武器裝備方面佔有絕對的優勢,並且得到西方情報機關的大力支持,但在熱帶雨林深處,緬甸政府軍主要武器裝備很難有效地發揮作用。現在擺在緬甸政府軍面前的唯一道路是,必須儘快作出選擇,是繼續開展軍事行動,打擊緬甸北部的反政府武裝,還是通過和平談判的方式,達成民族和解協議。

  過去緬甸軍政府始終不承認緬甸北部地方割據武裝組織是談判的對象,在緬甸政府召開的民族和解大會上,並沒有緬甸北部地方武裝組織代表的身影。部分緬甸政府人士認為,緬甸北部地方武裝負責人來自中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流落到緬甸地區的中國人,因此,他們不承認緬甸北部地方武裝控制地區的居民是緬甸民族的重要組成部分,當然也不會賦予他們緬甸國家公民的身份。緬甸政府所面臨的最棘手的問題是,如果試圖把緬甸反政府武裝驅趕到中國境內,那麼,有可能會在中國境內出現大批的難民。現在緬甸政府並沒有坐下來談判的跡象,他們寄希望於中國政府採取堵截的方式,幫助緬甸政府軍縮小包圍圈,從而使緬甸北部反政府武裝逐漸地被壓縮在一個狹小的地帶,然後由緬甸政府軍徹底消滅。

  中國政府不會軍事介入緬甸地區的內戰,雖然中國軍隊西部戰區已經派出機械化部隊開赴中緬邊境地區。中國不會允許戰火燃燒到中國境內,中國不希望中緬邊境出現大規模的人道主義災難。中國不會在緬甸政府軍武裝清剿行動中扮演任何角色。中國更不會對反政府武裝痛下殺手。中國希望緬甸政府軍充分意識到,在緬甸北部熱帶叢林作戰中緬甸政府軍不可能徹底清剿反政府武裝。假如緬甸政府軍願意通過談判解決北部地區武裝割據問題,那麼,中國願意提供必要的幫助。反過來,如果緬甸政府軍試圖將緬甸北部地區反政府武裝組織驅趕出去,並且以鄰為壑,讓中國承受不必要的風險,那麼,中國堅決不答應。中國外交部門已經明確表示,希望緬甸各派力量通過談判方式解決彼此的分歧,通過和平談判解決地方武裝割據問題。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只有當緬甸政府軍在武裝清剿中遭受沉重打擊之後,緬甸政府才會改弦更張,選擇通過和平談判的方式解決反政府組織武裝割據的問題。

  中國不會向緬甸政府施加壓力,但是,中國有責任向緬甸政府表達自己的立場。中國希望緬甸政府在緬甸北部地區實行民族自治,在承認緬甸北部地區居民合法身份的同時,鼓勵緬甸地區北部反政府組織領導人放下武器,通過和平談判參與到緬甸民主政治發展的和平進程之中,通過民主選舉成為緬甸北部地區的領導人。為了表現自己的誠意,緬甸政府應當允許緬甸北部反政府武裝組織領導人參加全國選舉,通過議會表達自己的意見,並且通過議會進入緬甸民族和解的大家庭中。

  現在緬甸民主政治發展正處在轉型時期,緬甸政府對緬甸北部地區大開殺戒,可能是出於經濟方面的考慮。正如人們所知道的那樣,緬甸北部地區控制著大量的資源,無論是水力資源還是礦產資源的開發,都有利於緬甸政府發展經濟,有利於中緬兩國之間的經濟合作。緬甸政府軍在北部地區採取的武裝行動,客觀上可能是為了奪取緬甸北部地區反政府武裝控制的資源,從而為緬甸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物質條件。但是,如果沒有採用和平的方式解決爭端,那麼,最終有可能會導致緬甸北部地區衝突不斷。中國希望與緬甸政府合作,共同開發緬甸北部地區的資源。但是,中國希望緬甸政府在處理北部事務方面充分考慮到各方面的利益訴求。現在西方新聞媒體挑撥離間,認為緬甸北部地區反政府武裝破壞中國與緬甸經濟合作,從而讓中國損失慘重。坦率地說,中國在緬甸北部地區的水電資源開發,有利於中緬兩國經濟的發展,當然也有利於緬甸北部地區居民生活的改善。中國在緬甸民主政治發展中始終扮演促進者的角色,中國在緬甸北部地區經濟發展中始終扮演建設者的角色。中國不會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偏袒任何一方。中國希望緬甸北部地方武裝組織從大局出發放下武器,通過和平談判爭取民主政治權利。如果北部地方武裝組織置若罔聞,在武裝割據鬥爭中始終堅持不談判的立場,那麼,中國政府只能寄希望於緬甸政府早日結束北部地區的衝突,從而使緬甸北部地區恢復平靜。

  到目前為止,人們還不知道緬甸政府軍在緬甸北部地區軍事行動何時結束,也不知道緬甸政府究竟要在緬甸北部地區實行什麼樣的政治制度。假如緬甸北部地區戰事結束,緬甸政府決定將緬甸北部地區武裝改造成政府軍的組成部分,那麼,緬甸北部地區武裝組織還有生存的空間。反過來,如果緬甸政府軍試圖趕盡殺絕,將緬甸北部反政府武裝徹底消滅乾凈,那麼,將會有數萬難民湧入中國。中國必須考慮如何解決來自緬甸北部地區的難民問題,必須考慮採用何種方式介入緬甸地區內部衝突問題。

  我們的觀點是,在處理中緬邊界問題上不能優柔寡斷,而應該當機立斷,立即與緬甸政府取得聯繫,通過外交渠道了解緬甸政府軍試圖達到的目的。必要的時候,可以通過特殊方式與緬甸反政府武裝取得聯繫,架設信息溝通的橋樑,讓緬甸政府軍代表和緬甸反政府武裝代表在中國舉行談判,通過談判解決彼此的爭端。最直接有效的手段是,中國駐緬甸大使主動詢問緬甸政府,在處理緬甸北部事務方面是否可以幫忙。如果緬甸政府出動向中國發出求救信號,那麼,中國政府應當抓住有利時機,直接介入緬甸北部地區衝突,鼓勵雙方通過談判解決分歧,在承認緬甸北部地區居民合法身份的同時,鼓勵緬甸北部地區進行民主改革,通過民主選舉確定自己的領導人。緬甸政府應當承認北部地區民族自決權利,應當鼓勵他們通過民主方式參與國家事務。只要緬甸反政府武裝放下武器,那麼,緬甸政府就應該給他們以生存和發展的空間,讓他們擁有必要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發展的權利。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4 05:5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