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除了在朋友圈屏蔽父母,我們還能做什麼|大象公會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6-11-29 23:3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黃章晉 宋愛欣 大象公會

  在手機上,父母看到的世界與我們的看到的世界無法兼容,當我們屏蔽了父母的朋友圈,卻會讓騙子和虛假醫療廣告成為他們的貼心知己。

  文|黃章晉 宋愛欣

  微信最貼心的功能,是屏蔽功能,而大多數人屏蔽掉的,首先是自己的父母。因為微信上最尷尬的事情,也許是父母學會使用微信朋友圈。

  人世間存在兩個世界,一個是我們看到的,一個是我們父母看到的,無論是父母看到我們的世界,還是我們看到父母的世界,我們都會無比尷尬,后一種情況尤其如此。

  我們的父母在看什麼

  我們的父母雖然年老,其實他們那一代人比我們更關心國家大事,天下風云:

  

  他們關注社會,對敗壞公序良俗的事深惡痛絕:

  

  他們也關注家庭,積極探討老少同堂的幸福之道:

  

  我們以為父母很保守很傳統,其實不是,他們經常會轉發一些我們絕不敢在朋友圈轉發的、讓我們看來心驚肉跳的火爆內容:

  

  他們火眼金睛,比我們更知道病從口入,他們看到的世界是一個充滿危險的可怕世界:

  

  並且,他們對中國的食品安全問題到底有多黑暗,比我們有更深的認識:

  

  雖然他們看到的世界如此可怕,但他們依然充滿樂觀,因為他們善於勵志:

  

  當然,他們會看到很多奇奇怪怪:

  

  雖然我們的父母對世界充滿好奇,但他們畢竟是老人,他們最關注的是養生:

  

  他們最喜歡的公號,通常內容是這樣的:

  

  不過,很多時候,他們在朋友圈轉發的文章,你打開后看到的是:

  

  或者乾脆就是這樣:

  

  但他們並不會注意到這一點,他們總能找到一些我們沒有留意甚至找不到的信息,誰說最晚接觸網際網路的人,就一定是菜鳥呢。

  我們的父母生活在一個不可理喻的世界,所以,很多人選擇在朋友圈屏蔽掉父母。

  關於他們世界的一切

  我們的父母,是有了智能手機才接觸網際網路的。

  若干年前,你可能已經就看到過闢謠文章:

  

  而他們今天才看到謠言:

  

  我們的父母,剛剛才知道美國西點軍校人人都在學雷鋒、麥當勞養的雞有六個翅膀八條腿、毛主席一旦醒來日本首相立即跪在人民英雄紀念碑前謝罪、手機放褲口袋會不孕不育放耳邊會腦腫瘤、吹空調會半身不遂……

  父母和我們接觸的網際網路不同,我們是開放式的 BBS、微博,而他們的網際網路,微信朋友圈幾乎就是全部。

  我們的網際網路上,爭論、掐架是常態,所以我們能充分接觸到不同的聲音,而朋友圈是個封閉的熟人社會,為維護這種社交關係,人們會自覺避免引起 BBS、微博式的碰撞衝突,它不會像微博這種平台,有動輒萬人站隊互撕的盛況。

  更何況,熟人是信息最好的背書,來自朋友圈的信息天然更容易被接受,在他們的熟人中,只有我們才有能力幫他們辨析信息真偽的能力,但我們把他們屏蔽掉了。

  他們在轉發這樣的內容時:

  

  偶爾也會碰到丁香醫生這種良心組織的闢謠:

  

  但他們多半不會注意到,就像他們不會注意到他們發在朋友圈的消息,大部分三天後都無法打開一樣,因為很多文章標題里這樣的:

  

  他們的網際網路最可怕的不是信息封閉、信息滯后,而是他們能獲得他們以前看不到、但非常符合他們胃口的內容。

  

  他們成長於反智時代,但他們當年能接觸的媒體,無論是 CCTV、《環球時報》、《參考消息》還是《法治文萃》和《中國老人報》,它們都還是有底線有節操的。

  但是,今天智能手機上有人專門生產為老年人「服務」的內容,它的荒謬和瘋狂程度,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他們不敢寫的。

  

  絕大多數人沒有注意到的一個事實是,中國老年人最喜歡關注的信息來源,往往是背景不明的健康養生營銷號,它們一邊製造聳人聽聞的消息,一邊提供「健康養生」知識。

  這種專門吃老年人的生意,已經極具規模和專業化,這種營銷號幾乎在中國每個地區都完成了本地化滲透,你無法確定,它們內容的雷同,是因為喜歡互相抄襲,還是背後的組織就是那麼幾家。

  我們的父母很少懷疑文字信息的權威性,他們一旦信任甚至依賴某些營銷號,在與這些營銷號爭奪我們的父母時,我們會處於下風,譬如,你試圖勸告父母遠離中醫中藥時,他們立即能找到國外的權威信息反駁:

  

  更多的時候,我們實際上放棄了爭取父母。

  不要讓父母落後於這個時代

  傳統農業社會,知識更新極慢,長輩的經驗無論於社會還是家庭,皆為財富,所以,年長者天然是社會和家庭的權威;網際網路時代,知識迭代更新速度不但以分鐘計,而且是全球共享,父輩知識和經驗的過時,與他們仍習慣以權威自居,使我們難與父母溝通交流。

  然而,當我們對父母以簡單的屏蔽了事的同時,無意中給了某些不良機構組織可乘之機,他們深知中國家庭微妙的代際關係。

  我們的父母轉發這條信息時,其實是期待我們注重他們的聲音和需求:

  

  但是,生產這條信息的人,也許僅僅是為了在下面這條忠告中塞進一些他們最想讓你父母接受的信息:

  

  ▍養生廣告是這樣進入我們父母的腦子裡的

  感謝黨和政府,讓我們的父母有生之年看到了生活的巨大改善,毫無疑問,我們的父母最關心的是健康問題,有人顯然比我們更理解我們的父母:

  

  當我們不耐煩與父母交流時,父母當然不相信我們,而那些陌生人想我們父母之所想,急他們之所急,我們的父母當然會相信他們。

  為什麼小區物業放進來搞義診的醫生們,在我們看來是騙子,而我們的父母往往卻對他們深信不疑,從他們那裡購買各種昂貴的保健品,他們不但從陌生人手裡買保健品,而且會買各種有保健養生功能的鍋、床墊、飲水機、凈化器——儘管他們知道家裡有。

  

  ▍小區義診的「醫生」

  至少有一個簡單原因:那些「醫生」比我們更「關心」我們的父母。大多數情況下,父母很難感受到我們對他們的關心、體貼和尊重,我們會因為與父母在知識、觀念的巨大鴻溝,畏懼溝通交流,甚至會想不起來他們還有這種渴求。

  我們的父母辛苦節約了一生,但在陌生人的勸告下,有時會花錢非常大膽激進,成為最易被詐騙的人群。

  當我們在朋友圈屏蔽我們的父母時,我們可能不知道,他們除了被各種養生健康營銷號製造的垃圾信息包圍,還被各種理財信息包圍:

  

  在這個物質日漸豐裕的時代,我們的父母最缺少的不是物質,而是知識,正如前些天一位年輕人在一篇文章中所用的標題:

  

  讀到這篇文章的朋友,可能每天忙於工作,抽不出時間與父母交流,因為養家才是我們最大的責任。但是,雖然我們抽不出更多時間陪他們,我們卻可以推薦一些信息源來「陪」他們,很多觀點和知識,不需要你親自說給父母,只需要推薦文章即可。

  我們的父母年紀已高,從生理上說,不太可能接受自己的知識體系和世界被顛覆重構,對任何人來說,這都是件痛苦的事,我們這一代人喜歡的一些社會常識,對父母並不那麼重要。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07:1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