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繼特朗普勝選后勒龐會上台嗎?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6-11-29 23:3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拉赫曼:即便在英國退歐和特朗普上台後,勒龐也未必能在法國獲勝。但勒龐若當上總統,很可能導致歐盟解體。

  

  英國《金融時報》專欄作家 吉迪恩•拉赫曼

  去年這個時候,我寫道,「我對2017年有一個噩夢般的想象:特朗普總統、勒龐總統,普京總統」。因此,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獲勝后的下一個問題是,馬琳•勒龐(Marine Le Pen)是否能真能成為法國總統?

  在上周末中右翼陣營初選之後,勒龐看上去可能在明年5月份與弗朗索瓦•菲永(François Fillon)或阿蘭•朱佩(Alain Juppé)進行終極對決。這兩人都是希拉里•柯林頓(Hillary Clinton)式的建制派人物,將是極右翼領袖勒龐的理想對手。

  如果極右翼在法國獲勝,將為歐洲和世界政治帶來非常嚴重的後果。勒龐當上總統很可能導致歐盟(EU)的崩潰。她希望讓法國退出歐洲單一貨幣,並就法國是否留在歐盟舉行公投。

  即便勒龐上台後軟化了自己的立場,也很難設想安格拉•默克爾(Angela Merkel)領導下的德國如何能跟一個民族主義、威權主義的法國攜手合作。隨著德國和法國走上截然不同的道路,法德的對立將重回歐洲政治的中心。

  勒龐獲勝對全球的影響也將是嚴重的。在聯合國(UN)安全理事會(Security Council)的五個常任理事國中,有四個將要麼是非民主國家(俄羅斯和中國),要麼是由民族主義右翼領袖領導的民主國家(美國和法國)。在這種情況下,國際法律秩序可能崩潰,世界秩序可能再次向右轉。

  當然,即便在英國退歐和特朗普上台之後,也不存在什麼因素決定勒龐必然在法國獲得勝利。無論有多少參考價值,民意調查仍然表明,她可能會以明顯差距輸掉第二輪選舉。雖然勒龐對特朗普政府表示了極大的歡迎,並且得到特朗普的「另類右翼」(alt-right)顧問的支持,但特朗普現象和勒普現象之間存在著重大區別。

  與特朗普不同的是,國民陣線(National Front)已經存在了幾十年了,在更大程度上已經為選民們所熟悉了。法國對上世紀40年代維希政權的痛苦記憶或許也意味著,比起美國,法國對極右政治更加免疫。

  然而,與此相反的一種可能性是,曾擔心勒龐把法國變成國際社會的「賤民」的該國選民們,現在也許覺得,特朗普當選讓他們獲得了投票支持極右翼的「許可證」。

  法國轉向威權民族主義顯然具備比美國更充分的客觀條件。法國遭到了伊斯蘭極端分子的野蠻恐怖主義襲擊。在大多數大城市中,存在著大量未融入當地社會的的穆斯林人口。全國總人口的失業率超過10%。

  最重要的是,政治建制派遭到鄙視。法國總統弗朗索瓦•奧朗德(François Hollande)的支持率最近創下4%的驚人低點。如今的政治、社會、經濟和國際環境對勒龐都簡直不能更有利了。

  近年來,勒龐已跟父親讓-馬里•勒龐(Jean-Marie Le Pen)撇清了干係。他的種族主義觀點是公開的,讓人感到難堪。近來,勒龐的言論確實沒有像特朗普那樣煽動性十足和不誠實。但這位法國極右翼領袖也發表過令人瞠目結舌的言論。比如,她曾把在法國街頭祈禱的穆斯林與納粹佔領軍相比。

  在海峽對岸的英國,政府里甚至可能有些人會暗自希望極右翼在法國取勝。法國現政府帶頭要求英國必須為退歐付出沉重代價,而勒龐讚揚了英國的退歐決定。也許勒龐獲勝甚至可能解決掉英國退歐問題,因為歐盟或許將從這個世界上消失。英國外交大臣鮑里斯•約翰遜(Boris Johnson)對支持英國退歐的特朗普勝選所代表的「機會」表示歡呼,他或許也在勒龐的崛起中嗅到了類似的「機會」。

  然而,倫敦更多頭腦清醒的人們必須明白,法國極右翼的崛起最終肯定對英國不利。國民陣線在法國的勝利將意味著,威權民族主義將在整個歐洲抬頭——從莫斯科到華沙、再到布達佩斯和巴黎。在特朗普領導下,美國再也不能像人們指望的那樣發揮穩定作用、阻止歐洲政治極端主義興起了。

  相反,歐洲許多人目前正把目光投向默克爾,希望她能維繫歐洲的穩定。她剛剛宣布明年將參加競選,如果獲勝,將開始第四個總理任期。但是,默克爾面臨的挑戰確實很艱巨。德國東面有敵對的俄羅斯,南面是戰火連綿的中東。特朗普則一直公開對默克爾表示輕蔑。

  在歐盟內部,德國與南歐的關係因歐元危機而惡化,與東歐的關係因難民危機而變壞。同時,英國已投票決定離開歐盟。若勒龐在法國當選,可能對於由默克爾代表的、自1950年代以來幾代歐洲領導人構建的歐洲願景構成最後一擊。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14 03:4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