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一塊牛排的靈魂,應該是幾成熟 | 深夜菜譜

[複製鏈接]
匿名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匿名  發表於 2016-11-27 01:53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二十萬吃貨的精神故鄉

  

  前陣子送了一次牛仔骨福利,看著粉絲的回復,感覺天冷了真是肉慾勃發啊。

  今天的菜譜,給你帶來牛扒。跟逼格無關,無非是想讓你簡簡單單的做好一份家常牛扒。順帶補充幾個該注意的點,有什麼說漏的,歡迎評論補充。

  3:42 我愛的肉啊,撫慰我的秋冬 來自深夜談吃

  深夜菜譜第六期

  本期深夜菜譜由深夜談吃與下廚房聯合製作

  

  芝士醬煎牛扒、避風塘炒牛扒粒

  來自:大廚小菜

  芝士醬煎牛扒,避風塘炒牛扒粒,視頻帶來亦中亦西混搭的兩道牛扒。

  牛扒豐厚的油脂和嚼勁十足的肉質,不怕被各種醬汁搶戲,也從不怕孤單。但是怕膩的時候,要搭配好配菜解膩。

  關於牛扒,還有幾個奇奇怪怪的小問題。

  

  

  牛扒跟牛排到底是啥區別?

  其實這二者說的就是同一種東西,就像西紅柿跟番茄一般。

  究竟如何發端已經不可考究,也許是粵語惹的禍吧,牛排在粵語中的念法就是牛扒。

  

  經常有人非常頭頭是道的解釋這兩個詞的區別,什麼帶骨不帶骨啊,切的大小啊…別想那麼多,這真的沒有誰比誰高端。

  常見的牛排有哪些?

  牛排具體長哪裡,對於普通吃貨來說都沒有牛排到底有哪些來的重要!而且稍微能認得清這些肉的區別,也是煎好一塊肉的根本。

  日常最多的四種牛排:菲力、西冷、T骨和肋眼牛排。

  (以下四張圖片來自知乎:默識先生)

  1、菲力牛排(Tender Lion)

  因為法文名叫Fillet,所以音譯菲力牛排。是牛脊上最嫩的肉。

  

  2、西冷牛排(Sirlion)

  名字來自英文音譯。肉的外層有一圈白色的肉筋,肉質硬,吃著塊肉得要牙口夠好才行。

  

  3、T骨牛排(T-bone)

  看造型就知道名字怎麼來的了。肉分佈在T型骨兩側,肉質比較粗糙,所以在精緻的法餐中不常見。

  

  4、肋眼牛排(Rib-eye)

  肥瘦兼而有之,純肉中間有一塊像眼睛一樣的脂肪。最適合煎烤,但是不宜過熟。

  

  怎麼判斷牛排的熟度?

  視頻上Jack主廚講解了判斷牛排熟度的方式。

  

  總之就是靠自己的雙手,豐衣足食!視頻中所說的大拇指下面的肉,指的是虎口以下的部位。

  家常煎牛排

  來自下廚房用戶:翠小花子

  比起視頻中的專業,有時候回到家裡,一份快手的牛排更討人歡心。所以再帶來一份家常煎牛排的菜譜。

  

  很簡單易做的快手做法,做好它便是一份居家的小奢華。

  菜譜里的牛排沒有限定部位,選擇的時候可以看著前文對常見部位的描述。不要拘泥於配菜與醬料的選擇,看著喜歡的來,畢竟吃的痛快才最重要。

  

  食材

  用料

  份量

  牛排(有肥油的最好)

  2塊

  大蒜

  4-5顆

  百里香

  兩撮

  牛油

  2片

  鹽

  少許

  黑胡椒

  少許

  

  步驟

  1、用鹽和黑胡椒將牛排兩面腌一下 (注意:牛排要提前放置20分鐘,讓肉裡面達室溫溫度),牛排如果前一定要室溫溫度,冰涼如果,常常外糊內生。

  

  2、準備大蒜和百里香,百里香沒有也可以。大蒜不用剝皮,拍碎即可。

  

  3、熱鍋,入油,一定要高溫冒一點煙的時候入牛排。同時放入大蒜和百里香。

  

  4、高溫煎2-3分鐘,翻面, 然後入牛油。用勺子將融化牛油反覆淋到牛排上面。再煎2-3分鐘。這樣出來的是中間有一點粉色。

  

  5、牛排盛出,油澆到上面。放置5分鐘,完成。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 22:3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