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Magic Leap能把虛擬和現實完全混在一起嗎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16-11-21 22:1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  時間: 2016年11月21日 | 作者: David M. Ewalt | 來源: 福布斯

       在VR風潮中,Magic Leap是最為火熱的一家公司。

  

  現在科技界最熱門的參觀勝地就是佛羅里達州南部一個平淡無奇的商業園區。該園區和其他無數的辦公樓看起來並無二致,實際上在公司內部,卻有著不同的「現實」。人形機器人在大廳里走來走去,綠色的像是爬行動物一般的怪獸懸掛在會客廳里。卡通小精靈把燈開開關關。一些接近23米高的戰爭機器來回巡視著停車場。

  連辦公設備都和科幻片一樣。高解析度的電視機掛在牆上,看起來很稀疏平常。但是它突然一下就消失了,過了一會兒又出現在房間的中央。現在它又漂浮在半空中,簡直讓人難以置信。如果你近距離從不同角度觀察的話,會發現它的屏幕是80寸的,正在播放體育頻道的節目,而且沒有任何東西支撐著它。

  雖然電視機看起來無比逼真,但實際上它是假的。所有這些奇迹都是幻想而已,是混合現實(MR)頭盔的鏡頭召喚出來的。這個混合現實頭盔就是一家叫做Magic Leap的初創公司的黑科技發明。

  改變交互

  和所有才華橫溢的魔術師一樣,Magic Leap的45歲的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 Rony Abovitz對自己的技術秘而不宣。自從2011年創立開始,Magic Leap一直以來都在地下秘密地運作。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見識過它的技術,而其中只有一小部分人了解它背後的原理,而這些人都肩負著累累的保密協議,甚至連這家公司的存在都無法透露。

  但是,有大量的資金湧入佛羅里達達尼亞灘城。截至到目前為止,Magic Leap已經募集了接近14億美金的風險投資,其中包括史上最大規模的C輪投資(於今年2月募集的7.94億美金)。似乎每個藍籌技術風投大亨都已經從中分了一杯羹,包括安德森·霍羅威茨、凱鵬華盈、谷歌、摩根大通、富達、阿里巴巴。名單里甚至還有不太常見的娛樂公司——華納兄弟,以及製作了電影《哥斯拉》以及《侏羅紀世界》的傳奇電影公司。在第一輪融資中,Magic Leap的估值為45億美金。如果Abovitz持有公司22%的股份,他已經妥妥的是個億萬富翁了。不過他否認了這點。

  向Magic Leap瀑布般傾瀉的資金在科技圈內引起了奇怪的流言:Magic Leap在做全息技術或是激光技術什麼的,或者發明了一種能夠扭曲現實的機器,而且它有一棟樓那麼大,沒法被商業化。由於缺乏確鑿的信息,謠言越傳越離譜。不論如何,Magic Leap從來都沒有發布任何產品,也沒有公開展示或透露任何產品,甚至從來沒有解釋過產品背後的專利「光場」技術。

  但是現在這家公司終於露出了廬山真面目。在一次少見的訪談中,Abovitz表示,Magic Leap花了接近10億美金來優化一款原型機,而且已經在佛羅里達州的生產線中投產,馬上將要發布該技術的大眾消費版本。它的最快發布時間是18個月內。一旦面世,它將引領計算的新時代,成為下個十年的主流交互界面。「我們正在建造一種新型的語境計算機(contextual computer),」Abovitz 表示,「我們在做非常、非常非比尋常的技術。」

  Magic Leap的創新並不限於高科技顯示屏,它更像是現實的粉碎機。這種新技術會影響使用屏幕或電腦的各類行業,並可延伸到更廣的範圍去。它可能會讓平板顯示器價值1200億美金的市場毀於一旦,並動搖價值1萬億的全球消費電子市場的根基。它的應用影響深遠。你可以拋棄你的台式機、筆記本和手機了,因為它們的計算能力已經嵌入了你的眼鏡中,你的眼鏡可以在任何地方投射出任何你想要的屏幕大小。

  利用這個技術,任何東西都可以被投射到現實中,比如去下一個會場的導引可以用黃色的箭頭在你的城市道路上標示出來。你可以把打算購買的新沙發投射在客廳里,你可以在各個角度、任何照明條件下觀看,而不需要挪腳離開你的房間。

  有了這種技術,即使是那些技術盲也能夠自己修汽車了。因為互動式的程序能夠突出需要更換的零件,並在你出錯時向你發出警報。Magic Leap可以在所有這些應用中大賺一筆:它不僅要兜售硬體和軟體,還可以通過出售收集到和分析后的數據賺錢。

  Abovitz表示,「各行各業都會全面更新!」

  競爭激烈

  你可能已經嘗試過虛擬現實(VR)技術——索尼、谷歌、三星和臉書都在過去的12個月里發布了VR產品。VR是一種擬真的計算機生成模擬技術,目前廣泛用於電子遊戲中,戴上VR頭盔,現實就被VR取而代之了。

  你可能也嘗試了現實增強(AR)技術,這種技術將數字內容覆蓋在物理表面上。2016年最大的數字潮流將AR抬上了主流的寶座:7月份,手機應用開發商Niantic發布了Pokemon Go,這款遊戲使用智能手機攝像頭製造出似乎存在真實世界里的動畫小怪獸(雖然只是在電腦屏幕上)。

  然而,不論是VR遊戲或是Pokemon Go都無法媲美「混合現實」(MR)。VR可以帶你去另一個世界,AR可以讓你的手機屏幕上的客廳里出現一隻皮卡丘,但是MR卻可以讓你在客廳里看到活靈活現的皮卡丘。

  Magic Leap是怎樣做到的呢?它的核心技術是一種頭戴式的顯示器,最終的產品可以嵌入到眼鏡中。當你戴著這個設備的時候,你依然可以看見真實的世界,但是這個設備通過一種半透明玻璃狀的光學系統,可以直接把圖像投射到你的視網膜上。別擔心,你的眼睛不會被灼傷,因為它是在複製我們的天然視覺環境,而不是強迫你盯著某個屏幕。這個設備會同時採集信息,掃描房間中的障礙物,聆聽環境中的聲音,並追蹤眼球和手部的動作。

  如此一來,MR設備就能夠感知環境,並能夠和真實的世界進行交互。在Magic Leap的設備中,寵物小精靈躲到沙發後面逃脫你的追捕;如果你在智能房間中的話,它還會把燈關掉,讓你看不見它。

  在Magic Leap的演示中,某台電腦產生出了一個「虛擬交互人」,它的大小和人差不多,感覺非常真實。Abovitz和他的團隊設想,這種虛擬人(或是虛擬動物)能夠成為類似於打了雞血版的Siri數字助手,只不過這個助手看起來更為真實、更難於忽略,這讓你和它之間的互動更容易。如果你讓虛擬助手給同事發送一條訊息,它就會真的走出你的辦公室,然後通過你同事的MR頭盔出現在他身旁,向他「面對面」傳達你的意思。

  在MR的世界,計算能力將不僅限於設備本身。你可以把它和任何虛擬或實在的物體相連,讓它知道自己的位置、自己的目的以及你的意圖。「它代表著未來的計算,」Abovitz表示,「世界就是你的電腦桌面。」歷史上首先出現大型計算機,然後出現了台式機、移動設備。如果Magic Leap不負所望,下一代計算機將是虛擬的。

  「它不僅會在娛樂和電子遊戲領域掀起革命,」傳奇電影公司創始人、億萬富翁 Thomas Tull表示,「它會改變我們和世界交互的方式。這是新一代的電腦。我想最終它會變成一個偉大的公司。」

  Rony Abovitz總是將自己置身於高科技未來的願景中。他出生於1971年,是以色列移民。他從小就對計算機和科幻著迷。「我這一代人是生長在史蒂夫·喬布斯和喬治·盧卡斯光環下的孩子,」他說,「我們從小就接觸這些東西,我們的腦子裡全是高科技…我和我的朋友想要成為盧克·天行者、打敗死星、建造C-3PO。」

  在他11歲的時候,全家移民到了南佛羅里達州。他13歲就上了高中,比同齡人早1年。在高中畢業后被MIT錄取,不過他卻選擇了邁阿密大學,因為這樣離家更近。他在1994年的到了機械工程學位,兩年後得到了生物醫學工程碩士學位。從那時起他又開始幻想《星球大戰》的世界。

  1997年,Abovitz和別人創建了他的第一家公司——Z-KAT。Abovitz 表示,「我想要建造《星球大戰》裡面的那種醫療機器人。因為我建不了X翼戰機,我總不能和父母說畢業后要去建戰機吧。」2004年,Abovitz和一些同事把Z-KAT的機器人團隊拆分出來,組建了一個新的公司,叫做Mako Surgical。這家公司製造在矯形外科手術中輔助外科醫生的機器人手臂。當時這方面的需求很大,2008年這家公司實現上市,籌集了5100萬美金。

  後來,Abovitz在一個名為Hour Blue的項目中找到了排遣自己創意激情的地方。這是他的幻想世界,在這個外星球上到處是會說話的機器人、飛翔的鯨魚一類的幻想生物。2010年,他創立了一個新公司,叫做Magic Leap Studios,這家公司將這個項目製作成圖像化的小說和同主題電影。

  「我是這家公司唯一的員工,實際上這家公司就在我家車庫裡,」Abovitz表示,「我媽在一塊帆布上用彩色字母塗鴉,這就是『Magic LeapStudios』的來源。」為了讓這個項目運作,他用從Mako中賺來的錢雇傭了紐西蘭的特效以及創意研發公司WetaWorkshop。這家公司曾經因製作過《指環王》系列三部曲而成名。他讓這家公司為自己的故事描繪圖景,讓故事成真。

  同時,由於受到一些科幻小說的影響,Abovitz開始蠢蠢欲動,想要把科幻小說中的AR和VR帶到生活中來。

  「那是特別的一刻…現實和科幻開始融合,」 Weta Workshop首席執行官、Magic Leap董事會成員Richard Taylor表示,「我們為Hour Blue創造的虛擬技術對照的是現實生活中Rony在研發的現實增強技術。」

  各界的巨額投資

  2011年,Magic Leap Studios將重心轉移,並且更名為Magic Leap Inc. Abovitz雇傭了一個團隊來幫他研發MR技術。不久后,他們就創造出了能用的原型機。

  「一開始我們在空間中製造了一個像素,它可以在房間里走動。我們激動壞了,」Abovitz說,「其他人的反應是,『這是什麼鬼?這只是個點啊。』但是我們知道,這個點已經說明我們的點子能成功。」

  他知道自己需要更多的錢。一開始他用的是從Mako的IPO中賺到的錢來支撐,後來Mako在2013年被醫療器械製造商StrykerCorp以17億美金的價格收購,他也把部分收入投了進去。Abovitz並沒有透露公司運營所花費的具體數額,他只是說,「單位是百萬美金」。不過這還遠遠不夠。

  幸運的是,這項技術吸引了買家上門。「我們告訴別人我們的技術,他們一開始並不相信我們說的,」Abovitz表示,「然後他們過來參觀並表示,『哇,你們真的做到了。』這就是為什麼大家都在給我們投資的原因。他們的態度從『不可能』轉變成了『我們要入伙』。」

  2014年2月,Magic Leap發表聲明稱,他們從私人投資者那裡募集了5千萬美金的種子基金。8個月後,他們又從谷歌那裡募得了5.42億美金的B輪風險投資。

  「我們給Magic Leap投錢,是因為我們相信光場技術是繼台式電腦、網路和智能手機之後的下一個技術拐點,」風投公司Obvious Ventures的 JamesJoaquin表示,「它有潛力改變多個全球經濟領域,包括娛樂、教育和生產。」

  Magic Leap的7.94億美金的C輪融資打破了此前的記錄。這輪融資是由阿里巴巴領導的,投資者還包括此前已經下注的谷歌以及其他風投公司。「說投資者趨之若鶩一點也不過分,」Thomas Tull表示,「這家公司完全有能力吸引藍籌投資者,而且此刻它已經賺得缽盆體滿了。」

  Magic Leap 的2.4萬平方米新工廠已經在2015年10月破土動工。850個員工中的大部分將在今年底前搬過來。「這個工廠是Magic Leap技術含量最高的地方,」Abovitz在展示生產線的時候表示。這裡有一連串獨立的模塊化托架像港口的潛水艇那樣排列著。這裡的生產線的年產量可達數千到百萬台。

  Abovitz 把Magic Leap 的家安在佛州的一大原因是為了保密性。在跳槽頻繁、謠言四起的矽谷,想要做到這一點簡直異想天開。而且在佛州僱人更容易。不過,Magic Leap的技術非常有吸引力,人們從矽谷以及其他高科技中心趕來這裡。

  實際上,Abovitz並不是唯一對這個領域有真知灼見的人。根據Digi-Capital的數據,在過去的12個月里,追逐利益的風投公司將大約23億美金投給了VR和AR技術。國際數據(International Data Corp.)認為,全球AR和VR的市場價值將從今年的52億美金髮展到2020年的1620億美金。

  有了這樣的增長預期,難怪巨頭們紛紛介入,想要分一杯羹。谷歌在2013年已經進入AR領域,不過它創造出來的GoogleGlass交了霉運,在第二輪研發階段因為隱私和安全顧慮而夭折。谷歌的公司發展副總裁DonHarrison 表示,「從一開始和Rony的討論中我們就知道,我們要幫他美夢成真。」

  蘋果也在研發AR產品,不過並不清楚它是在研發自己的AR頭盔還是給iPhone增加新功能。矽谷初創企業,比如Meta(獲得7300萬美金的風投)和Atheer(據稱獲得2300萬美金的風投)也在研發各自的AR頭盔。它們對Magic Leap構成了一定程度的威脅。

  但是就目前來講,Magic Leap的最大對手是微軟。微軟在2014年發布了一款AR頭盔,叫做HoloLens。這款產品的預生產版本HoloLens Development Edition於今年3月被派送給了數量不明的微軟軟硬體研發商,預計2017年將面世。「微軟的一大商業優勢在於它的關係網,」Gartner 公司分析師Brian Blau表示,「它對商業很精通,而且HoloLens的定位就是商業最大化。」

  那麼Magic Leap到底何時上市呢?「快了吧,」Abovitz警惕地說。他也不願透露這款頭盔的價格。不過最後總算說,「總之不是奢侈品。」

  因為微軟預計在2017年推出HoloLens,因此很顯然Magic Leap的產品必須趕上同一個發布窗口期,不然就相當於讓了對手一招。Meta頭盔的預售價格在1000美金左右,想必Magic Leap的眼鏡也是4位數美金的價格。

  Magic Leap認為它的產品的最大影響力在醫學成像和零售領域。想想看,不需要真的換衣服,你就可以輕鬆地隨便試穿。不過和大多數技術一樣,娛樂應用是主打。

  Magic Leap已經自己研發了一些娛樂內容,而且雇傭了知名電子遊戲設計師、漫畫師、藝術家和作家。比如,1992年科幻小說《潰雪》的作者尼爾·斯蒂芬森就已經歸入他的麾下。

  其他內容來自於Abovitz的戰友WetaWorkshop。他們在紐西蘭有個25個人的實驗室。第一款產品叫做Dr. Grordbort』s Invaders,是一款動作遊戲。

  6月,Magic Leap還宣布和喬治·盧卡斯名下的盧卡斯影業的擬真娛樂部門ILMxLAB合作開設了一個研究實驗室。

  他們的合作已經產生了結晶——一些以星球大戰為背景的MR體驗遊戲。那個想要製造X翼戰機的男孩,已經實現了他的夢想。

  撰文 David M. Ewalt

  翻譯 徐寒易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7 05:2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