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王晉:布熱津斯基想把中國拖進中東陷阱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6-12-9 22:5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美國前國家安全顧問布熱津斯基日前在華盛頓表示,中國可以在中東問題上給予美國幫助。他還指出,美國在與中國抗衡和合作之間,需要做出選擇。作為美國外交政策元老級別的人物以及美國國內頗具影響力的戰略學者,布熱津斯基的言論,一下子抓住了中國輿論的目光。

  作為美國的地緣政治大師,布熱津斯基對於國際事務尤其是熱點問題往往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可能更為大眾所熟知的,是他在冷戰期間對蘇聯政策的各種建議和分析,當然不少學者認為布熱津斯基的諸多見解和建議,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蘇聯的最終解體。

  拋開這些不談,畢竟蘇聯解體的原因並非是戈爾巴喬夫或者美國陰謀論那麼簡單,學術的討論往往深邃卻意義重大。如果我們回顧布熱津斯基關於中東地區的評估與分析,就可以發現布老本人的敏銳視覺。

  1993年冷戰結束伊始,當美國政治學界的學者們大多數仍然在歡呼意識形態勝利之時,布熱津斯基就已經預言道:「伊斯蘭教的政治覺醒不僅會在北面引發同俄羅斯帝國餘力的碰撞,而且還會在南面引發與美國的政治抗爭。」布熱津斯基當時還畫出了一道橢圓形的「斷裂帶」,包括巴爾幹半島國家、中東、中亞地區、高加索和中國新疆都被划入其中。他認為,未來這一個「橢圓形區域」將是世界動蕩的中心區域。

  

  [align="center"]布熱津斯基畫出的橢圓形「斷裂帶」

  布熱津斯基所提出的「橢圓形區域」的言論,今天看來仍舊有著較為深刻的前瞻性。作為國際地緣政治戰略大師,他的相關觀察其實更多是出自於對世界各國情況尤其是各國政治社會背景資料的了解之上。因此當布熱津斯基提出在中東,美國「不得不與俄羅斯合作,我們也需要把中國人吸引進來」之時,大概說出了中國真正想聽的「美國之音」。

  布熱津斯基的此番言論,蘊含著兩方面意味。一方面,即暗示美國需要減輕對於中國的壓力,布熱津斯基認為美國在與中國談友誼和合作的同時,加大對印度的軍售力度、公開宣布「重返亞太」政策,這些都是針對中國的軍事再部署。所以布熱津斯基認為,應當與中國進行更加廣泛的接觸並且多進行溝通。

  然而另一方面,布熱津斯基認為,美國需要中國的幫助,包括中國在內的受到中東地緣政治變動影響的國家,都可以被吸收進美國的中東政策夥伴之中,協調力量應對中東當前的亂局。這兩個方面,相輔相成,對華善舉,換來中國在美國中東政策上的「投桃報李」,兩相結合,皆大歡喜。

  美國和中國在中東地區,無疑是有著諸多共同利益與共同關切的。中國與美國同樣擔憂地區極端主義和恐怖主義的擴散,以及由此帶來的安全風險。此外,相較於美國來說,中國在中東尤其是海灣地區的利益日益增大,日益依賴原油進口的中國,也需要一個更加穩定的中東。

  不過如果我們認同布熱津斯基的言論,那麼至少需要有兩個重要的前提,並且缺一不可:第一,中國並沒有在中東事務上發揮影響力和應有的作用;第二,中國有能力發揮美國認為「適當的」和「合作」的舉措。不過從當前看來,布熱津斯基的這種觀點恐怕並不屬實。

  

  [align="center"]布熱津斯基只想中國以美國的方式參與中東事務

  長期以來,中國在中東地區以自己的方式發揮著極為重要的建設性作用。當前諸多的熱點問題中,無論是傳統的巴以問題,還是近些年興起的如「伊斯蘭國」肆虐、敘利亞內戰、伊朗核談判,或是「大中東」區域內如阿富汗重建、埃及政治進程等問題中,中國都以自己的方式參與其中。儘管並不是主導作用,但都是重要的參與性和建設性作用,尤其是「一帶一路」倡議下,中國更加重視與中東、中亞等地區和國家的合作與互動交流,中國正在以自己的方式和節奏參與到中東事務中來。

  根據筆者自身的經驗,這些年來尤其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中國在中東的重要性越來越高,許多中東國家從過去對中國「不了解」到現在開始重視並且願意主動交流,這就是中國在中東影響力提升的重要體現。

  既然中國已經事實上參與了中東事務,那麼布熱津斯基的言論就是認為,中國需要按照「美國的方式」參與中東事務。他甚至認為,中國人在中東事務上「坐享其成」。順便說一句,奧巴馬也曾經說過中國在中東事務上「搭順風車」。那麼美國希望中國介入中東的方式,毋庸置疑,就是如美國和其盟國一般,直接介入到中東的亂局之中,更直白一點就是通過武力和經濟方式直接干預地區國家的相關事務。

  但是恐怕從這點上來講,中國並不具備相應的力量,也不會存在這樣的需要。從介入上講,中國當前對中東諸多國家國內複雜情況的掌握程度遠沒有美國和其他世界大國那樣深刻,而中國所擁有的海外投射力量,儘管可以在海外撤僑以及海外護航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在直接介入當事國紛爭方面,仍然力量不足。而且,從客觀上來看,對於中東地區的外部干涉往往會適得其反,人為的干擾因素反而會折損中東地區正常的政治進程規律,更可能會進而擾亂中國國內自身的社會與政治關係。所以在介入中東亂局之時,中國保持了較為理性、科學和正確的方式,並沒有如美國那麼粗暴和魯莽。所以「美國的方式」,恐怕中國不會採用。

  退一萬步講,中國即使介入中東,是否會換來美國在亞太地區對於中國的「解壓」?美國常常在外交政策方面「一碼歸一碼」,很難想象美國會在亞太方面做出巨大的讓步以換取中國在中東地區的「介入」。從當前布熱津斯基的表態來看,美國「應當」做的也僅僅是在亞太地區對中國「鬆綁」,來換取中國在中東地區分擔美國的責任和義務,那麼這就恐怕太過陰險。做出些許小的讓步,讓中國代替美國在中東的風口浪尖里去背負本不應屬於自己的負擔,這樣的言論,恐怕只是有些小聰明,搏人眼球而已。

王晉
以色列海法大學政治學院國際關係博士生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10:0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