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傻瓜的哲學,"聰明人"永遠不懂的成功秘密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6-12-30 07:0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新經典文化有限公司(Thinkingdom Media Group Ltd.),是中國最大的民營圖書策劃和發行機構。在噹噹網出版機構實銷排名中,新經典已連續三年位居全國第一;在《出版人》 「年度圖書」評選中,新經典以《德川家康》《小團圓》《1Q84》《百年孤獨》《霍亂時期的愛情》,連續5年獲得「年度文學圖書」。

  -----------------------

  有人說,我們正處在一個奇妙的時代,妙在生命的各種可能性似乎都被時代慷慨地包容。精緻的功利主義者有之,哀嘆美好逝去者亦有之,碌碌奔忙者有之,超然世外者亦有之……我們擺盪在物質匱乏和精神睏倦的兩端,無法停歇。

  然而,有這麼一些人,他們的行為不被同代人理解,或是到了生命盡頭才得到些許肯定。他們是最傻的傻瓜,為了心中的目標堅持十年、二十年甚或一輩子。雖然其中有些人已如秋葉回歸泥土,但這些生命的光彩卻穿越歷史煙雲,激勵著後來者。這份生命的熱度歷經歲月磨礪,反而愈加熠熠生輝。

  -01-

  教授與瘋子

  

  1896年深秋,《牛津英語詞典》的主編默里博士從牛津動身,去見一位叫邁納的神秘人物。二十年來,此人工整而有條理的詞條給了他源源不斷的勇氣和希望,將他從紙與墨的暴風雨中拯救出來。他們書信不斷,卻始終無緣一見。當默里博士滿懷恭敬地到達目的地后,卻大吃一驚:對詞典貢獻最大的志願者,竟是個被關在瘋人院里的殺人犯。

  《牛津英語詞典》成了英語語言界的金科玉律,邁納和默里的故事卻沒有多少人真正了解,在歷史的塵埃中,他們真實而隱形地活著。

  兩個永不言棄的Loser,為世界確立了一種新秩序。我們的命運可以是這樣,也可以是完全不同的結局。不管被安排了怎樣的遭遇,你總還能做點什麼。

  -02-

  教書匠

  

  三十年、三萬三千節課、公立高中、職業高中、常青藤預備學校,教書的日日夜夜,飽含著不為人知的甘苦——普利策獎得主、全美最佳教師弗蘭克·邁考特在這本書里回憶了自己的教師生涯。

  在每星期五天、每天五課時的工作中,邁考特老師努力贏得那些充滿個性、難以駕馭的青少年的尊重。他在高中教師這個並不光鮮的崗位上,用獨有的方式與青春叛逆期的少男少女「周旋」,不僅引導他們尋找學習的樂趣,更鼓勵他們活出自己的人生。這本書成了每位教師都想要找來一讀的佳作。

  講故事本身就是一種拯救,在《教書匠》中,邁考特為讀者展開了一次通向救贖和文學魅力的冒險之旅。

  -03-

  這一生,至少當一次傻瓜

  

  一位叫木村秋則的日本普通果農,用了一生來圓夢。

  木村大爺立志要栽培無農藥、無化肥的蘋果,他用八年等待七朵蘋果花的綻放,用十年換得蘋果園的豐收,用三十年堅持種植改變大家人生觀的奇迹蘋果。

  每一枚奇迹的蘋果,都凝聚著木村秋則絕不輕言放棄的傻瓜精神。他的故事感動了千萬讀者,甚至讓想要輕生的人重拾自信。大家都說,木村很努力,木村卻說,其實不是我努力,是蘋果樹很努力。沒有比當傻瓜更簡單的事了,這是聰明人永遠不懂的成功秘密。

  -04-

  丈量世界

  

  18世紀末,兩位年輕的德國人開始測量世界。一位是博物學家亞歷山大·馮·洪堡,他同原始森林和草原搏鬥。乘船考察奧里諾科河,親口嘗箭毒,數土著人的頭虱,鑽洞窟,登火山,邂逅海怪和食人族。另一位是數學家和天文學家約翰·費里德利希·高斯,他沒有女人就無法生活,卻在新婚之夜跳下床記錄公式。

  這兩位同處一個時代的德國科學家,以截然相反的方式進行各自的研究,最後卻走向奇迹般一致的遠大目標:丈量世界!

  我們畢生追求的事業到最後都會衰退、會消亡。只有一樣是真的,那就是追求知識的樂趣,它值得我們為它獻身。像《丈量世界》里的洪堡和高斯。

  

  -05-

  編舟記

  

  

  玄武書房擬定出版一部面向當代人的辭典《大渡海》,這項工作由閱歷頗豐、一絲不苟的學者松本主持,誰知他最器重的編輯荒木卻到了退休年齡。他們多方物色,終於相中了不善於和人交往,卻對詞語有敏銳認知,並且做事極為認真的年輕編輯馬締光也。

  玄武書房編輯部的「編舟計劃」正式啟航!在浩瀚的詞語海洋中,馬締與同事們用長達十五年的時間編織一艘駛向彼岸的小船。他們甘於寂寞,卻也收穫著彌足珍貴的幸福。

  世界上處處是懷才不遇的人、不得人緣的人、想換工作的人,我們究竟要燃燒什麼,才能激發真正的熱情?這本書或許會告訴你答案。

  -06-

  痛苦與狂喜:眾神之巔——米開朗基羅傳

  

  

  雕完《大衛》后,雕刻家米開朗基羅名滿義大利。但他再也不能專心雕刻了:先是被教皇召去鑄銅像,之後又為西斯廷教堂畫圓頂。

  他不喜歡做銅像,但為了做出最好的效果,一錘一銼地打磨了半年。他也不喜歡畫圓頂,但他遣散助手,一個人仰著腦袋在腳手架上孤獨地畫了四年。為了給美第奇家族教堂雕刻門面,他冒著生命危險親自開山鋪路,從高山頂上采出質地最純的大理石。他竭盡心力設計聖彼得大教堂的穹頂,生命的最後一刻仍在工作。

  在他的字典里,要麼不做,要做就要做到最好。一旦開始,最後的結果總是奇迹。他說:「我的自尊不允許一丁點兒的瑕疵。」那些美術史上最偉大的作品,就這樣產生於摯愛、忍耐和一顆誠摯的工匠之心。

  -07-

  我是開豆腐店的,我只做豆腐

  

  著名導演小津安二郎寫下他的人生、他的電影,腳踏實地只開獨此一家的「豆腐店」:「有人跟我說,偶爾也拍些不同的東西吧。我說,我是「開豆腐店的」。做豆腐的人去做咖喱飯或炸豬排,不可能好吃。我念茲在茲的,就是如何將人的溫暖完美地表現在畫面上。」

  拍電影四十年,小津只走自己的路。人生中的執著,天性中的悲憫,都在這數十年間煮成一鍋好豆腐。

  看起來是做一件事,其實需要做許多事,才能將這一件事做好。這是紛擾塵世里最純粹的堅持,最溫暖的信念。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31 13:3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