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詩詞書畫---梅、蘭、竹、菊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6-11-15 07:2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硨磲大爺 於 2016-11-15 07:20 編輯

  

  

  梅花、蘭花、竹子、菊花,

  被稱為花中「四君子」,

  分別以其傲、幽、堅、淡的品格,

  成為中國人感物喻志的象徵,

  同時也是詠物詩和文人畫中的常見題材。

  

  鄭板橋《梅蘭竹菊》

  梅,

  探波傲雪,剪雪裁冰,

  一身傲骨,是為高潔志士。

  

  元 王冕《墨梅圖》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

  《早梅》

  張謂

  一樹寒梅白玉條,回臨村路傍溪橋。

  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銷。

  《墨梅》

  居簡

  莫恨丹青廢畫工,不須求異只須同。

  玉容不及寒鴉色,故托緇塵異漢宮。

  

  元 王冕《南枝春早圖》

  《早梅》

  齊已

  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

  村前深雪裡,昨夜一枝開。

  《墨梅》

  張臬

  山邊幽谷水邊村,曾被疏花斷客魂。

  猶恨東風無意思,更吹煙雨暗黃昏。

  《早梅》

  李公明

  東風才有又西風,群木山中葉葉空。

  只有梅花吹不盡,依然新白抱新紅。

  

  明 陳錄《萬玉圖》

  《墨梅》

  趙秉文

  畫師不作粉脂面,卻恐傍人嫌我直。

  相逢莫道不相識,夏馥從來琢玉人。

  《憶梅》

  李商隱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華。

  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白梅》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

  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里春。

  

  明 陳錄《梅花圖》

  《梅》

  王琪

  不受塵埃半點侵,竹籬茅舍自甘心。

  只因誤識林和靖,惹得詩人說到今。

  

  《與薛肇明弈棋賭梅花詩輸一首》

  王安石

  華髮尋春喜見梅,一株臨路雪倍堆。

  鳳城南陌他年憶,香杳難隨驛使來。

  梅

  貢性之

  眼前誰識歲寒交,只有梅花伴寂寥。

  明月滿天天似水,酒醒聽徹玉人簫。

  

  明 王謙《卓冠群芳圖》

  《梅花》

  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梅花》

  庚信

  當年臘月半,已覺梅花闌。

  不信今春晚,俱來雪裡看。

  《梅花絕句》

  陸遊

  聞道梅花坼曉風,雪堆遍滿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花一放翁。

  

  清 金農《紅綠梅花圖》

  《新栽梅》

  白居易

  池邊新栽七株梅,欲到花時點檢來。

  莫怕長洲桃李嫉,今年好為使君開。

  《初識梅花》

  盧撰

  江北不如南地暖,江南好斷北人腸。

  胭脂桃頰梨花粉,共作寒梅一面妝。

  《十一月後庭梅花盛開》

  蔡襄

  日暖香繁巳盛開,開時曾達千百回。

  春風豈是多情思,相伴花前去又來。

  

  清 蕭晨《踏雪尋梅圖》

  《次韻中玉早梅》

  黃庭堅

  折得寒香不露機,小穸斜日兩三枝。

  羅帷翠葉深調護,已被游蜂聖得知。

  《紅梅》

  蘇軾

  年年芳信負紅梅,江畔垂垂又欲開。

  珍重多情關伊令,直和根撥送春來。

  《紅梅》

  王十朋

  桃李莫相妒,夭姿元不同。

  猶余雪霜態,未肯十分紅。

  

  清 沈銓《雪中游兔圖》

  《嶺上紅梅》

  范大成

  霧雨胭脂照松竹,江面春風一枝足。

  滿城桃李各焉然,寂寞傾城在空谷。

  《題梅花圖》

  楊無咎

  忽見寒梅樹,花開漢水濱。

  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

  《探梅》

  楊萬里

  山間幽步不勝奇,正是深夜淺暮時。

  一枝梅花開一朵,惱人偏在最高枝。

  

  清 汪士慎《梅花圖》

  《題畫梅》

  李方膺

  揮毫落紙墨痕新,幾點梅花最可人。

  願借天風吹得遠,家家門巷盡成春。

  《嶺梅》

  張道洽

  到處皆詩境,隨時有物華。

  應酬都不暇,一嶺是梅花。

  《觀梅有感》

  劉因

  東風吹落戰塵沙,夢想西湖處士家。

  只恐江南春意減,此心元不為梅花。

  

  清 陳枚《月下賞梅》

  《贈范曄》

  陸凱

  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

  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早梅》

  柳宗元

  早梅發高樹,回映楚天碧。

  朔風飄夜香,繁霜滋曉白。

  欲為萬里贈,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銷落,何用慰遠客。

  蘭,

  空谷幽放,孤芳自賞,

  香雅怡情,是為世上賢達。

  

  五代 黃居寀《花卉寫生圖冊》

  《幽蘭操》

  韓愈

  蘭之猗猗,揚揚其香。

  不採而佩,於蘭何傷。

  今天之旋,其曷為然。

  我行四方,以日以年。

  雪霜貿貿,薺麥之茂。

  子如不傷,我不爾覯。

  薺麥之茂,薺麥之有。

  君子之傷,君子之守。

  《蘭》

  唐彥謙

  清風搖翠環,涼露滴蒼玉。

  美人胡不紉,幽香藹空谷。

  

  元 趙雍《著色蘭竹圖》

  《蘭渚泊》

  施肩吾

  家在洞水西,身作蘭渚客。

  天晝無纖雲,獨坐空江碧。

  《秋思》

  馬戴

  亭樹霜散滿,野塘鳧鳥多。

  蕙蘭不可折,楚老徒悲歌。

  《芳蘭》

  李世民

  春暉開禁苑,淑景媚蘭場。

  映庭含淺色,凝露泫浮光。

  日麗參差影,風傳輕重香。

  會須君子折,佩里作芬芳。

  

  明 文徵明《蘭竹石圖》

  《孤蘭》

  李白

  孤蘭生幽園,眾草共蕪沒。

  雖照陽春暉,復非高秋月。

  飛霜早淅瀝,綠艷恐休歇。

  若無清風吹,香氣為誰發。

  《幽蘭》

  崔塗

  幽植眾寧知,芬芳只暗持。

  自無君子佩,未是國香衰。

  白露沾長早,春風到每遲。

  不如當路草,芬馥欲何為。

  

  明 徐渭《蘭花圖》

  《蘭溪》

  杜牧

  蘭溪春盡碧泱泱,映水蘭花雨發香。

  楚國大夫憔悴日,應尋此路去瀟湘。

  《與於中丞》

  劉商

  萬傾荒林不敢看,買山客足擬求安。

  田園失計全蕪沒,何處春風種蕙蘭。

  《和三鄉詩》

  劉谷

  蘭蕙芬芳見玉姿,路傍花笑景遲遲。

  薴蘿山下無窮意,並在三鄉惜別時。

  

  明 馬守真《素竹幽蘭》

  《奉上徐中書》

  褚朝陽

  中禁仙池越鳳凰,池邊詞客紫薇郎。

  既能作頌雄風起,何不時吹蘭蕙香。

  《蘭》

  丁謂

  彼羨南陔子,其誰粉署郎。

  渥丹承露彩,紺綠泛風光。

  屢結騷人佩,時飄鄭國香。

  何須尋九畹,十步即芬芳。

  

  清 金農《紅蘭花圖》

  《盂蘭盆》

  晏殊

  紅白薇英落,朱黃槿艷殘。

  家人愁溽暑,計日望盂蘭。

  《蘭》

  梅堯臣

  楚澤多蘭人未辯,盡以清香為比擬。

  蕭茅杜若亦莫分,唯取芳聲襲衣美。

  《石蘭》

  梅堯臣

  石言曾非石上生,名蘭乃是蘭之類。

  療痾炎帝與書功,紉佩楚臣空有意。

  

  清 鄭燮《蘭花圖》

  《詠蕙》

  朱熹

  今花得古名,旖旎香更好。

  適意欲忘言,塵編詎能老。

  《蘭澗》

  朱熹

  光風浮碧澗,蘭枯日猗猗。

  竟歲無人采,含薰只自知。

  《詠蘭》

  余同麓

  手培蘭蕊兩三栽,日暖風和次第天。

  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時有蝶飛來。

  

  清 李方膺《蘭石圖》

  《題鄭所南畫蘭》

  倪瓚

  伙風蘭蕙化為茅,南國凄涼氣已消。

  只有所南心不改,淚泉和墨寫《離騷》。

  《題畫蘭》

  陳獻章

  陰崖百草枯,蘭蕙多生意。

  君子居險夷,乃與恆人異。

  《蘭》

  董其昌

  綠衣青蔥傍石栽,孤根不與眾花開。

  酒闌展卷山窗下,習習香從紙上來。

  

沙發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6-11-15 07:20 | 只看該作者


  清 居巢《萬帶蘭》

  《水墨蘭花》

  徐渭

  綠水唯應漾白蘋,胭脂只念點朱唇。

  自從畫得湘蘭后,更不閑題與俗人。

  《詠同心蘭絕句》

  錢謙益

  新妝才罷采蘭時,忽見同心吐一枝。

  珍重天公裁剪意,妝成斂拜喜盈眉。

  竹,

  篩風弄月,瀟灑一生,

  清雅澹泊,是為謙謙君子。

  

  五代 李坡《風竹圖》

  《嚴鄭公宅同詠竹》

  杜甫

  綠竹半含籜,新梢才出牆。

  色侵書帙晚,陰過酒樽涼。

  雨洗娟娟凈,風吹細細香。

  但令無剪伐,會見拂雲長。

  《竹徑》

  李得裕

  野竹自成徑,繞溪三里余。

  檀欒被層阜,蕭瑟映清渠。

  日落見林靜,風行知谷虛。

  田家故人少,誰肯共焚魚。

  

  宋 文同《墨竹圖》

  《新竹》

  元稹

  新篁才解籜,寒色已青蔥。

  冉冉飄凝粉,蕭蕭漸引風。

  扶疏多透日,寥落未成叢。

  惟有團團節,堅貞大小同。

  《酬人雨後玩竹》

  薛濤

  南天春雨時,那鑒雪霜姿。

  眾類亦云茂,虛心寧自持。

  多留晉賢醉,早伴舜妃悲。

  晚歲君能賞,蒼蒼盡節奇。

  

  宋 吳炳《竹雀圖》

  《葺夷陵幽居》

  李涉

  負郭依山一徑深,萬竿如束翠沉沉。

  從來愛物多成癖,辛苦移家為竹林

  《玩友人庭竹》

  施肩吾

  曾去旋州看種玉,那似君家滿庭竹。

  客來不用呼清風,此處掛冠涼自足。

  《題劉秀才新竹》

  杜牧

  數莖幽玉色,曉夕翠煙分。

  聲破寒窗夢,根穿綠蘚紋。

  漸籠當檻日,欲礙入簾雲。

  不是山陰客,何人愛此君。

  

  元 高克恭《墨竹坡石圖》

  《初食筍呈座中》

  李商隱

  嫩籜香苞初出林,五陵論價重如金。

  皇都陸海應無數,忍剪凌雲一寸心。

  《庭竹》

  釋智圓

  移去群花種此君,滿庭寒翠更無塵。

  暑天閑繞煩襟盡,猶有清風借四鄰。

  《詠金竹》

  蔣堂

  百鎰先寒一徑深,潛疑造化鑄成林。

  貪夫或有憑欄者,不見修篁但見金。

  

  元 趙孟頫《窠木竹石圖》

  《竹》

  宋祁

  修修梢出類,辭卑不肯叢。

  有節天容直,無心道與空。

  《紫竹》

  梅堯臣

  西南產修竹,色異東筠綠。

  裁簫映檀唇,引枝宜鳳宿。

  移從幾千里,不改生幽谷。

  《種竹齋》

  司馬光

  吾愛王子猷,借齋也種竹。

  一日不可無,瀟灑常在目。

  雪霜徒自白,柯葉不改綠。

  殊勝石季倫,珊瑚滿金谷。

  

  元 倪瓚《竹枝圖》

  《竹軒》

  沈遼

  古人愛修竹,瀟灑臨幽軒。

  勁節有高致,清聲無俗喧。

  春日斗瑣碎,秋風撼琅干。

  誰知渭川富,千畝可懸冠。

  《於潛僧綠筠軒》

  蘇軾

  可使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

  傍人笑此言,似高還似痴。

  若對此君仍大嚼,世間那有揚州鶴。

  

  明 孫克弘《殊竹圖》

  《書舍竹》

  蔡確

  窗前翠竹三竿,蕭灑風吹滿院寒。

  常在眼前君莫厭,化成龍去見應難。

  《員當谷》

  蘇轍

  誰言使君貧,已用谷量竹。

  盈谷萬萬竿,何曾一竿曲。

  《和師厚栽竹》

  黃庭堅

  大隱在城市,此君真友生。

  根行辰日斫,筍要上番成。

  龍化葛陂去,風吹阿閣鳴。

  草荒三徑斷,歲晚見交情。

  

  明 徐渭《墨竹圖》

  《新竹》

  惠洪

  琅干數本倚牆陰,新筍均條忽作林。

  昨日小軒添得境,卻煩佳月碎篩金。

  《種竹子題愛心亭》

  范成大

  灑掃宣華舍此君,煙中月下綠生塵。

  他年上葉清風滿,莫忘今年借宅人

  《新竹》

  朱熹

  春雷殷岩際,幽草齊發生。

  我種南窗竹,戢戢已抽萌。

  坐獲幽林賞,端居無俗情。

  

  清 鄭板橋《七賢圖》

  《新竹》

  楊萬里

  青士何年入大荒,羽儀禁者立如牆。

  錦綳半脫娟娟玉,粉節新塗拂拂霜。

  帶雨小酣三日後,出牆忽喜一梢長。

  今年秋閏防多署,剩借先生格外涼。

  《義師院叢竹》

  郭長倩

  南軒移自處西壇,瘦玉亭亭十數竿。

  得法未應輸老柏,植根兼得近幽蘭。

  雖無農艷包春色,自許貞心老歲寒。

  百草千花零落盡,請君來向此中看。

  

  清 趙之琛《雙鉤竹石圖》

  《移竹》

  辛棄疾

  每因種樹悲年事,待看成陰是幾時。

  眼見子孫孫又子,不如栽竹繞園池。

  《高竹臨水上》

  虞集

  高竹臨水上,幽花在崖陰。

  以彼貞女姿,當此君子心。

  春陽不自媚,久露忽已深。

  湘妃昔鼓瑟,悵望蒼悟岑。

  菊,

  凌霜飄逸,特立獨行,

  不趨炎勢,是為世外隱士。

  

  宋 朱紹宗《菊叢飛蝶圖》

  《飲酒》

  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和郭主簿》

  陶淵明

  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岩列。

  懷此貞秀姿,卓為霜下傑。

  

  明 唐寅《菊花圖》

  《菊》

  袁崧

  靈菊植幽崖,擢穎凌寒飆。

  春露不染色,秋霜不改條。

  《答休上人菊詩》

  鮑照

  酒出野田稻,菊生高岡草。

  味貌復何奇,能令君傾倒。

  玉碗徒自羞,為君慨此秋。

  金蓋覆牙半,何為心獨愁。

  

  明 徐渭《秋花圖》

  《秋菊》

  駱賓王

  擢秀三秋晚,開芳十步中。

  分黃俱笑日,含翠共搖風。

  碎影涵流動,浮香隔岸通。

  金翹徒可泛,玉斗竟誰同?

  《復愁》

  杜甫

  每恨陶彭澤,無錢對菊花。

  如今九日至,自覺酒須賒。

  《重陽席上賦白菊》

  白居易

  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

  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入少年場。

  

  明 呂紀《桂菊山禽圖》

  《野菊》

  李商隱

  苦竹園南椒塢邊,微香冉冉淚涓涓。

  已悲節物同寒雁,忍委芳心與暮蟬。

  細路獨來當此夕,清樽相伴省他年。

  紫雲新苑移花處,不取霜栽近御筵。

  《菊》

  鄭谷

  王孫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鬢毛。

  露濕秋香滿池岸,由來不羨瓦松高。

  

  清 八大山人《菊石圖》

  《題菊花》

  黃巢

  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

  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不第后賦菊》

  黃巢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

  衝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黃菊》

  蘇軾

  輕肌弱骨散幽葩,真是青裙兩髻丫。

  便有佳名配黃菊,應緣霜后苦無花。

  

  清 惲壽平《五色菊花圖》

  《菊》

  劉克莊

  羞與春花艷冶同,殷勤培溉待秋風。

  不須牽引淵明比,隨分籬邊要幾叢。

  《畫菊》

  鄭思肖

  花開不並百花叢,獨立疏籬趣未窮。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池上》

  趙師秀

  朝來行葯到秋池,池上秋深病不知。

  一樹木犀供夜雨,清香移在菊花枝。

  

  清 錢維城《盛菊圖》

  《墨菊》

  胡布

  彭澤歸來日,緇塵點素衣。

  烏沙漉酒後,掛在菊花枝。

  《菊》

  李夢陽

  萬里游燕客,十年歸此台。

  只今秋色里,忍為菊花來。

  《二色菊》

  程先貞

  黃衣彼美人,余有紫衣副。

  不比炫春葩,姚魏敵門戶。

  《賞菊》

  沈鈞儒

  一叢寒菊比瓊華,掩映晴窗動綠紗。

  乍覺微香生暖室,真擬奇艷出誰家。

  

  清 張同曾《菊花圖》

  《秋菊詩》

  陳毅

  秋菊能傲霜,風霜惡重重。

  本性能耐寒,風霜其奈何?

  《賞菊》

  朱德

  奇花獨立樹枝頭,玉骨冰肌眼底收。

  且聆和平共處日,願將菊酒解前仇。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9 15:1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