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點滴 | 內心強大者的3個秘密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6-11-9 07:0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內心強大者的3個秘密文 | 陸JJ

  「內心強大」幾乎是衡量一個現代人是否優秀的重要標準了。

  你一定曾經在很多社交網站、Ted演講、名人傳記里聽說過這個詞。世界上的每一個人,對此都有不同的解讀。

  羅曼羅蘭在《米開朗基羅傳》里寫道:「生活中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在認清生活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

  海明威在《永別了,武器》里說:「生活總是讓我們遍體鱗傷,但到後來,那些受傷的地方一定會變成我們最強壯的地方。」

  龍應台在《山路》里說:「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

  他們都在試圖傳遞一個訊息:生活艱難,但要挺住。講真,「內心強大」這類詞,都快聽爛了。

  我們也的確見過太多內心強大的人。他們看上去溫柔、積極、陽光,不僅能治癒自己,也能治癒他人。好像什麼都困不住他們,什麼都錘不倒他們。

  但是,他們為什麼會變成今天這個樣子?背後是不是有什麼東西在支撐著?我若想變得強大,該從哪些方面入手?這些其實都值得深究。

  畢竟內心不受遙控,不是說強大就能強大的。那麼這些人背後的共有特質,到底是什麼?

  1、目標導向型思維

  蒙田在自己的隨筆集里曾經講過:「沒有一定的目標,智慧就會喪失;哪兒都是目標,哪兒就都沒有目標。」

  從小學到大學,一路走來,你會發現一件事:內心強大的人,都知道自己要幹嘛。

  當我還迷茫得像只巨嬰時,他們已經在規劃了。當我好像知道要幹嘛,他們已經在跑道上起飛了。

  我一中學同學,初中開始就已經在讀《紅樓夢》和《戰爭與和平》,那時候我最愛的是《讀者》和《睡前小故事》。他受文學的影響,初中便立志將來要成為作家。高中時參加新概念比賽,拿了個二等獎,成為XX公司旗下作者。

  大一我在外面做兼職,他就已經出版了個人的短篇小說集,那一年他19歲。

  還認識一女同學,高中便善於梳妝打扮。愛留長頭髮,被學校領導批了很多次,高中她就說將來要做自己的時尚品牌。前一陣她把她淘寶店的地址發給我,我才知道她的確算是實現夢想了,那店賣的女裝的確是她自己創立的品牌。

  有兩種思維主導人的行動,一種是資源導向型,另一種是目標導向型。前者是根據手頭上現有資源的實際情況,設定目標。後者是先憑空設定一個目標,再一步步倒推出計劃。

  內心強大的人,往往具有目標導向型思維。這種思維更接近內心的真實願景,遠方的目標是他們最強大的驅動力。內心強大反義詞不是內心虛弱,而是迷茫。迷茫的人,容易散架。它是一場看似不痛不癢的慢性死亡。

  上文提及的兩個人,想當作家的那哥們兒,數學經常不及格,但也從來不在乎,因為他確信將來所走的路,和數學無關。那位女同學,也被老師常常嘲諷「妖里妖氣」,她也常常一笑了之。

  我想他們算得上同齡人中內心強大的那一類。

  強大源自目標,而人的脆弱,大都源於無事可做的恐慌。真正找到目標的那些,早就興緻勃勃地往一個方向沖了。內心自然一片晴好,少有脆弱。

  2、獨有的生活體系

  勝間和代被日媒成為「職場新女神」、「理財天後」,19歲時便通過日本註冊會計師複試(創下日本史上最年輕記錄)。她的一天是這樣安排的:早晨6點起來為孩子和丈夫做早餐、7點整理一天待辦事項、8點騎自行車去公司(當做運動鍛煉)、上午完成一天80%的工作、下午1點開會、開完會參加各類社會活動、晚上為親子互動時間、睡前1小時看專業書籍。

  這是她的,我再舉一個我認識的編劇,他一天的安排如下:

  中午12點起床,下午1點去公司開劇本會議、4點結束後去街邊淘碟、晚上6點在健身房鍛煉、晚上9點正式開始寫劇本,寫到凌晨4點,睡前打一盤遊戲,凌晨5點睡覺。

  我對「生活體系」的定義是「個人經過長期生活經驗而總結出的一套最有利於個人發展的生活模式。」

  我並非想對比以上兩種生活體系孰優孰劣,而是想說明,內心強大者都擁有最適應自己發展的生活體系。這個體系,能幫助人類良好地運作自己,不斷達成目標。

  生活體系從廣義上來講,是個人生活的架構,其中也包含著你的生活哲學與生活主張。內心強大的人,生活都是自成一體的。

  簡單來說,他們都善於運作自己的生活。在自己的生活里,如何治癒,如何放鬆,什麼時候獨處,什麼時候聚會,需要什麼,不需要什麼,他們都清清楚楚。

  體系不需要千篇一律,關鍵是找到適合自己的那種。

  從狹義上來講,就是對自己實現全方位管理分為四個方面:情緒管理、時間管理、精力管理、人際關係管理。

  良好的情緒管理,決定了你身上的正能量大於負能量,積極的時刻多於焦慮的時刻。情緒管理的失敗者,容易傷害他人,也傷害自己。

  良好的時間管理,會讓你的每一天變得井井有條。自律久了,人便會在一種舒適而規律的慣性中生活。世界上有無數位實踐者:柳比耶夫、提姆·菲利斯、卡爾·紐波特... ...他們紛紛驗證了時間管理的強大威力。

  精力管理能保證一個人在體能充沛的情況下,高效完成工作。

  人際關係管理決定了一個人能否擁有豐沛健康的人際圈,能否在關鍵時刻被他人幫助或是幫助他人。

  3、固定的輸入輸出方式

  在台灣做交換生時,認識一位台大的教授,主講中國現代文學。他人到中年,卻依舊神采奕奕,溫文儒雅。課後他邀請我去他家裡坐坐,去了之後,發現那裡全是書。不僅僅是滿牆壁的書,還有好幾柜子的讀書筆記。

  他說他有讀書的焦慮,一日不讀書,便覺得自己面目可憎。讀書是輸入知識,筆記和講學是在輸出知識。

  一個人只有在輸入和輸出等量的情況下,才能維持心理上的健康與平衡。

  什麼是輸入?就是知識的攝入,同時也是精神上的營養攝入。像閱讀、電影、音樂、繪畫等等。內心強大的人,會有自己偏愛的輸入方式,為自己的靈感庫不斷進貨。將從外部獲取的知識,吸收、消化、最終內化為自己知識結構里的一部分。

  什麼是輸出?即個人表達。人人生而有著表達情感的需要,只不過實現的方式不同。作家的小說、畫家的畫作、舞者的舞蹈、建築師的高樓、作曲家的曲子,都是如此。倒不是說為了藝術,最基本的,是為了溝通人類最樸素的情感。

  有一些東西,不表達出來,對心靈構成傷害。內心強大的人一定能找到他的輸出方式。這是一種獨屬於他的,對世界的表白。

  結語

  當我們談論內心強大時,往往會和這些詞掛鉤,諸如:堅強、獨立、樂觀... ...

  但以上種種皆為表象,表象的背後,是目標的內驅、是體系的支撐、是輸入與輸出的運作。

  這些,是個人生活里最私密的部分。

  來源:個人的體驗(ID:tiyan818)

211

主題

488

帖子

740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40
沙發
張燈結綵 發表於 2016-11-14 18:22 | 只看該作者
內心強大就會堅強、獨立、樂觀。有道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0 16:1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