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歐陽修:北宋桃色緋聞最多的大師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6-11-9 01:2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吳思先生在《潛規則:中國歷史中的真實遊戲》認為,潛規則就是在我們的現實規則之後所隱藏著的另一種規則,書中揭示了中國歷史上的「淘汰清官」的規律,認為中國歷史上之所以少清官,甚至淘汰清官,選擇惡棍,正是官場「潛規則」發揮效應的結果。所以有人總結了官場上的最高規則,就是「按顯規則說話,按潛規則做事」。

  歐陽修乃北宋地位顯赫的政治家,開創一代文風的文壇領袖。他是不平則鳴金剛怒目的官場異類;是心胸豁達慧眼識珠的千古伯樂;他是正襟危坐倡導「文以載道」的傳統文人;是耽於詩酒柔情似水的文藝男人,更是宋代官場潛規則的受害者。

  容貌不佳的「高考狀元」

  

  歐陽修從16歲起參加科舉考試,他寫了一篇《上胥學士偃啟》的文章,去拜見當時的軍分區長官、文壇領袖胥偃,該長官看后大為讚賞,說「子當能有名於世」,不僅接他到自己府上讀書,後來甚至還把女兒嫁給了這個容貌不佳但文采萬丈的年輕人。

  

  從長相上看,歐陽修雖說不是丑得慘絕人寰,但絕稱不上好看。客氣地說,他長得很特別。宋人筆記中說他身材矮小、嘴巴大,上嘴唇挨不到下嘴唇,一笑就露出明晃晃的大兔牙,臉黑耳朵大而白。

  古人認為嘴巴大是講誠信的象徵。但到了宋代,大嘴巴就變成了易惹風波的象徵了。據說歐陽修在去開封府參加考試的時候,一個和尚曾經評價他說,耳朵的顏色比臉白,這預示著他將名滿天下,而嘴唇蓋不住牙齒,他的一生常易惹是非而招致小人的誹謗。

  1030年,在多年苦讀之後,終於進入宋代官場,被任命為洛陽推官,大概相當於現在中級人民法院的院長。而胥偃也把女兒嫁給了歐陽修。少年得志,嬌妻在側,青春作伴,歐陽修開始了在洛陽的三年生活。在飲酒斗詩之間,與一幫風流文人、美貌歌妓打成一片,讓他體驗了「座上常客滿,樽中酒不空」的快樂。三年的風流悠遊,接下來卻是一生的困頓和挫折。

  宋代官場的桃色事件

  

  在現代社會審丑的時代,在娛樂圈桃色新聞不算什麼,但在官場,桃色新聞則是一枚威力巨大的炸彈,被緋聞纏身的官員輕則免職,重則掉腦袋。而歐陽修偏偏就碰上了兩次。

  歐陽修的外甥女張氏因私通家奴東窗事發,遭審訊時誣稱與歐陽修有染,這是個絕佳的劇本,這樣一個「猥瑣大叔情挑小蘿莉」的故事,絕對可以讓歐陽修身敗名裂甚至身首異處。歐陽修被投入大獄接受審查。雖然後來查明此事純屬子虛烏有,但歐陽修還是受到牽累,被降職到滁州。

  多年以後,在官場發揮大嘴風格不平則鳴的歐陽修,再次緋聞纏身。歐陽修親手提攜過的御史蔣之奇,上書神宗皇帝,彈劾歐陽修與自己的兒媳婦有染,俗稱「扒灰」。這是一個致命的打擊,因為不管有沒有,歐陽修的名譽和地位將大受影響。神宗對此頗為重視,命中書省認真調查,真相很快大白於天下,這夥人只得承認是虛構,目的是把歐陽修搞臭。

  

  歐陽修已經厭倦了官場無休無止的爭鬥和抹黑,萌生退意,多次請辭,最後以觀文殿學士、刑部尚書的身份出知亳州。這是歐陽修第三次遭貶,這時他已經是61歲白髮蒼顏的老翁了。三次被貶,兩次被扣上「老流氓」的帽子,歐陽修在宋代官場可算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

  歐陽修他天性隨和浪漫,喜歡宴樂冶遊,愛開玩笑,少不了和歌女們插科打諢,其詞集中有不少「艷詞」。他寫的一首《望江南》,就被敵人拿來攻擊他,作為猥褻外甥女的罪證。

  江南柳,葉小未成陰。人為絲輕那忍折,鶯憐枝嫩不勝吟。留取待春深。

  

  十四五,閑抱琵琶尋。堂上簸錢堂下走,恁時相見已留心。何況到如今。

  

  詞的上闋用各種比喻,描寫了少女之美,下闋則傳神地寫出了活潑可愛天真爛漫的小姑娘,堂上堂下地跑著在玩簸錢遊戲的情景。而正是這首詞,被別人拿來攻擊他「為老不尊」,說他是個不懷好意的「蘿莉控」。對於此,馮夢龍在《情史類略》中感慨地說,「意贈婢之詞也,而忌者誣公為盜甥。噫!詞之不可輕作也如此」。

  怡然一醉翁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官場此路不通,則另闢蹊徑,這是中國文人的自我調節機制。歐陽修自我修復能力和自我調節能力絕對一流,他對挫折淡然視之,管它風吹雨打,我自巋然不動,無論什麼挫折,無論多少污水劈頭蓋臉,工作照干小酒照喝小曲照唱。他酒量不佳但喜歡喝酒,喝了就醉,醉了就有千古名文流傳後世,所以他號「醉翁」。

  

  幾年後,歐陽修調到國際大都市揚州。工作閑暇之餘,歐陽修恢復了他的文人本色。修建平山堂,肆無忌憚地吃「花酒」。每次宴會前,總是在宴會的院子和大廳里擺滿荷花,玩一種叫「擊鼓傳花」的遊戲,眾歌伎穿梭其中,歐陽修和他的下屬們玩得天昏地暗,早已把煩惱拋到九霄雲外。趁著酒興,他寫下了這首頗有桃色韻味的《蝶戀花》:

  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

  

  玉勒雕鞍遊冶處,樓高不見章台路。

  

  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

  

  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

  上片寫春閨女子眼中所見之景。身在深深之庭院,楊柳堆積著莫名的愁怨,簾幕隔開了與愛人的距離,彷彿遠隔千山萬水。愛人此刻在哪裡?怕不是在燈紅酒綠處,和別的女子冶遊嬉戲吧?寄思念於擔心之中。

  下片寫女子的心路。此刻雨橫風狂,春花落盡,眼看著韶光已盡,她想挽留住春天,但留得住思念,挽不住芳華,沒人說話,只好含淚問花,但是花兒也是那麼冷漠無情,「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

  歐陽修在揚州的時間不長,但揚州那旖旎的風光,卻讓歐陽修忘卻了所有的煩惱,一頭扎進揚州的湖光山色中,做起了快樂的文章太守。多年以後,他寫下了讓揚州平山堂蜚聲中外的傳世佳作《朝中措》:

  平山欄檻倚晴空,山色有無中。手種堂前垂柳,別來幾度春風。

  

  文章太守,揮毫萬字,一飲千鍾。行樂直須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平山欄檻倚晴空,山色有無中」,寫登高所見,群山如萬馬奔騰盡入眼中,遠山含黛,似隱似現,如一幅潑墨山水。

  下闋盡顯歐陽修的豪氣,他毫不謙虛地自詡為「揮毫萬字,一飲千鍾」的文章太守,「揮毫萬字」倒是真的,但「一飲千鍾」卻有點吹牛的味道了。吹牛不是歐陽修的本意,但「行樂直須年少,尊前看取衰翁」,雖說是希望別人及時行樂,這何嘗不是歐陽修的自我安慰呢。

  

  

  這應該是歐陽修一生的總結。暮年之時,曾經天真的歐陽修終於認清了社會殘酷的現實,世路風波險惡,不如及時行樂。美人美景美酒,哪怕世事消磨,人情冷暖,如能「一醉花前倒」,則萬事可以無悔矣。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10:1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