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郭敬明,這坨緊跟時代下限的熱翔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6-11-4 06:1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林夕 有病要讀書

  

  粉絲有三重境界。

  我喜歡郭敬明,所以喜歡郭敬明拍的電影,此為第一重境界;

  我喜歡郭敬明,所以郭敬明永遠是對的,如果郭敬明犯錯了,請參看上一句,此為第二重境界;

  我喜歡郭敬明,如果郭敬明抄襲了,我的回答是:抄也抄得那麼好;你有本事也抄一個啊;你們造郭敬明有多努力嗎?此為第三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是普粉,第二重境界是鐵粉,第三重境界,才是腦殘粉。

  對於很多電影來說,普通和鐵粉只是票房的重要來源,腦殘粉才是票房的保證。

  中國電影現在還處在草莽時代,離成熟的電影工業還有點遠。拍電影給粉絲看,是沒什麼不好。沒有粉絲,就沒有明星,也成就不了高票房。

  對很多觀眾特別是粉絲而言,他們不需要「看電影、受教育」,也不需要在電影中思考人生,或者找到解決人生困境的辦法。他們只是想在電影里看到熱鬧,看到好玩,看到輕鬆,看到偶像……

  我乾脆直說了吧:粉絲們需要爛電影。      

  郭敬明,小四,業內著名導演,拍了《小時代》系列,營收18億以上的票房。認為不是爛片的同學,趕緊找面結實的牆,把腦袋往上面撞,一下,兩下,三下……是爛片嗎?

  不是?

  那接著撞吧。

  

  今年的國慶檔,郭敬明的《爵跡》上映了,有粉絲稱是中國版的《魔戒》。

  我覺得是有點道理的,比如,比爾博是一名盜賊兼小說家,郭敬明也是一名盜賊兼小說家。

  郭敬明依然在中國文化創作領域屹立不倒,給無數人帶來處處商機,說明郭敬明是頗有霍比特人的精神面貌的,堅韌帶著些小聰明,看似膽小,總是避免去別人正面衝突,不過遇到難題時總有堅忍不懈的意志力。

  就好比去年錄製《最強大腦》,郭敬明被魏坤琳羞辱像女人,他就憤然離場,不與人爭辯,但是通過營銷手段不僅挽回了尊嚴,最終與魏坤琳和好,又變相給節目增加了熱度。

  還有那次抄襲事件,儘管敗訴后也賠了錢,郭敬明有一次在節目上被問到抄襲事件,也是憤然離場。可是過了幾年後郭敬明開始回應抄襲事件,再避重就輕的把重點放在今後的創作上,於是就連抄襲話題都成了他宣傳手段之一。

  霍比特人喜歡華麗,郭敬明喜好名牌奢侈品,他們都擁有自己獨特的生活標準,郭敬明筆下的故事我了解的不多,可是給我的感覺就挺像童話故事,單看《小時代》系列令我感覺到這些不是真實存在。

  在他的敘述里,大學生宿舍堪比豪宅;

  在他的敘述里,雜誌主編、專欄作家處在社會價值鏈的頂端;

  在他的敘述里,成功人士是那樣的膚淺;

  在他的敘述里,大富之家的母親會像叫小姐一樣給自己的兒子安排女朋友;

  在他的敘述里,上海是一個只有宏觀景象卻無任何微觀生機的城市;

  在他的敘述里,愛情是如此的蒼白,悲歡離合是如此無力;

  甚至,《小時代》這部關於上海的電影里,就沒有人在說上海話....

  所有這些,都讓我這種年過三十的人有強烈的不真實感。

  

  這也許就是郭敬明的成功之處,給眾多愛好幻想的年輕人創造了一個個童話世界,那些故事都是郭敬明在自己人生的旅途中所見所聞,他再抄錄到自己書中。

  與其說他在創作、表達,不如說他的小說和電影就像史玉柱的腦白金,是準確定位一批用戶后製作的品質合格的產品。

  韓寒是想讓讀者的年齡跟他走。早年讀者上高中,他罵教育;後來讀者上大學了,他寫諷喻;現在讀者工作了,他也變成了半個公知。

  郭敬明不一樣,十年前你看幻城感覺高端大氣有深度,十年後你再看小時代簡直理解不能。不過不要怕,你剛上初中的表妹正看的涕泗橫流。

  你問你表妹怎麼看這麼爛俗的東西?你表妹馬上從你床底下一摞舊書中拽出一本夢裡花落知多少,瞪著眼睛問這書是誰的啊,上面的鉛筆批註又是誰寫的啊。

  郭敬明的書永遠專註於13-18歲愛做夢的少男少女,只不過這夢是用物質堆砌的。但是現實不也如此么?

  郭敬明的書才是徹頭徹尾的現實主義,甚至是魔幻現實主義,地點從高密鄉變成了上海灘。

  我從來都佩服郭敬明,一個而立之年的男人居然還能對13-18歲讀者的需求把握得如此精準。

  我也從來沒小看過郭敬明的文筆。把一種東西寫的喧嘩,浮躁,勢利,甜膩,那也是真本事。

  同樣是元素的堆砌,橋段的泛濫,辭藻的鋪排,網路文學三教九流的同人文,要多少有多少,怎麼單單郭敬明成功了呢?

  說郭敬明的作品拜金是無意義的,倒不如分析這麼拜金的作品為什麼會有市場,或者說,為什麼這個時代的小女生喜歡這麼拜金的作品。或者說,為什麼這個時代的少男少女,喜歡拜金。

  郭敬明成功的跟上了這個時代,包裝出了和這個時代相符的作品,或者說,商品。

  通俗點講,是接地氣,或者說,是緊跟了時代的下限。

  像《小時代》《爵跡》這樣的電影嚴格來說,就像一種病毒,感染了剛剛起步的電影市場,領導著一場又一場關於拜金的盛宴和狂歡,想象著一次又一次無聊的撕逼和廉價的友情,到最後,院線為病毒服務,社交平台為病毒服務,資本為病毒服務,劣幣驅逐良幣,最終的結果是我們除了屎,沒別的可吃了。

  金燦燦的屎,它還是屎啊。

  今天我為什麼要批評郭敬明和他的電影呢,因為我不想讓我的孩子,我的孩子的朋友以後只能看到這樣的垃圾從而影響他們的價值觀,我想讓那些用心做事的人得到回報,讓這個世界流暢運轉。

  我只想讓中國電影更好。

  ---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9 01:0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